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体育德育功能挖掘与教育实践研究

2022-11-14沈华

当代体育 2022年4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德育中职

沈华

体育运动拥有悠久历史,千百年间体育运动教育理论持续发展和深化,已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提升身体素质、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体育具备鲜明的德育价值,结合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对于践行全学科渗透式德育有重要意义。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将德育内容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有机融合,可拓展中职院校德育路径,显著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基于以上,本文首先分析中职院校体育学科的德育作用,结合中职院校教学实践分享立足德育视角开展高效体育教学的策略。

我国历来便十分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德育是学校学科教育的重点,结合各学科教学,挖掘学科德育功能,并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新形势下拓展教学路径,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中职院校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前沿阵地,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多综合素养过硬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立足教育源头分析如何通过体育课程挖掘德育内容,并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德育。

1 挖掘体育课程德育功能的作用

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德字为先,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因此德育是基础教育、优先教育。体育课程中蕴含着大量德育内容,既需要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还需要立足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而这也是我国目前对体育教学提出的基础教学要求,既要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也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从这一点来看,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入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学科蕴含着的德育功能不同,体育学科自有德育功能的特殊性。学生自小接触体育,体育课程带来的德育效果贯穿学生成长始终。学生言行举止会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现,体育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言语、行为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起到较好的德育效果。此外,中职体育教学内容较为广泛,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意志品质也会得到充分锻炼。

1.1 提升学生思想水平

思想决定意识。对处在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中职学生而言,思想水平关系着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关系到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思想水平包括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理想、社会责任等。挖掘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向学生介绍体育名人的奋斗历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将这些体育名人作为自己奋斗的榜样,并激励自己在运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砥砺前行,不畏艰难,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引导学生不断自省,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参与体育锻炼以及日常学习活动,以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态笑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并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行。

体育课程蕴含着较多世界观方面的内容,例如不同的体育运动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又如体育运动的发展有规律可循等。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这些德育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对学生思想意识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其对世界形成客观、科学的认知,并将在体育课程中认知和掌握的观念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能够助力学生以科学方法论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更快、更好地解决,实现个人目标。

1.2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指的是个体在理解既定道德原则、规范以及要求等的基础上,将外在的这些内容内化为自觉遵守并践行的准则,成为个人的道德习惯,并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人或事展现出一种特定的态度或倾向。中职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性格、气质、心理、爱好等差异明显,道德水平也不同。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如合作、诚信、规则等,通过体育实践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为社会各方主体所认可和接纳的合作精神、诚信品质以及规则意识。

体育课程中处处蕴含着合作精神的德育内容,通过团队竞赛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历次的体育团队活动使学生逐步懂得并认可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懂得分享、助人以及奉献。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团队合作是主流。挖掘体育课程的合作精神,将其渗透入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规则意识也是体育课程德育功能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通过课堂纪律、比赛规则等方式对中职学生言语行为进行约束,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按时上课、按照规则比赛,逐步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其自觉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有助于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

2 中职体育德育教学现状

2.1 体育教师缺乏挖掘德育功能的意识

部分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程德育功能挖掘的认知不清晰,忽略通过体育学习、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这部分教师秉承传统体育教育理念,仅将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升身体素质作为体育教学重点,而未将德育工作纳入日常体育教学体系。这些提教师对体育德育工作的片面认知,不利于依托体育课程对学生开展高效、高质的德育教育,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师仅对教学形式、教学器材、训练时间、训练方法等做出规划,却未深入分析在不同的教學环节应当如何挖掘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挖掘哪些德育内容,并通过怎样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导致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割裂,不利于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教学方法不利于挖掘体育德育功能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合德育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通常采用灌输教育、相互对比等方式,这些德育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提升德育教学成效,且与体育内容结合不紧密,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无法使学生产生共情,并自觉将教师传递的德育内容内化为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部分。此外,部分中职体育教师结合体育课程开展的德育教学缺乏针对性,采用千人一面的教学策略,忽略了个体思想道德与接受程度的差异性,综合导致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2.3 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校作为社会各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教育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完善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传统中职院校评价体系以学生文化知识、技能水平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成绩的标杆。受这种评价体系影响,中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以及能力的提升,而未深入关注学科教育对德育内容的挖掘与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学。大部分中职院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集中在学术研究、学科教学成果等方面,缺乏对体育教师德育教育效果的评价内容。受这种单一评价方式的影响,体育教师基于个人发展需求,将教学规划与针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对接,未将德育教学内容融入日常教学规划,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较少涉及德育教育内容,学生无法通过体育课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部分中职院校未将德育教学效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评优等。上行下效之下,体育教师也自然会忽略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深度挖掘德育教育功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入体育教学全过程。综合来看,学校对立足德育视角建设和完善学校评价体系的工作不够重视。

