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2-11-14刘胡驰
刘胡驰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给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其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承担起自己的教学重任,并着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标改革工作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概念,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科学指导,并积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旨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教师应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渗透和欣赏与,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锻炼实践技能的同时,能够培育他们的体育精神、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最终能够存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或许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教师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丰富体育教育内容,旨在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他们的体育技能,并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本文以笔者教学经验为着手点,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所存问题,最终能够提出具体的构建策略,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改革探究提供参考意见,并对教师开展教学有所裨益。
1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结合笔者的实践调研可知,很多教师和家长并未充分意识到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现实意义,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能够延伸体育锻炼时间,不断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小学阶段的学生正视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引导他们正确锻炼和适当运动能够促进学生的肌肉生长和骨骼发育。第二,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最终能够培育的合作精神,同时,还能够放松他們的身心。一般而言,小学体育教学是以室外实践活动为主的,并且很多体育项目是需要小组团结合作完成的,比如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等。为此,教师需为学生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沉浸到小组活动中,不断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为后续适应社会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处于现代化教育教学视域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体育训练能够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缓解他们的情绪。第三,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毅力和耐力。伴随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学生缺乏意志力,遇到问题容易放弃。而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比如组织他们参与长跑比赛、拔河比赛,旨在又掉培育他们的恒心、锻炼他们的毅力。
2 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存问题
2.1 教师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处于传统教学背景下,多数体育教师深陷固式思维中,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接纳先进教学理念,很多教师存在偏向与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理论、实践教学比例失衡,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但时很难有效培育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若是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的体育训练,会使得教学成效大打折扣,甚至是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虽然体育课程有着较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但教师有必要在完成基础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来锻炼他们的项目技能,进而能够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但是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可知,一些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也并未适当调整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比例,更未在实践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往往会因为过度追求体育成绩而导致学生承担巨大的学习压力。另外一些教师仍沿用之前的教学模式,而单一且陈旧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得体育课堂变得沉闷和乏味,无法满足课程改革需求,更无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终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效。
2.2 学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但是并未建立完善的认知思维,因此,对体育课程的了解不够专业和全面。即便学生有着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但是却很难以专业的姿势和规范的要求来完成项目训练或提赛。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控制自己的情绪,极其容易受到校园环境、家庭氛围的影响,从而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认为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不够重要,因此,并未以饱满的热情和端正的态度来参与体育课程学习,最终无法取得良好的体育学习成效,也无法切实提升他们的身体机能和体育素养。
2.3 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深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多数家长和学生认为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相比不够重要,因此,并未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体育课程学习上。另外结合笔者的实践调研发现,多所小学领导及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不够重视,并且并未对小学体育教学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导致场地较为狭窄、设施比较老旧,也并未购入各种新颖有趣的体育器材,最终无法成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在临近考试之际,很多文化课程教师会选择挤占体育课程时间来补习,使得体育教师不得不压缩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导致课程教学质量不佳。
3 构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3.1 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为保障体育课程能够顺利进行,教师有必要积极接纳先进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摆在同一位置上,即教师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理论教学,即无论是动作幅度较大的篮球、短跑项目,还是偏向静态的瑜伽和中国功夫都需要专业理论和技巧的支撑,因此,有必要着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比如篮球中的传接球技巧、短跑中的摆臂技巧、排球中的发球技术等等,都是体育基础教学内容,各个体育项目中的关键技巧都是学生需要用心学习的理论知识。为此,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透彻且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体育技能。鉴于此,教师在尊重学生认知层次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细化和完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进而能够为后续开展实践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教师讲解短跑动作为例,为使得学生能够多角度观看短跑岂不动作、助力姿势以及摆臂动作,可以依托多媒体技术来为他们播放视频动画、展示图片文字。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看来发表意见和想法,并结合学生的感悟和问题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
3.2 创设适宜游戏情境
