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心理因素提升基层党校理想信念教育成效

2022-11-14

活力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员意志党校

罗 丹

(中共常德市武陵区委党校,常德 415003)

引 言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一个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中国共产党是思想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可以说,理想信念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也规定,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因此,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校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理想信念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是教育者对一定的社会成员进行的以树立某种世界观和社会理想信念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是思想接受、入脑入心,其目的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然而,基层党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只重视理论教育,对于情感的培育和理论的实践却并无相应的课程设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成效常常不尽如人意。综合来看,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受到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本文将结合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试图揭示影响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因素,并分析基层党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原因,从而尝试提出有效途径,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一、影响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因素

一般认为,人们的思想意识是实践基础上的具体感受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伴随着认知、情感、意志的转移而完成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其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全部心理要素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是人们通过主动建构与实践活动将自我的需要对象化的综合性产物。人们的理想信念既源于社会实践,同时也离不开学习和教育。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不仅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共同制约和影响,同时又是在主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一)认知因素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认知是主体理想信念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是基于主体对理想信念相关知识的认知。人们通过认识活动对于特定的思想、观点或理论本身及其意义产生认识,进而形成相关概念,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价值选择,最后形成系统化的理想信念,这是人们理想信念形成的一般过程。

当然,上述过程是人们理想信念形成的理论过程,具体到不同主体,认知结果会体现出差异化。从客观上来看,不同主体的成长环境和知识背景各异,并且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对世界改造的能力不同,再加上认识对象时的情境不同,会导致不同主体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从主观上来看,不同主体对理想信念的认知具有选择性,其认知行为受自我意识的影响。主体会不由自主地根据自身偏好和实际需求来决定对某一思想观点或理论是接受还是忽略,这也可能导致不同认知结果的产生。

(二)情绪情感因素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会对事物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体验,这就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对认知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之后,才能判断它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另一方面,情绪情感也会影响认知。当行为主体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而当行为主体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则更容易产生悲观的态度。认知和情绪情感同时影响着行为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其中,认知构成了态度中的理性成分,情绪情感则构成了态度中的感性成分。

情绪情感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主体内在的稳定力量,对人们理想信念的形成产生持续作用。

第一,调节作用。正向的情感促使主体积极接受某种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掌握相关知识,主动促成理想信念的内化进程;负向的情感会促使主体对某种理想信念产生淡化、动摇甚至否定的结果。第二,强化作用。情感的强化作用是指情感具有巩固或者改变主体行为的作用,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对那些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就是理想信念教育中情感正强化的示范。

(三)意志因素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主体有意识地确立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和支配自身行为,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去实现预期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集中体现了人类具备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和控制世界的主观能动性。

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意志是指主体按照某一特定理想信念的要求和原则,在实践理想、坚守信念的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以及抵抗诱惑的能力和毅力。意志在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支配和控制作用。意志标志着主体意志力的强弱,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主体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最重要标准。可以说,没有意志,就谈不上理想信念坚定。当人们谈到理想信念时,常常指向为远大的、长期不变的、坚定不移的目标追求,所以理想信念这个概念本身天然就与意志有着重要的相关性。

(四)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者的关系

在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者并不是相互独立、此起彼消、依次发生作用的,而是共同参与、共同产生作用的。当人们对某一理论形成初步认知的时候,可能会伴随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而随着认知过程的进一步加深,当初的情感可能会强化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意志因素也不会完全独立于外。知、情、意共同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三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乏认知,那么情感和意志就是盲目的;如果缺乏情感,那么认知和意志就是麻木的;如果缺乏意志,那么认知和情感就是空洞的。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主体理想信念从感性到理性、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有效转变。

二、基层党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问题

要想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基层党校依然面临着许多难题。

(一)学员结构多样,认知水平不一

基层党校学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战线,专业背景和经历阅历差距较大,对于党的理论和党的历史的认知水平差距较大。而党校培训时间较短,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仅靠党校教育,很难确保学员认知水平的大幅提高。另外,组织部门每年都有干部调训任务,参加培训的许多干部手头工作多、任务重,很难做到真正的脱产学习。

