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寻

2022-11-14刁顺桃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6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融资金融

刁顺桃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创新型社会氛围的形成,我国大力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持续贯彻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提升,成了市场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但是,即使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也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融资支持。而在互联网金融下,虽然互联网技术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融资风险。基于此,立足于互联网金融,开展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措施的探讨,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降低融资风险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作用价值

互联网金融产业是与传统的金融产业对立的、以互联网技术为发展基础的新时代金融发展模式。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技术上拥有明显的优势,对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较高。基于此,互联网金融能够发挥出传统金融产业没有的巨大优势,通过其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活动注入活力。

首先,在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可以不用提交相应的资料等待商业银行的缓慢审核,而是能够直接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线上申请小额贷款,不用经过严格且缓慢的资质审核,能够更加快速地获得融资,及时地解决中小企业在短期内资金缺乏流动性的问题。并且通过小额贷款,能够极大地降低中小企业偿还贷款的阶段支付风险。此外,由于向互联网金融平台申请小额贷款的流程和程序比较简便,中小企业可以同时向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申请小额贷款,能够有效地分散融资风险。在这种融资优势下,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各大中小企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二者能够互相了解到对方的信息,保证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数据的公开透明性,中小企业能够根据需要对应地选择合适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也能够自主选择是否提供融资。

其次,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和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融资都不需要庞大的场所,也不需要大量的人才,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广泛采集和处理信息数据的优势以及数字化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功能极大地节约中小企业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平台的融资成本。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缩短融资业务审核和审批发放流程,降低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和融资款项发放的工作压力,释放更多的资源,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对中小企业收取的融资费用。

二、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传统融资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混杂

当前互联网金融产业呈现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但是传统金融产业仍然存在。因此,当前中小企业虽然能够获得更加便利的融资,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够明确地把握当前的金融发展局势,正确地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当前传统融资风险和网络安全问题交叉混杂在一起,中小企业既需要应对传统的融资风险,又需要注意网络安全问题,融资问题管理的压力较大。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基础是互联网,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根基不稳且资金力量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中小企业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或者平台而言已经成为共同的网络用户,中小企业的很多重要信息都需要上传到互联网上,以供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平台的线上审核。如果出现网络攻击,中小企业的重要信息数据则很有可能如同网络用户信息泄露一般被非法分子窃取和篡改,形成危害性更大的社会事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稳定和稳定发展。

(二)线上交易的信任问题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导致互联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各项融资业务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长期活跃在线下的现实市场,因此在互联网金融下,线上交易的信任问题也成了中小企业面临的新问题。当前各大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没有一个约定俗成或者是一致认可的信任制度,导致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有效地信任来自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融资款项。当前频繁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件导致中小企业对线上交易的信任度进一步打折扣,虚拟性的数字改变不能带给中小企业切实的感受,而线上交易的模式会模糊中小企业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面貌,双方难以准确地把握对方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因而有可能产生信任危机。

(三)互联网金融治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现代化网络治理体系,而以互联网为根基的互联网金融产业自然也还没有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治理体系。因此,当前在互联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开展相应的融资活动,中小企业向互联网融资平台申请信贷时,很有可能存在法律漏洞,在发生危害某一方切身利益的事件时没有办法按照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治理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此外,当前互联网金融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金融治理体系无法完全定型,因此会经常被调整。在相应的调整期间,可能存在互联网金融机构或者中小企业钻空子的行为,导致中小企业陷入各种融资风险当中。因此,…缺乏互联网金融治理的完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指导政策会极大地阻碍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

(四)中小企业融资难

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信用等级、资信状况和抵押物价值等方面都没有占据优势,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结构会选择向大型企业发放贷款,提供融资款项。但是在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信贷和融资款项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则会抬高融资贷款的利息,或者是增加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担保抵押物价值。在这种背景下,中小企业需要满足金融机构严格的融资风险才能够获得相应的融资贷款,并且融资贷款的数额可能相对较小。

三、互联网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问题和风险,通过各种创新的互联网融资模式打破传统融资模式的某些限制,实现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和融资效率的直接提升。而互联网金融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新融资问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来规避和化解。基于此,可以广泛且深入地应用互联网金融技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探索更加多样化的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融资项目,特别是要增加更多的网络融资渠道和方式,或者是推动传统融资方式向网络融资方式的转变,推动融资项目的信息化进程。

