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财务监管分析
2022-11-14陈楠
陈楠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北京 100037)
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其是由国家使用国有资产设立的,其不属于政府机构,但要接受政府领导。有些事业单位存在下属企业,还可能存在投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事业单位都负有监督管理责任。财务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是企业监管的核心,其和企业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和企业资源运转也有着密切关系,还和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等有着极大的关联。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进步的影响下,事业单位收支途径不断增加,对于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就需要进一步拓展该项工作范围,不仅要对自身和下属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投资企业同样也要纳入工作范围之内,而且需要将该项工作贯穿下属和投资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这样才能促使财务监管发挥出更大作用,才能为下属和投资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管理时都遇到了困境,如,缺乏风险防控意识、监管力度不足,投资长期无回报等,如果不能找到突破这些困境的方法将会对投资企业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探寻加强投资企业财务监管的策略。
一、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财务监管的作用
(一)有助于投资企业提升管理决策准确性
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组织会议、审核凭证报表等方式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监管,也可以借助内部审计、风险评估、考核评价工作绩效等方式开展财务监管工作,而且该项工作并不是针对企业某项工作或工作某一环节进行监管,而是进行全范围、全过程监管,不仅会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监督管理,还会对企业资金运转情况进行监管,还能一定程度的了解企业经营业务情况,因此可以起到规范企业资金收支、防范资金浪费、缩减管理成本的作用,投资企业会计核算水平、财务管理效果以及管理决策准确性也能因此得到增强。
(二)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出现
事业单位投资企业健康发展之所以会受到影响主要就是因为财务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缺少有力的财务监督。最近几年来,事业单位改革一直在持续,投资企业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但当前两者之间还不能完全脱离,事业单位还需要为投资企业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事业单位开展监管工作时需要将企业健康发展作为工作首要目标,为此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企业领导权利给予一定约束,这样就可以为投资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有助于事业单位和投资企业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投资企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还和市场经济稳定有着密切关系,和社会稳定有存在着紧密联系。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进行严格的财务监督管理,对于投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为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提供助力,这样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都能得到提升,而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企业资产安全性,从而可以为事业单位和投资企业实现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二、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财务监管面临的困境
(一)财务监管意识不足,监管缺乏有效性
对事业单位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监督管理都不太重视,财务监督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对于投资企业的财务情况并没有进行认真监督管理,往往只是进行二级监管,重制度建设、轻监管落实,因此导致两者之间相关性降低,呈现分制状态,上下级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沟通,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缺乏有效性。
(二)缺乏风险防控意识
当前一些投资企业构建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并不完善,其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再加上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如,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会遭遇各种风险。事业单位和普通企业的最大不同就是不以追求更高利润为最终目标,但这也使得单位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比较淡薄,风险处理应对能力也非常差,而且预测评估风险的系统也不够健全。在这种情况影响下,事业单位投资企业对于风险的认识也比较浅显,风险防控意识也不够浓厚,从而使得企业风险系数不断增加,经济效果是否可以达到预期也充满不确定性。
(三)投资依据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进行投资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一般需要先了解投资企业资金情况,还需要对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行判断,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然而很多事业单位都没有做到上述要求,它们选择投资企业时不仅没有了解企业当前市场竞争力,收集的企业资料也可能是虚假或者不完整的,有时只是对企业公开数据进行了简单研究就直接选定其作为投资企业,还可能只是研究了一些企业相关报道就直接进行投资,投资决策依据不充分,随意性比较大,缺乏严谨性和可靠性。另外,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管理时,缺乏有效的基数手段,获得的数据也可能是虚假的,因此导致财务监管不能发挥出应有效用,单位投资得不到应有回报。
(四)监管力度不足,投资长期无回报
一些事业单位对于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力度比较小,如,缺少预算管理、缺乏资产全过程控制、财务监管流于形式、内审没有发挥出作用、审计报告虚假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会让事业单位不能准确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对于企业绩效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给投资企业留下了操作空间,最终导致事业单位投资长期无回报,资产是否实现增值也不了解。
(五)缺少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和内控管理体系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为支撑,财务监管工作也不例外。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监管制度是其开展财务监管工作的指引,也是一种规范。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投资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监管制度,而且还要构建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制定的财务监管制度都存在缺陷如,内控体系也不够健全,如,没有涉及风险防控、缺少确保资金安全的内容等,如果依据这样的制度和体系开展财务监管工作时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且投资企业遭遇财务风险的概率也会增加,企业业务流程也出现各种漏洞。
三、加强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财务监管措施分析