3 中职体育德育实践研究

3.1 加强对体育德育功能的认知

中职学生处于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自制力较差,思想意识不成熟,若无来自家庭或者学校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受外界思想的侵蚀与影响,导致思想和行为偏离正常轨道,不利于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中职学生远离父母进入中职院校就读,中职院校理应承担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助力其走上社会岗位后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形勢下社会各方对人才的评定不仅反映在人才的学识、技能方面,更加关注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作为人才输送的源头,中职院校要重视对各学科德育功能的挖掘,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课程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体育德育重要性的认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一方面需要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偏好等,也需要“吃透”教学内容,找寻体育教学内容中能够开展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创造性的探索体育课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策略与技巧。例如班上的一些男生很喜欢看篮球比赛,但在实际训练中却怕苦、怕累,教师可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著名球星成长历程的视频,如科比、罗斯等,使学生们意识到没有谁的成功是先天注定,想要成功便要努力训练,激发学生们的篮球训练热情。另一方面,在篮球训练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差异、对篮球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为其设定对应层次的教学目标,保持学生训练热情。教师加强对体育德育功能的认知,分析学生需求、偏好,并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不怕吃苦、敢打敢拼的精神,达到体育、德育的双重教育效果。

3.2 拓展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开展体育德育教育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路径,教学方法的优劣关系到体育德育功能挖掘以及融合教学开展的成败。教师应当在传统的示范教学法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将不同的体育项目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深度挖掘体育项目中可供开展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以更具趣味性、实时性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通过不同的体育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不同的思想品质。

同样以篮球教学为例,在班级学生对抗训练过程中,A队成员在持球突破时遭到B队成员的阻挡而摔倒在地,导致膝盖擦伤。在暂停休息的间隙,教师分别向A队成员和B队成员提出问题,“当你在赛场上,你的队友出现这种突发情况,你会做何选择”。A队成员回答:“第一时间去看队友伤势并帮忙”针对A队成员,教师着重对其展开以“团结互助”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告诉大家团队成员是一个整体,唯有团队成员互帮互助,团队才能迸发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B队部分成员回答:“队友帮我们创造了赢得比赛的机会”,另外一部分成员回答:“比赛胜利需要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我们不能以这种方式谋求胜利”。针对B组成员,教师着重对其展开以“遵守规则”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告诫大家在体育运动乃至生活、工作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则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发展秩序。

教师对那些回答表现出明显互助意识、合作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等的学生进行表扬,对那些回答表现出利己性、功利性的学生提出批评。通过这种贴合体育教学实例的方式展开德育教育,并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对具体学生进行实时教育,能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三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遵守规则的品质。

3.3 树立体育德育榜样

体育领域涌现出诸多优秀运动员,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并受到人们的尊敬,除了自身专业能力过硬,还在于其高尚的品德。例如波兰游泳名将奥迪利亚是波兰首个获得女子游泳金牌的选手,受到波兰人民的喜爱。除了游泳领域的成就,奥迪利亚的高尚品德也为人们所称道。为救助白血病儿童,奥迪利亚选择将自己的奥运会游泳金牌拍卖出售,拍卖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治疗白血病儿童的医药费。在类似体育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介绍运动、讲解动作之余,穿插着讲述一些对应运动的名人事迹,能令学生感受到运动名宿们可歌可泣的美好品德,激发学生们对该运动的学习热情,并从这些名人事迹身上学习一些难能可贵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穿插引导,既能提升运动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充分挖掘体育中的德育教学内容,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以及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例如在篮球教学中穿插讲述科比每天凌晨四点开始训练的事迹,使学生明白没有谁可以随便成功,想要收获必须先付出。引导学生在之后的训练与学习中以科比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拼搏、努力。教师讲述姚明在NBA奋斗的历程,使学生明白面临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欲望,只有自己强大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引导学生面临学习、生活上的困境,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持续学习的劲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困境。

3.4 完善考核标准

需要学校、教师结合德育教学需求,完善对体育德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摒弃以体育成绩为评价教师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合更多德育考评内容,避免唯成绩论成败。例如在学生团队接力赛中,教师要发掘不同小组成员的闪光点,除了要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也要指出在团队接力赛中学生表现出的团结精神,对学生的优异品格表示赞扬,引导全员树立团队理念,实现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无缝对接。

4 结语

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是新时期中职院校体育课程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需要通过完善考核标准、树立榜样、拓展教学方法等方式将体育教育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双赢。

(作者单位: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