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2022-11-14姜琴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考核管理

姜琴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促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随之增强。在我国保险企业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保险企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动力。但是我国多数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同样是日益加剧,保险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管理压力。现阶段保险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时,会出现应收款过多、现金使用紧缺、保险准备金提取等财务问题。对于保险企业而言,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而这些问题既有意识层面也有执行监管层面的原因。对此,保险企业要强化对全面管理的把控,积极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其发挥全面预算资源配置、风险防御等效能。

一、保险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我国多数保险企业逐渐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目前保险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保险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保险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期间,可以使企业对自身实际的经营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评估,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使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及时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补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进而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实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并通过增强各个部门间的合作效果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其资源可以达到合理利用与平均分配,使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够被合理的利用,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完成高效益的产出成果,有利于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在竞争力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下体现保险企业的价值,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为企业未来的稳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保险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保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缺少战略性目标指引和可行性

保险企业想要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层要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有全面的掌握,正确的认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经营发展的水平、风险防御、内部财务管控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等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在保险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层缺少对战略性目标指引,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可行性与高效性。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保险企业没有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进行具体的规划,最终的预算目标与预期的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员工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将预算管理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落实。

(二)预算执行流于形式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保证保险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使其经营管理具备一定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现阶段我国多数保险企业对预算执行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导致企业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与预算编制难以匹配,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渐下降。保险企业在业务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合同签订后,投保人的保险金额支付滞后的情况,进而导致企业出现越来越多的应付账款。由于企业预算执行不到位使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仅注重对保单签订的数量,导致企业内部增加了大量的应付账款,从而加大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三)预算监督不够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保险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多数保险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中,由于企业前期扩张的速度较快,部分基础性建设不够完善,在缺乏理论指导的环境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导致此项工作的理论支撑不足,因此,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资源与人员配置时会由于缺少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支撑,导致企业资源分配不均,不利于企业未来良好的经营。此外,保险企业内部对大型业务的重视程度与小项目无法相比,使全面预算管理无法在小项目中发挥其作用,难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体现全面性的特点,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企业成本的损失,使具体的业务在处理中出现失误,最后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不仅会降低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企业起着负面的作用。

(四)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部分保险企业缺少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导致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准确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且对非财务性质的指标涉及较少,没有将绩效考核与预算考核进行有效的结合分析;企业考核范围较窄,考核的对象也只是机构的管理者与财务管理者,导致企业多数员工的考核情况与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没有直接的联系;预算执行的奖惩机制不够细化,比如费用执行率80%与90%没有明显的区别,业绩达成率80%与100%的区别不大;企业没有将员工的绩效考核、预算调整进行统一分析,导致企业无法更好的顺应市场环境的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企业所在的综合环境会随时发生改变,所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难以达到真正的有效性,如果企业过于重视预算指标的完成率,必然会导致企业经营失去了活力,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如果企业注重强调预算的弹性,要求根据内外部的经营环境随之进行改变,会忽视预算指标的执行,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其积极的效果。由此可见,绩效考核与预算考核制度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五)保险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部分保险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使企业内部的业务难以全面的开展,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员工的个人素养参差不齐,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十分淡薄。其次企业高层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对各个部门没有进行动态化的管理与督查,导致保险企业管理逐渐涣散,经济效益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三、保险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

部分保险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少正确的认知,没有将理论指导与实际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企业预算管理无法得到全面的落实,不仅不能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的投入,而且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阻碍。因此,保险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使责任可以具体落实到人员身上,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意识,使员工可以遵守有关的管理要求开展工作,进一步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企业不断健全预算管理体系,为预算管理工作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为加快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内部要挑选具备专业管理能力的人员组成专门的管理部门,并对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进行统一管理与监督,以及对各个部门单位进行集中调配,实现各个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效果,增强各个部门间的协作水平。使预算管理责任机制发挥其管理的作用,将企业的内部资源合理的利用,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与综合素养。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考核

保险企业要注重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明确考核机制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间存在的关系,不断规范考核的具体内容,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相应的奖惩机制向关联进行管理,做到奖赏分明的管理效果,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保证员工与企业处于同一个利益战线上,将双方的利益同时扩大,保证员工可以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出努力的贡献。保险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部门预算考核与员工个人的预算考核。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具体所利用的相关措施必须严格按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进行执行,主要考核预算执行的结果与预算分析的效果,将考核的最终结果与绩效管理相融合,使最后的考评结果与员工在企业各项环节中的表现紧密联系,对综合成绩优秀的员工,要给其相应的物质奖励,鼓励其他员工向其学习,对于考核结果与企业实际发展的战略目标相距较大的员工,要给予其相应的惩罚。

(三)加强差异分析

作为保险企业如果没有对内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会使企业存在风险因素,这种情况下不利于企业的长效发展。保险企业首先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划分,并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利用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大化的降低企业出现风险的概率。对此,企业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经营战略目标进行融合,既可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还可将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效果得到体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对企业员工的考核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结合战略目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高效性,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使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结合战略目标制定的预算管理方案,使预算管理的内容可以得到落实,不再过于空泛,使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期间,保险公司必须要明确区分战略目标与预算目标的地位区分及内在的关联,预算目标要依靠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有关的工作人员要把握其中的影响因素,才能够策划出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案。另外,为保证保险企业可以良性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具有科学的发展战略目光,但是现阶段的保险企业由于前期的发展速度较快,导致企业内部的基础文化及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企业对未来发展目标的制定处于盲目性,缺少系统、有效的计划方案。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提升,使得人们对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如果保险企业无法及时的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做出合理的整改,便会导致企业难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逐渐流失了优质的客户,导致订单的大量减少,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包括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为企业制定高效的发展方案等,促使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与建设。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拓宽自身的发展目光,积极的应用先进的统计工具与信息技术,在保证数据信息真实有效的基础上,对企业具体产品的销售情况及客户喜爱程度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预算分析,进而得出企业下一批生产产品中哪些需要优化、哪些产品需要及时停产以及哪些产品需要加大生产力度。以此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四)加强预算监督管控力度

想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预算的监督力度,需要提高保险企业高层与全体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增强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知,是保险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保障,只有企业工作人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得到提高,才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将预算管理内容与工作进行结合,加强企业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企业领导者与管理层在全面预算编制前,要在现有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全面的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内部资源的情况,明确管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在明确预算管理目标的前提下,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要具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目光以及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进企业战略目标快速实现。在确定全面预算管理总目标后,企业要积极地开展有关的教育宣传活动,使全体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个人素养,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员工进行紧密的联系,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切实地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进行落实。此外,保险企业还应该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使工作人员可以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五)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保险企业想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必须要让每一位员工从内心认同并认可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使其主动进行学习与探究,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积极的应用管理工作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与员工间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使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比如保险企业可以在企业官网上发布有关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征文比赛;在会议室的墙壁中挂上相关的宣传条幅;在企业内部的期刊上通过漫画的形式连载企业管理有关的内容,加大力度宣传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在不影响员工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宣传的方式可以加深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树立员工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同时保险企业要保证每年都可以组织高层干部进行外派学习,使其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或者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全体员工存在的业务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使员工在交流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四、结束语

综合分析,在保险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管,制定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让员工可以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执行,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使每一项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让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确保保险企业的稳步前进。同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及经营情况,为企业策划出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有利于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基于此,企业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内部的宣传,激发员工内心对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推进保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考核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