(一)提高对财务监管的重视,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事业单位需要提高对财务监管工作的重视,增强单位领导和员工的财务监管意识,同时还要构建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将财务监管任务分配到各部门、各员工身上,明确财务监管人员权利和责任,制定奖惩制度,这样就可以形成常态化监管,还可以促使财务监管在推动事业单位和投资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其次,事业单位应加大监管力度。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优化预算管理体系的方式增强财务监管力度,具体操作需要先对财务部门进行改革,可以设立专门负责对投资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精细化监管的财务监管体系。同时投资企业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如,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制定能够对财务风险管理漏洞进行修补的制度等,以便可以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有效性。最后,事业单位应推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度。这项措施是加强投资企业财务监管有效手段,还可以对财务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修补,而且可以优化财务监管模式,为财务监管执行提供助力,促使监管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二)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应对自身风险防控意识进行强化,尤其是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管理时更是要重视对各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原有的风险测评体系进行更新,应用更加先进的风险测评和控制方法,而且还要对投资企业运营中潜藏的风险进行监管和估测。其次,如果事业单位可以将对投资企业风险进行监管估测的任务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风险监管评估机构负责,也可以聘请风险监管评估专业团队负责该项工作。无论是交给第三方机构负责,还是聘请专业团队都可以对投资企业潜藏的风险做出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评估判断,还可以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有效策略,这样投资企业发展就会变得更加顺畅。
(三)制定投资企业财务相关规范
投资企业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企业正常发展造成阻碍,尤其是来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带来的影响会更大,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制定投资企业财务相关规范,这样就可以为财务监管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而且制定的投资企业财务相关规范中关于财务监管措施的部分应确保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合乎单位实际情况,而且在相关规范中应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在投资之前先要对投资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要了解其经济效益情况和经营管理情况。此外,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投资企业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财务监管工作,而不是随意采取一些财务监管措施。
(四)强化财务监管部门监管工作
财务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在事业单位当中,该部门不仅要负责本单位财务管理,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投资企业进行监管,而且每个环节都不能忽略。而且财务部门不仅要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管理,还要负责对企业管理各项活动中和财务相关的内容进行完善,要增强化财务部门监管工作,就要对事业单位监管方式进行改进。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部门权利和责任进行详细划分,对该部门管理流程进行梳理,让管理变得更具秩序,这对于投资企业财务监管的实施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事业单位需要采用和实际情况相符的监管措施,进行监管时应时刻保持警惕,对于关乎投资企业经营的重要决策,可以让董事们参与到其中,也可以让监事参与到其中,同时还需要将监管企业财务运行的任务交给监事负责,这样既可以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还可以有效增强财务监管力度。此外,因为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管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其中需要用的相关制度也具有针对性,再加上该项工作对于投资企业的重要作用,所以事业单位需要挑选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财务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监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其财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而是要及时了解企业实际财务情况,并针对企业财务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便可以将事业单位经济损失控制到最低,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投资企业经营风险的出现。
(五)完善财务监管制度和内控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应根据投资企业实际情况和财务监管工作需要制定比较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同时还要制定健全的内控管理体系,编制完善的内控工作流程图,以便可以将工作职责、任务等落实到各岗位上。内审作为内控重要内容,其还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内控工作环节,是其他工作不可代替的。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对内审管控力度进行增加,还要建立健全的内审流程,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同时还要强化投资企业内控工作。对于投资企业审计工作也不能忽视,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定期审计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定期审计的方式。投资企业也需要编制内审流程规范,而且该规范一定要和企业生产经营配套要求相符,同时还要对企业自我审查、自我纠正能力进行积极增强。投资企业应为事业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为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对于审计结果,投资企业应对其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逐条排查并及时进行整改。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也需要进行改革,特别是要对自身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同时还要对投资企业财务监督管理进行改革,这也是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完善必要措施,还是事业单位健全财务监管体系必然手段。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监管时遇到了很多困境,如,财务监管意识不足,监管缺乏高效性、缺乏风险防控意识、投资依据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足,投资长期无回报等,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困境,势必会对事业单位和投资企业发展造成极大阻碍。为此,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探索解决这些困境的策略,通过采取提高对财务监管的重视,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制定投资企业财务相关规范、强化财务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策略,财务监管将会发挥出更大作用,既可以帮助投资企业增强自身整体实力,还可以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而且可以为事业单位改革提供助力,两者的财务监管效力也能得到发展,从而可以为两者实现长久发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