核心素养下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2022-11-14张梅
张梅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方法,拥有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意识、身体素质及体育品德,是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能力提升的综合体现。作为新理念下的体育人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指引下,点燃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形成积极的运动动机,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1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涵分析研究
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是新时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思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深入的推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要以人为本,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性格将全面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对于小学体育这门学科来说,教师不仅仅要传授一些简单的体育操作技能,还要在体育精神品质、体育兴趣、体育综合能力、体育语言素养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展开。核心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一个升华,能够更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贴切学生的日后发展和学习。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分析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包括:①体育兴趣素养,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在小学体育课上学生如果对学习有很高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的明显。目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育兴趣的激发基本上都是通过情境教学法来完成,比如完成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情境活动,让学生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②体育语言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就已经开始应用体育语言开展教学工作,体育语言是体育学科的专属语言,语言精炼所包含的意思也非常的明确。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听懂了教师所讲授的体育语言才能够完成体育学习任务。所以体育语言素养也是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一部分。③体育综合能力素养,体育这门学科不单单是一门户外锻炼学科,教学的内容也不仅仅停留在肢体动作上。很早以来我国就开始了体育教学工作,实际上在民国时期我国就非常重视尚武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体育精神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其次就是体育理论知识,一个动作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观看教师的示范,同时还要仔细听教师对每一个动作的讲解,既要重视程序性知识又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这就是五育并举理念的精髓。④体育思维素养,体育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很重要,很多师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简单的操作性活动,实际上学生的思维元素在其中也有很强的作用,动脑思考内化知识和方法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果。
2 情景设置,助推的体育课堂
崔允漷博士曾说过,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所谓的真实情境其实就是生活中的真实任务,任务即做事。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习得知识,创设问题,维持和促进学生不断学习,理解,探究与合作,把真实教学情景介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各种方式的走”一课时,学生扮演小蚂蚁,以“春天来了,小蚂蚁找食物”创设情境,小舞蹈“饼干歌”帮助学生热身(小蚂蚁做饼干),带领小蚂蚁到野外寻找食物,引出“各种方式的走”。在“蚂蚁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运用有趣的几何线条表现不同的野外地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形采用的走的方式,在音乐伴奏下带领学生自然放松的走(草地-大步走,小山-高抬腿走,池塘-高重心走,灌木丛-低重心走,独木桥-滑步走),通过不同的走的反复练习,进一步引导示范,提高学生不同走姿的协调走的能力。游戲搬运接力(小蚂蚁搬粮食),采用头顶沙包,双手抱球,腹部托球和双人运球等不同的游戏方法,逐级增加练习难度,巩固各种方式的走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协调用力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练习效率和小组合作能力,最后以小律动(蚂蚁洗澡)来放松学生身心,完成整节课的教学。
再如初学跳长绳时,创设故事情境“安全穿过独木桥”,在入绳处的摇绳者一侧画个三角形做桥墩,在摇绳同学之间斜着画上两条宽约0.5米的平行线,平行线的中间位置画一个小圆,在出绳处的摇绳者一侧标上箭头。初学者站在三角区里,听绳子数节奏,沿着“独木桥”快步跑进绳子到达圆点,当绳子落地时向上跳起落地,再沿着独木桥上箭头的方向跑出去。但凡学生在入绳、起跳、落地、出绳的过程中超出“独木桥”范围的,均视为“落水”。有了“独木桥的”设计,学生的动作规范了,绊绳、蹭绳的失误也减少了。
3 激活体育“语言素养”,提升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素养”不仅局限于语文教学,体育课的“语言素养”也无处不在。基于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超高的语言素养,声音洪亮有节奏,语言生动幽默,寓教于乐,化枯燥为趣味,直接或间接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
3.1 充分发挥体育特有的语言魅力
体育教学中一些生硬、晦涩难懂的体育术语和技术动作,教师可以用简单直接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和吸收。比如武术操《旭日东升》中的踢腿运动所涉及的弓步击爪、推手蹬脚、跪步双推、并步抱拳这四个动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变换复杂,难度较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我把它描述成老虎下山捕食的小情景,分解成“拨开草丛寻找猎物(弓步击爪),发现猎物准备伏击(推手蹬脚),奋力一扑,抓住猎物(跪步双推),拖回猎物享用(并步抱拳)”四个捕食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学生通过想象、模仿很容易接受,在练习的同时模仿老虎的叫声,感受老虎的威力,学生做得是刚正有力,虎虎生威。在教学立定跳远时,直接把专业的技术动作改成儿歌“青蛙青蛙跟我跳,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轻又巧”,学生边说边跳中掌握了技术要领。
3.2 语言力求精确准确
一些动作的技术要领冗长而复杂,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可以完善和概括技术操作要点的语言,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含义。例如,正面推实心球的技术要领可概括五个字:蹬(蹬地)、转(转身)、挺(挺身)、推(推球)、拨(拨球)。立定跳远的技术教学可提炼为四个字:蹬(双脚同时用力蹬地)、摆(双臂用力)、展(充分展体)、落(落地缓冲),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产生倍增效应。
3.3 非文字信号的“语言素养”
体育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手势和眼神等非文字信号的“语言素养”,比如一年级的队列队形练习,可以用简单的手势表示动作指令:食指中指并拢表示立正,分开表示稍息,拳头上举表述集合,双臂打开表示散开。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度。
4 大单元课时的构建