在互联网金融下,大数据金融和众筹模式能够成为中小企业寻求融资的创新方式。拿互联网金融下的众筹融资模式来看,资金力量本身就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实物资产交换的方式来进行融资贷款抵押,中小企业能够更加广泛地凑集经营周转所需的资金钱款,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门槛高、融资难的问题。

(二)提高融资双方信息的对称程度,降低融资成本

互联网金融在信息搜集和处理方面具有传统金融不具备的优势。而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优势又极大地释放了资源,降低了交易和作业的成本,实现了成本的有效降低。因此,应当要充分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优势,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提供融资时的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中小企业和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更加直接和全面地了解对方,以便更加精准地实施融资。基于此,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水平,持续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更多的数字化经营业务,全面提高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信息数据处理优势。中小企业需要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避免中小企业在选择互联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贷款时由于处于信息搜集和处理的劣势地位而陷入网络圈套。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国家和政府应当从当前互联网金融治理的漏洞和不足出发,针对性地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严厉地打击一些没有开展金融活动资质的互联网企业,严查高利率的互联网金融融资贷款,通过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治理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营造良好且安全的环境。国家的立法机关需要就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需求,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和约束互联网金融的融资贷款活动。国家的执法机关则需要严格执法,对于各类非法开展的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严厉的打击,比如“哈哈贷”等非法的融资贷款模式。除了从国家角度优化互联网监管和治理体系外,还需要从金融行业出发,制定行业自律性原则和规则,使行业内各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互相监督,用行业自律性文件约束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于信用破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实施禁入制度,以切实有效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

(四)发挥政府的支撑作用,推动融资风险共担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发展都不够成熟,因而需要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扶持。基于此,面对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立足于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硬性要求,政府应当主动地站出来起到一个融资风险调控和分散化解的角色,帮助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站稳脚跟。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倾斜,为中小企业打造起风险防范能力更强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融资风险共担机制。实行融资风险共担,融资双方应当共同承担起融资的风险,而为了扶持互联网金融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也可以参与到融资风险共担机制中,主动承担一部分中小企业和互联网金融机构难以承担和化解的融资风险。政府在融资风险共担中不仅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融资风险,还需要规范融资风险共担的工作,有效地分配和分散融资风险,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创新互联网金融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整个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发展状况,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创新互联网金融理念,培养既熟练掌握互联网金融概念和各种互联网金融融资贷款模式的内容,又具有融资项目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深度不够,没有能够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产生的巨大作用。基于此,中小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融资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树立起长远的战略发展目光,全方位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崇尚数字化技术。中小企业要定期对融资项目管理人员和融资风险防控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中小企业的相关人员能够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主动去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中小企业还应当按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为其提供参与各种互联网金融融资项目地操作机会和实训平台,使其能够对互联网金融融资项目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六)应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动态融资风险防控体系

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下的融资风险,中小企业应当主动探索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的方式,可以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来建立动态的互联网融资风险防控体系,针对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建立起实时监控相关风险因素变化的数字化风险防控体系,以保证中小企业能够及时地发现相应的融资风险,并且及时地做出应对举措,避免由于风险监控不及时而导致融资风险持续扩大。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技术,拓宽互联网技术在融资风险防范方面的应用广度。为了确保中小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还应当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保护系统,并且定期对数据保护系统进行更新。此外,中小企业还要根据融资风险的动态监控体系,对造成融资风险的相关因素变动进行全面的记录。而后通过完善记录管理制度和处理系统,将记录的信息数据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入处理和分析,得出本企业存在的最有可能发生的融资风险隐患以及相应的原因,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融资安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显现出新的状况,传统的融资问题能够得到缓解或者解决,而新的融资问题和融资风险可能也会因此出现。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实际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能够带来挑战。而中小企业是否能能够解决相应的融资问题并且实现长远发展,关键在于中小企业是否能够与互联网金融建立更加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并且根据网络融资风险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规避相应的风险,在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障融资的安全和稳定性,中小企业才能够在新时代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融资金融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融资
融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P2P金融解读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