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14何丽萍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7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行政事业单位

何丽萍

(景洪市第四中学,云南 景洪 666100)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更好地实现所设立的目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执行一定的程序,防范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而设立的一项制度。当前,国家针对三公经费问题设置了严格的标准,加强内部控制以及对财务管理进行科学化、规范化,这些都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必然选择。财务内部控制不仅是我国推进基层依法治国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组成部分,是加快构建廉洁高效、令当事人更加满意的基层公共服务型人民政府的必然需要,也是作为新形势下政府预防腐败的有力决策,更是不断提升内部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办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相关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安全性、真实性与合法性,国家采取相关的策略来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不仅有助于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更能有效地防止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单位的财务发展,还可以避免一些财务风险,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发展的稳定性,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就对推进社会稳定发展,调节经济健康运转具有重要的责任与作用,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职能。其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均属于国有资产,所以加强其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减少资产浪费。同时,财务内控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有一定监督效果,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对之前的财务状态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准确地判断当前这段时期资金运用的情况。根据当前资金运用的情况及时提出下一个阶段的解决办法,使得资金的运用更加合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还能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安全。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财政信息并不只是反映了其内部经济运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反映了政府部门能够更高效进行宏观管理的关键保障因素,如财政信息失实不但会造成政府国有资产损失,同时也会给政府部门把控社会经济的发展以错误依据,所以从这种角度出发,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对于保证政府财政信息的真实、可靠具有很大的重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从时间的角度考虑,内部控制应急应该包含三部分:一是在事件发生之前进行预防;二是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进行处理;三是事件发生之后要进行相应的反馈。因此,这三部分采取的应急措施也是不同的。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前,事业单位可以预先建立内部控制应急机制,例如:对于风险的预测以及评价机制;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单位可以采用事先设定的内部控制方案来完善、整治现有的内部管理模式,比如:转换特别时期的预算制度,对于资金重新进行分配,确保单位财务的安全发展;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单位应组织专门的小组通过评级的反馈,预估度过风险的时间,积累管理的相关经验,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对单位造成的负面影响和阻碍。

2.确保突发事件下单位内部工作的正常运转

公共的突发事件一般是由自然以及社会造成的,但只要发生突发事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都非常的大,影响事业单位业务的开展和推进,但是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仍然要进一步推进,例如:财务预算、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仍要进一步推行。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急机制对于处理单位的突发事件事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单位的业务正常发展。当发生突发事件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比如,在线上进行办公,实施"零接触"的解决措施,启用内部控制管理备用方案,一方面可以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

3.提升单位财务预决算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项支出均是由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承担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受到的监管力度比较的大,这些特征都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和内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急机制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确保事业单位的工作正常运转。同时还可以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给单位的管理流程提供各种情况下的依据,从而促进单位的预算、采购、资产管理各个环节正常、有序的进行。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线上的内部控制应急制度也需要进一步推进,首先要构建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一方面可以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用,另一方面也为日常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使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化,加深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为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降低其财务风险,财务部门陆陆续续颁布了很多相关的管控政策。尽管如此,很多单位经常会出现预算替代内控、内控设置不科学、内控流于表面化等问题。更有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将内部财务管理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噱头,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削弱了内部控制本身强大的约束力,而且使得财务内控制度成了形式主义的牺牲品,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

(二)预算管理不科学

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需要以预算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资金使用。但目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与内部控制能力有限等诸多原因,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都是形式主义,不仅没有系统化的预算编制流程和监督管控体系,而且一些单位只是虚设了政府预算管理职能,却未能切实起到其预算的实际效果。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部门间未进行有效的信息互通、协作导致数据整理无法从全局出发,从而使得预算结果无法与实际需求相符,不仅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且难以真正地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

(三)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多

作为财务内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内控管理的核心基础,更是内控管理中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一般情况下,财务内控管理薄弱,各部门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就特别容易造成固定资产分配不合理。比如经常会出现重复采买、盲目购买以及随意购买的情况。而且,在固定资产管理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是过于重视购买而忽视管理,使得很多固定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些资产的使用效率都远低于设置标准,从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此外,还有些单位存在固定资产已经报废但因手续不全等因素长期未处理导致难以核销,长期挂账的现象,甚至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长期被个人占用,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四)对内控的监察和考核不够

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建立在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之上,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以及诸多琐事的影响而导致了某些问题的产生,也造成了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及其职能作用上产生了相应的误差,从而导致单位内部的制度管理问题无法进行合理的评估。通常,在主管层次的政绩业绩考核方法均是通过目标的整体绩效以及总收益而确定的,但是这个考评方法却产生不同的后果,好的一面就是人们能够更直接地看出在主管层次做出的绩效表现以及贡献。坏的一面则是因为这样会导致对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极其缺少监督。由于有的领导为让在自己任职期间有所成就,可能会指示财会人员做出搬弄是非的事,或者也有人为谋求自己的事业发展,而做出的某些毫无科学理论基础的经营指标,政府财政方面的资金效率也不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不断强化对财务制度的监督与考核制度,这也表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与单位内部检查考核之间的紧密联系,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掉内部的控制问题,则将无法避免单位内资金横流的状况出现。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建议

(一)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就当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建设管理现状看来,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与建设性问题。其不仅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更不利于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因此,重视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单位要明确内部控制的职责,即在国家相关内控政策要求与行业相关规范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发展与管理现状,设置科学、合理的机构与岗位,明确岗位间的职责,建立无法相容岗位间的制约、互相监督的内控管理体系与制度。第二,加强单位风险防范意识,即行政事业单位要在自身特点与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避免出了问题无从下手的情况,合理地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可控制的范围内,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三,单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考核机制,一方面,要定期对财务内部控制执行落实的效果进行考核,另一方面,要建立对应的激励考核制度,通过合理的激励手段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实现高执行度的内控管理。

(二)科学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作为财务内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预算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而且对优化其内部的资源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并制定科学化的预算管理。第一,要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通过对收入、支出等预算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另外,为了适应新市场经济发展必须打破计划支出不均和计划基数只增不减的问题,全面推行零基预算。零基预算,就是说当你制定全年计划时就从零出发来编制预算,对所有费用都不以上年度计划为基础的一种方式。加强部门间的有效沟通,细化部门、项目的预算核算,以及加强对预算报表的审查、监管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实现科学化的预算管理。第二,强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标准进行资金使用,将资金支出合理的控制在限额标准内,避免超支。第三,加强对预算结果的审核,强化对预算资金的实际去向进行追踪管理,通过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管理中,固定资产一般能占到国有资产的30%以上,因此重视并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优化对固定资产管理最关键的就是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控制与监督。一方面,要在合理的购置标准与计划基础上集中进行固定资产采购,以优化固定资产的配置;另一方面,要在固定资产购置之后加强对其验收、登记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与权限的同时,完善部门间的调拨、使用工作,确保最大化的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此外,还要定期地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记录,通过健全的报废流程与手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报废效率。

(四)加大对内控的监督检查力度

经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对财务的严格监管,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高效的正常运转。对内部会计的监督检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由专职人员全权负责对各部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与监督,以检验措施能否规范、健全,以及是否满足各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观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工作中的业务办理情况和记录程序是否规范,经过调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领域的问题和遗漏的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强化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对财务报告的监督。此外,也要敢于创新,建立更有成效的内控监管机制,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四、结束语

不管是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对于行政单位或者是事业单位来说,内部控制管理都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程,并不是短时间内轻易就可以完成的,同时内部控制的效果直接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预算管理方面也存在着突出的特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