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

2022-11-14王小玲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6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王小玲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宁波分行,浙江 宁波 315000)

商业银行是不同于国有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一个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它的目的和企业一样为了盈利,也为缺少资金的投资者们提供方便。由于商业银行风险种类较多,通常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而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简单地说,就是借款人违约,银行不能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风险。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又由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批放款和贷后检查等操作不到位因素导致商业银行本身的风险产生,同时也是产生金融信用风险的最常见因素。所以要搞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况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的重点服务项目,同时也是其主要收益的来源。银行信贷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部分,利用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政府金融工作会议时指出,必须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虽然说中国的各个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地变革与深化,但是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信贷案例发生,信贷风险一直存在,如何能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极为重要。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发达,网贷是一个新兴的信用方式,给借款人带来了便利,拓宽了信用对象范围,为一些中小企业或个人提供了必要的融资保障。和传统的信用方法比较,网贷因其快捷,效率高,覆盖面广的优点被普遍采用。但是相对应的网络信贷信用风险也随之加大,需要配套的防范措施来遏制信用风险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信贷风险管理未能与时俱进,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都在注重信贷投放而忽略了信贷风险管理,贷款调查不仔细、不深入,贷中审批和放款不严谨,贷后管理不到位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一经发放,对借款人的资金运用状况和他们的重大业务管理决策等未做出必要的审核和监管,有些业务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所做的贷后检查也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行的检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及经济状况变化不太关心,这也势必造成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可能处于失控状态,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二)全面风险控制的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的风险管理方法仅停留在贷前相对的风险情况研究与预估上,仅关注于当期表现出来的风险情况,而忽略了市场环境和信贷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又或者仅关注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对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的关注程度不足。比如在贷款发放环节,发放人员未严格按照授信审批前提条件落实相关担保手续,抵押物被二次抵押或是抵押物被查封,质押物资金来源不合规,有些可能是来源于信贷资金,未做到与担保企业法人的面签核保工作,上市公司担保未出公告等等情况;发放贷款时,还有可能是放错会计科目,比如中长期贷款,误放成短期流贷,贷款还款时,误还借据,或者核销误操作,加大了信贷业务的风险。

(三)风险管理意识并没有自始至终贯彻到企业经营拓展和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而是贯彻到了每位信贷员工

目前,我们仅对贷款工作人员在业务操作流程中的违规行为做出查处,但对依照正常贷款流程发放仍产生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明显不足。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控水平滞后

中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上不如欧美地区等发达国家严格标准,由于目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控制还不能充分地进行更为规范专业的测算管理,对于在商业银行内部运用的量化测算与分析管理技术还较为欠缺,在管理上也不能严格按照专业管理体系做规范的运行,对于关键数据收集分析管理还不够专业,从而使得风险管理能力和现实经济状况之间有一些悬殊,从而对潜在的信贷风险也无法有效的管控,因此相应的风险防范管理也相对欠缺。

(二)内部管控体系协作不良

由于传统商业银行内部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并没有较完备的制度建设。首先,由于缺乏专门面向现代化金融服务企业的专门决策机制和办事程序,从而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决策层在管理上缺少有效的约束;其次,商业银行内部的各职能机构大多集中于部门所对应的具体业务中,对整个部门乃至全单位的协同运行也缺少相应的调控管理效果,甚至会发生各部门出于各自的利益和免责文化而各自为政,从而无法取得高效的协调管理效应。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设置也比较模糊,发生问题时易产生互相推诿,但在解决时却又无法进行协同配合,对工作质量也缺少科学的衡量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和监督,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规范工作状态也无法合理地调整。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善

正确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有着技术手段先进、分类科学合理等优点,企业风险控制技术先进而又丰富,包括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商业银行对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所推行的模块化信息管理方式和多元计算方式,还包括风险计量模式等,而在中国的企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人员由于起点较低、起步晚,所以在很多企业对经营风险控制的关键技术方面仍然很脆弱,多数的企业还采取了头寸对应和资产负债指标的工作方式。另外,由于目前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并不健全,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未能形成自己的风险管理部门,而有的信贷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部门等也无法单独并合理地担负起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工作,再有些银行是有公司贷款方面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个贷方面的风险管理部门并未建立,而是风险管理与授信审批同一个部门,即是放贷审批,又是贷后管理,在岗位上本身就是有矛盾和冲突的,即要发展,又要控制风险,怎么能做到两全其美?所以目前来说,好多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健全的商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四)部分商业银行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授信机制

在全国统一授信机制下,商业银行可以管理对一个法人客户以及附属组织的授信总量。但是,由于有些商业银行只有对分行分配贷款额度,而缺乏对单个企业法人统一授信的机制与措施,因此许多分支机构往往同时向一家企业的几个子公司放贷。而这样分头授信的方式,无法使商业银行有效控制对单个企业法人的信贷暴露,从而往往出现重大损失。并且由于授信对象范围狭窄,客户层面也尚未完全开放,对集团企业和相关公司也普遍没有科学、合理的授信工具,从而导致信贷投放面较窄,结构也不尽合理。