(二)教研队伍不强,教学质量不高

一是教员人数少。教员很难在一个领域深入钻研,常常是基层需要什么课,教员就必须讲什么课。二是教员经历阅历不足。大多数教员大学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党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锻炼。在经历和阅历的限制下,部分教员自身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的理解都还停留在浅层次中,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高。由于教研能力有限,教员很难形成自己的观点,常常是把专家或者上级党校教师的讲课依葫芦画瓢地照搬过来。由于不是自己思考得来的东西,教员讲起来辛苦,学员听得更是难受。

(三)资讯发达时代,思想价值观日益多元化

一方面,现代社会资讯日益发达,学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党校课程的权威性下降。可以说,教员知道的学员都知道,教员不知道的学员也知道。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值评判体系,一些歪曲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人们的认识。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各种矛盾频发,社会问题凸显。如果不能正本清源,及时引导党员干部形成正确认识,那么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这些曲折很容易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识模糊化,甚至产生动摇。

三、利用心理因素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基层党校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应该结合影响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创设相应课程,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突出理论教育的核心地位

认知是主体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信念的坚定源自理论的清醒,因此必须把理论教育摆在理想信念教育的首位。

1.在教学作风上,要端正教学态度、严肃教学纪律

教学是人与人的互动,教与学是相互影响、互促共进的关系。要想帮助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教员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员要敬畏三尺讲台,要以身作则、努力钻研,做到真懂真信,如此才能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错误观点和言论,才能做到在党校讲台上严守纪律、不讲怪话、不发牢骚。

2.在教学内容上,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重点

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要学习和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蕴藏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因此要认认真真地研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3.在教学方式上,合理运用灌输的方式

在灌输教育中要做到“三结合”。一要结合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人们对它有着天然的认同,而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道理与党的理论不谋而合。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将更容易获得学员的心理认同。二要结合地区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根本上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与本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示范性地将理论活学活用,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三要结合个人理解。教员要将理论与自身成长的经历阅历相结合,从而形成个人见解,讲起课来才能真情流露、有感而发,才能感染人、让人信服。

(二)发挥情感教育的特殊功能

如果说理论教育是“晓之以理”,那么情感教育就是“动之以情”。发挥情感教育的特殊功能,必须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为核心,要有意识地促使学员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员对目标信息产生需要和兴趣,从而使学员的智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1.讲好典型故事,以情动人

理想信念是奋斗目标,也是行动指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无数仁人志士奋不顾身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曾经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是时代和人民的需要推着他们一步步向前,也是信仰和使命推着他们一步步向前,直到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讲好这些典型人物背后的故事,可以强烈激发党员干部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2.通过各种打动人心的仪式和活动激发和培育积极情感

在基层党校教学培训中,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规范化、实践性的政治仪式,增强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仪式的重要作用,先后设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在基层党校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采用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员瞻仰烈士陵墓等多种方式去激发和培育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三)注重实践锻炼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意志在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没有意志,就谈不上理想信念坚定,而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另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把握认识与实践统一的本质,才能理解理想信念问题和工作实际问题同解,才能真正做到理想信念的知行合一。

1.创设情境教学,让学员在参与体验中锻炼意志

红色革命歌曲《士兵小唱》中唱道:“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通过重走长征路、吃忆苦思甜饭等方式,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亲身感悟革命的艰辛,感受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激发其真挚情感,磨炼其革命意志,从而更好地传承革命先辈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2.引导学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巩固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教员要积极引导学员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将理论认知外化于行、应用于实践,从而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对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锻炼。在抗疫斗争中,许多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了不平凡的抗疫英雄。无论是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坚守在值班岗位的社区工作人员,大家都通过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曾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要引导学员认识到:理想信念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基层党员干部在脚踏实地忙于日常事务的同时,也必须时常仰望星空,牢记自己当初是为了什么而出发。

结 语

基层党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只有将理论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锻炼三者相结合,引导学员在认知中带入情感,在情感中深化认知,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才能够帮助学员实现理想信念从感性到理性、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有效转变。

猜你喜欢

教员意志党校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晚上好, 教员先生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校长问题
党校人的忠诚
观点集萃
晚安,教员先生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