教师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即需要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考虑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探寻创设教学情境的契机和方式,旨在大幅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效率。其中,体育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大纲,并全面调研学生实际学情,进而能够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旨在提高体育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专业性,能够实现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讲解篮球运动项目时,便可以为学生播放CBA、NBA等比赛的锦集视频。并借助PPT课件为他们展示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在此之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模仿专业赛事中的重要角色,其中可以扮演球员、裁判、观众、评委等角色。教师通过设置适宜的体育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到篮球赛场上,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课堂体验与感知,还能够促使他们顺利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在游戏情景中的具体表现,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指导,最终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技术学习瓶颈,使在他们的体育综合素养得到稳步提升。
3.3 自然融入德育教育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自然融入德育教育来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基于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将德育元素融入到课堂上,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体育教育的价值和体育精神,比如在开展跑步训练时应着重锻炼学生的毅力;在篮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合作训练中;在开展舞蹈教学或是健身操教学时,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洗涤学生心灵等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精神培育,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又能够感受到体育世界的人文精神,最终能够形成体育核心素养,积极且健康地开展生活和学习。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讲述“邓亚萍不因手粗腿短二放弃乒乓球,苦练球技,并且持之以恒,最终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领奖台上”的故事;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在洛杉矶的科比坚实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作体能训练和投篮练习,最终成为了著名NBA球星”的故事,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他顽强拼搏的体育事迹;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中国女排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综合来就将,教师应在合适的契机引入德育教学,使得体育教学能够与德育知识有机融合起来,最终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3.4 关注运动实践技能
小学阶段开展的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强身健体、健康成长。由于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来促进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这样,能够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体育技能、形成体育习惯。为此,教师应将培育学生运动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尝试通过开展专项体育运动来锻炼学生的体育技巧,使其能够对体育运动形成直观且正确的认知。鉴于此,教师应整合多样化教学资源来开展实践技能教学,以此来启发学生运动潜能,让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轮滑运动教学,教师应先为学生进行示范演练,为学生展示轮滑运动的技巧,以此来展现轮滑项目的观赏价值,让学生对轮滑运动形成初步认识,并逐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轮滑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还应为学生介绍轮滑的运动技巧,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核心动作,并意识到膝关节、踝关节在运动中的具体作用,从而能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实践练习。
3.5 提高学生运动认知能力
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运动认识能力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除去开展体育锻炼之外,教师还应为学是讲解与体育相关的理论和技能。但是结合笔者的实践调研可知,教师更加注重开展体能训练,对于体育展现的人文精神与健康知识的普及不够关注和重视,进而导致学生对运动安全、健康知识方面的认知不足,也无法有效培育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鉴于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向学生普及与体育相关的健康知识,并适时对学生的训练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能够使得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教学同步发展,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比如教师在跑步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解关于起跑姿势的理论知识,其中起跑的姿势可以分为“站立式”与“蹲踞式”两种;短跑技术按照动作要领可以分为“途中跑”“终点跑”“加速跑”以及“起跑”四个步骤及过程;而跑步接力的形式有“上挑式”与“下压式”两种。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详细介绍站立式起跑和蹲踞式起跑的区别,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感受,使其发现蹲踞式起跑姿势中后脚可以获得较大的蹬力,从而能够使得学生明白蹲踞式起跑姿势可以使运动员获得后脚的蹬力,因此,这一跑步姿势更加适用于需要爆发力的短跑项目。另外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基础的健康保健知识,比如在跑步期间出现损伤该如何进行紧急处理,表皮出现摩擦损伤后应如何处理,跑步之后不能马上喝冷水或是坐在地上,剧烈运动之后可以采用温水或是局部热敷方法来对剧烈疼痛的部位进行按摩,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期间保护好自己,使得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安全和规范。
3.6 提升体育师资综合能力
小学领导及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体育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学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都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课程回顾,并检验各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反馈来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通过不断钻研和探索来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以此来优化教学成效。结合笔者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因此,教师应通过自我反思来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来获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学习视频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巧,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奠定提供师资基础。另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或是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的专业新和精细化,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为深刻和全面,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最终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4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契机和路径。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学对学生后续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教师应积极探寻新颖且有效的措施来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其中教师可以通过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创设适宜游戏情境、自然融入德育教育、关注运动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运动认知能力、提升体育师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体育品质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最终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和认知观念,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推进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程。
(作者单位: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寒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