(五)经营风险承受市场主体并不明晰

因一切有效的公司风险控制措施都必须是以经营风险承受市场主体明晰,权利、责任与收益的合理分享为基本前提的。在目前西欧最成熟的商业体制下,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代表着全体股东利益和责任明确地负担起了企业在其整个运营管理流程中的全部经营风险,并以企业的全部资产为自担经营风险的最后界限。但是,在中国目前现有的商业制度下,企业并不能合理地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割,经营风险承受的最后界限也不明晰。这就导致了董事会也无法最终负担起整个经营管理风险的全部责任。而由于金融风险承受市场主体并不明晰最后结果也无非是由国家来负担。这也造成了我国宏观管理者对财务经营风险的十分重视,政府干涉过多;而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意识则比较淡漠,对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紧迫感和主动积极性。

四、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为商业银行构建完整的商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首先要设置专门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操作部门,比如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部、放贷中心等等,专门用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审查、审批、发放、贷后检查等环节。要做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后期的风险控制与监督,加强对放贷规模较大客户的经济状况及还款能力的监测、审核力度以及企业风险评估与贷后检查;对于经营不善、经营风险较大的公司,我们还必须进行研究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在适当情况下,可以要求企业提前归还贷款或是增加担保物来缓释还款压力;再者要建立专门的信用评价体系,既可以对每个地区贷款客户进行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提高准入要求,也能加强对地区经济运行、产业结构和信息等方面进行监测与研究,从而提高了我们对社会各个领域发展与运行状况的了解,并增强对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意识。

(二)强化贷款业务人员素质培训,提高贷前调查风险把控

由于信贷业务人员是信贷业务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他们必须了解贷款客户资信水平和财务状况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其业务能力、素质、工作认真与否等都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强化对贷款业务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就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困难。首先,要增强贷款业务人员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理念和对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风险管理方面的了解,认识并预防信贷风险与业务发展开拓市场的相互关系;其次,开展信贷风险管理与经营方面的训练,学习怎样判断优质项目与优质客户,也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先进经验,从而掌握并了解风险管理方面的最新技术与新办法;最后,银行还必须定期地对贷款业务人员进行上岗考试,须持证上岗,并对其职务资质进行考评,做到贷款贷前调查的专业化和专家化,从而提升信贷业务品质,减少信贷风险。

(三)进行信贷五级分类,以确保对企业贷后动态监管

信贷五级分类是按信用的风险水平,把信贷业务分为一般、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种不同级别,以真实、完整、动态地体现信贷资产质量,从而揭示出了信用的真实价值和风险水平。从我们信贷经营实际工作的内在情况来看,通过采用贷款五级分类法,能够比较精确地掌握信贷资产不良情况,及时有效地预警潜在的信贷风险,从而逐步地提高了商业银行内在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科学合理的商业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将有利于改善传统模式下信贷风险诊断表面化和信贷风险反映落后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工作的系统化和精准度,增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价的技术含量,使我们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有一次新的突破。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应以现代计算机高端技术为基础,打造全智能的风险分析监测预警系统,能够自动监测、自动分析,对于企业的异常行为和风险事件及时抓取相关信息,比如说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告信息、工商及企查查、天眼查等信用网站的相关重要信息变更等内容的自动抓取。像有些银行的天眼系统,用机控代替人控,增加风险识别水平,有助于提高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五)健全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隶属于上级组织、垂直管理的审计部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贷后专项检查。即在总行设置审计部门或是以区域为中心设立审计部门,由总行垂直管理,面向全国各分行进行审计,审计人员不受各分行管制,在机构上确保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此外,还必须提高内审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数量,以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对传统贷款业务进行审计,还要对网贷业务进行审计。二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权威。主要从构建严格的问题查处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入手,一经出现重大问题,即对相关的责任部门和负责人迅速做出处理,同时对问题整改意见的具体落实情况密切关注和跟踪,对一些风险较高屡查屡犯的问题严惩不贷,以提高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五、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前景

(一)明确发展方向

要想让银行信贷市场快速有效的发展,就首先要确定其发展方向。而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有不少,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必须保证银行资金的稳定性,这主要通过控制资金存储来完成。同时加强市场调查力度,以掌握顾客需要,以合理配置客户产品。此外,由于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与贷款同一特征的信资产品,而在银行信贷的发展中必须通过特定的管理方法,去适应同类产品的竞争。如科技的进步,网贷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信贷产品创新

我们需要针对客户的不同贷款需求进行调整贷款的系统,以完善科学合理的贷款系统,同时还要注意做好贷款产品的创新。首先这个创新就是要以客户服务和经济市场研究为导向,其次就是要注意贷款能够吸收互联网贷款中某些可取的优点,并加入银行信贷当中,从而扩大业务的覆盖范围,当然这个丰富也是需要建立在缜密的市场调研上面的,从而进一步完善贷款的产品结构。在产品的创新中要融入人性化的设计思维,才可以为每一个客户打造适合其实际需求的贷款方案。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必须进一步地调整完善,在未来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现有的管理体系和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所以必须进一步根据现实状况进行优化管理,使风险管理更加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为商业银行谋求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地方性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