根据现行的体育教材,把相对零散,知识结构相互关系、互为补充的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再分配,制定大单元计划,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提升运动体验,让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由不会到会再到臻于完善,最终实现素养达成。
去年我参加了体育与健康课的大单元设计的二次备课活动,选择的一年级 “走和游戏”单元。从单元教学的价值意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组织策略、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六个方面分析说明,构建单元框架。根据技术点、知识点递进的关系,把“走”大单元划分为“自然走”“不同部位的走”“对准目标走”“各种方式的走”四个课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事物,爱想象、模仿的特点,运用故事、情景模仿等方式设计课时内容,采用多样化、兴趣化、游戏化的教学组织,利用模仿,故事,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为学生提供多的展示机会。引导学生掌握走的基本技能,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全面发展。在课的内容设计上借助解放军的形象,小蚂蚁的习性等,帮助学生建立遵守纪律,互谦互让的意识,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意愿,提高学生集体合作能力。
5 坚持“五育”并举,完成学科整合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形成的品格和素养。 体育课程恰恰是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核心素养的统合。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巧妙地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在体育项目活动上,将德育、体育、美育、智育和劳育,三部分教育内容融入在日常教学细节之中,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完成各项体育动作,并且教学可以融合其他学科,将其他学科的精髓引入其中,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养形成。
在教学二年级“持轻物掷远”单元时,以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为背景来设置情境。通过历史简介,让每位学生化身为抗日战士投身到“战斗”中,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战场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投掷水平设置远近不同的“敌人”,满足所有学生的运动需求。不同的距离代表不同的分值。为了获得更高的分值,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学生们就会不断的反思,改进自己的动作姿势,使用正确的发力方法,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融入背景音乐烘托气氛。一方面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整段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历史、品德、音乐、体育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渗透。
6 设问解疑,合作探究
体育课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效的质疑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真实情景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通过“先尝试后领会”的模式,提升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总结,教师再进行技术教学,形成完整的动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及互动合作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立定跳远一课时,让学生模仿体验青蛙跳,感知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形成基本的动作表象,把探究的过程,用语言组织和总结出初始的动作概念。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和指正,通过正确的讲解和示范,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搬运接力》游戏中,教师出示沙包、小足球等器材创设问题“如何搬运这些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小组间展开探究交流,尝试头顶沙包,双手抱球,腹部托球和双人运球等不同的游戏方法。学生完成提出问题的学习任务后,接下来学生就要结合自己的假设方案,尝试着解决问题,比如:提出“头顶沙包”的学生,将沙包放在头上,随后慢慢的走向终点,由于行动的速度过快导致沙包从头上掉落下来。提出“双人运球”方法的两位学生,两两组合共同通过运球的形式将球搬运至终点的过程中,因为两人的节奏和速度无法控制好,导致球经常掉落。教师及时发现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的办法,小组汇报,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小组同学加以补充。通过汇报交流后,失误率降低了,运送的速度明显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倍增。
7 关注过程性评价
培养核心素养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利用动态化的体育课堂环境,通过观察学生对任务的反应和自主探究,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合作过程中互评互议,逐步掌握体育技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获得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某一动作适时进行点评,或学生展示环节采用生生互评或自我評价。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自己动作的反思、规范和提升。过程性评价是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时,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所展开的评价工作,是核心素养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一步。例如在开展:“持轻物掷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发现课堂上部分学生虽然用了很大的力气但是所投掷出去的物体并不是很远,有的甚至还掉落在脚下。随后教师针对问题对学生的动作和技巧进行细心的观察,发现学生对于投掷物体的方法还没有灵活的掌握,教师在过程性评价的时候,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认为自己在教学的时候,缺少对学生展开有效的示范,所以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更为细致的对学生展开示范教学,分别示范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力度来投掷物体的方法,并且在观察学生投掷的过程中,主动去端正学生的一些细节动作,让学生完成更为标准的投掷动作。所以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观察、发现问题、过程性评价反思、纠正教学方法等一系列过程,解决了课堂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转变了教学的现状提高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用好教材,充分发挥体育课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学科魅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8 结语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全面的教学工作,该理念不但具有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同时还非常的关注教育对象,关注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和每一个细节。是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指导理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必然要摒弃以往陈旧腐朽的思想,积极主动的将核心素养理念纳入到自己的思想之中,将其融入在小学体育工作上,巧妙高效的展开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从情境设计、语言素养培养、大单元教学工作开展、五育并举、设问探究以及关注过程性评价等工作,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让小学体育教学更加的全面。
(作者单位:徐州市煤港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