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企事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22-11-14蔡世华

活力 2022年3期
关键词:行政事务企事业行政

蔡世华

(福鼎市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宁德 355200)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需要统筹规划、战略布局、抓准定位,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机制。因此,推进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改革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举措可以打破体制界限,加快改革步伐,进而更好地开展各项行政事务管理活动。

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核心内容,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施行政事务管理改革工作,可以使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变。为此,积极推进行政事务管理改革,有利于保障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事业单位管理目标的实现,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一、新时期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行政管理的理念、重点等方面,企事业单位需要做出一定优化和调整,使之与时代同步。推行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改革,有利于保证事业单位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形势。事业单位作为一个十分关键的职能部门,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从而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按照时代发展的方向,要对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进行调整和改革,以确保其拥有足够的活力。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企事业单位对于自身的职责能够更好地履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改革进程也日益加快,能够基于时代的发展方向,做出有效的优化和调整。另外,在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行政事务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和辅助,是不能被替代的。必须对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改革加以完善,确保适当地调整部门人员及职能,进而使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质量、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因此,对于当前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改革当中面临的各项问题,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管理人员对于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重视程度要不断提升,积极建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不断加快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脚步,为企事业单位发展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新时期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作为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承担主体,企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起到了辅助和促进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时代发展的方向,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以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效率,确保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事业单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形势,过去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所以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改革,这有助于企事业单位提升竞争力。在改革的过程中,要让更多的行政管理人员了解行政管理改革的意义,在改革过程中加大力度,确保与社会潮流和发展方向相适应。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转型,企事业单位正逐步融入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之中。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对于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改革进程需要不断地加速,打破传统机制的束缚和影响,才能保证企事业单位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

我国企事业单位在行政事务管理中,应注重对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的进一步规范,确保其合理性,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政事务管理是企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复杂度高、覆盖面广,只有不断推进行政事务改革,才能使企事业单位体现更高的活力和特色,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此外,行政管理改革对构建和完善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证各项管理任务的全面落实,保证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三、新时期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阻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愈发困难,对行政管理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是社会重要的职能部门,在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否则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无法在经济环境下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企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需要不断推进行政管理改革进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在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科研工作中,行政事务管理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管理部门与执行人员之间难以取得平衡,阻碍了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经费财政供给不足

事业单位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对各项活动工作的所需经费进行承担。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提供者是国家,所以其财政范围需要适应国家职能范围。但是,事业单位并不具备盈利能力,不能创造生产性收入,而活动功能也具有非产业化的特点,所以事业单位往往都没有良好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需要依靠国家财政才能运行。而国家向事业单位提供经费和资金,并且制定了统一的财务制度,在资金应用当中,也形成了诸多的标准、规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统一,事业单位自身缺乏有效的经费来源,也缺少对经费的自主支配权利。因此,就制约了事业单位自主理财、提高效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阻碍了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推行。

(二)行政倾向比较严重

当前,事业单位各部门通常具有比较严重的行政化倾向。行政事业管理部门是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各项事业更好发展而建立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对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设置,并由政府部门分头统管。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具有非常庞大的体系,而政府在其中扮演了很多角色。国家直接控制事业单位的运营,政府行政事务管理机构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其他各类事业单位都需要受到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管理,逐渐成了政府部门的附属产物。因此,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一体化情况比较明显,导致事业单位出现了严重的行政倾向,不利于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推行。

(三)观念陈旧、部门重叠

目前,企事业单位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理念创新不足、部门重叠严重的情况。很多企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了传统的行政事务管理体制体系,对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已经难以符合。但是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墨守成规、创新性思维不足,制约了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的发展,也影响了企事业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此外,企事业单位对不同行政级别原则加以遵循,各个部门存在过细的程序,也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具体实践当中,存在着一定的滥用行政事务管理权力的问题,在责任区分上明晰性不足。各个部门人员数量较多,在职能和功能上也存在一定的重叠。

(四)政事不分现象严重

很多企事业单位仍然具有政事不分的情况,主要是受到了行政系统主导地位的影响。企事业单位对过多的职权有所承担,同时还有很多行政监督权、行政执法权。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仍不够完善,其对于政府的依赖性比较强。在政务工作及人事管理工作中,有很多问题都十分明显,如行政事业人事一体化的现象。在实际工作当中,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事业单位领导进行直接委任,采用传统的行政级别模式套用在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中,所以造成企事业单位政事不分情况明显,阻碍了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开展。

四、新时期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具体策略

企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加快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进程,确保合理分配资源,对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要致力于对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加以提升,确保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保证企事业单位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因此,企事业单位需要针对行政事务管理改革中的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手段进行优化,以确保行政事务管理改革取得理想的成效。

(一)明确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目标

基于当前特殊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改革也要不断深入推行,所以对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目标加以明确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为了让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态势得到维持,需要重新转换、调整、界定企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以使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改革速度不断加快,确保企事业单位各项制度能够得到建立和健全,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取得自身良好的发展,提高行政事务管理效率和质量。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目标,对于事业单位向社会化、企业化的转型应加快推进,合理地收缩与调整企事业单位职能范围。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权、经营权、所有权上,进行适当的分离,同时重新调整划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权责利关系,积极转换企事业单位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确保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改革能够把握准确的方向,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把握改革总体思路方向

企事业单位对于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方向需要加以明确。以往在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缺乏充足的配套条件,因此前期改革成效并不理想,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的任务。对此,企事业单位在新时期的行政事务管理改革中,需要对原有改革模式进一步完善,对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重新调整划分,明确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权责利关系。所以,在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改革中,要明确其在社会主体组织体系中的功能、特征、性质、地位,对于不同类型社会主体组织之间的界线,需要做好调整和划分。要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管理内容,对企事业单位职能范围进行收缩,推进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完善,不断健全和优化企事业单位各项制度,进而取得更好的行政事务管理改革效果。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企事业单位进行行政事务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建立现代化管理理念,追求更高的实效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变通性、灵活性,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文化建设不断强化,促进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工作人员使命感、责任感的增强。在具体工作当中,可以根据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具体业务情况,将优秀的管理者树立为典型,发挥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形成榜样的力量,加强引导与教育,从而提高企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成效。

(四)推动组织活动合理分化

企事业单位应当致力于对社会主体组织、社会活动的合理分化,改变以往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行政化、政治化特点都比较明显,所以各类社会主体组织都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一体化情况。存在功能错位、性质混淆、地位不明等问题,组织目标及行为也背离了初衷,组织运行效率水平比较低。另外,因为相应的分配制度不够完善,所以造成了社会权责利关系不明确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企事业单位在行政事务管理改革当中,首先要对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加以明确,不断提高行政事务管理效率,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对权责利的关系加以理顺,推动社会主体组织、社会活动的分化进程,从而保证改革成效得到提升。

结 语

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承担着诸多社会责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而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工作上需要进一步改进。针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需要准确把握,明确目标和思路,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确保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以期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与保障。

猜你喜欢

行政事务企事业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高校行政事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探讨如何提升行政事务人员的良好职业形象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创新的探究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探究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分析
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方案公布新配置轿车禁超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