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探究

2022-11-14姜晓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农业农村

姜晓东

(山西开放大学,太原 030027)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乡村地区是农业经济的主战场,乡村振兴战略对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破解乡村经济发展难题、缩小城乡差距、振兴“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解决“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当前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做到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助力农业农村经济腾飞。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因此,国家需要立足于乡村经济发展现状,大力发挥农业农村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助力解决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对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能全面兼顾“质”和“量”,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次,有助于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乡村地区需要积极整合诸多优势资源不断促进农村经济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乡村地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切实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国家整体现代化建设。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引导下,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2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乡村经济。但供给和需求不均衡问题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长期存在,当然直播平台的兴起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但未根本上解决产品滞销问题,这无疑对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以往的农业产业结构无法满足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长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农业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此外,农副产品供需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随着市场经济变化,农副产品供求关系很容易产生波动,这对种植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样也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大力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智慧农业等设施。但是,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不足,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农业设施相对落后,如很多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漫灌方式,没有把滴灌系统应用于农业,导致大量水资源过度浪费。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且设施老化问题尤为严重,新时代各种新型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技术并未应用于农业实践,导致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基础建设资金投入来源单一,主要以各级政府拨款为主,社会资本注入量较少,资金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

2.3 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通

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但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成效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业科技成果无法指导生产实践,因此,只有保证诸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践生产力,方可促进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度不高及推广渠道不畅通,导致未能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此外,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通问题愈发凸显,部分科技成果难以与实际生产相适应,即使农业科技成果能够指导实践,但推广渠道不畅通,使得农民无法应用科技成果,进而不利于推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2.4 农村高素质劳动力不足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且农村多为留守的儿童和老人,大部分青年往往会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突出,加之其文化素质低,这也是制约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受到传统思维和观念的影响,对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不够重视,加之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去,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导致农村高素质劳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2.5 互联网技术普及率低

目前,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应用还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产品销售及物流等方面存在不足,归根结底是受部分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不足等因素制约,还有部分群众对互联网技术“不放心”,大量农民仍旧处于“信息孤岛”状态,使农村成为全面小康的信息“抛荒地”。互联网技术的缺失容易导致农产品在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储存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很多产品供应环节不衔接,难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通农产品传输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互联网+农业供应链”体系还不健全,导致农业产品滞销问题日渐凸显。

3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3.1 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就是要实现乡村和城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融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一方面,切实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加快城乡融合进程。尤其是对县域政府城乡整体规划的主体责任进行明确,构建城乡融合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按照功能地位的差异性实现资源互补,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对城乡一体化规划进行多规合一、统一编制,尽可能避免不同规划方案间的不协调,在此基础上,对城乡资源要素进行统一配置,解决在制度和管理机制上差异性问题,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造良好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打通资金融合渠道。健全完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整合农业产业创新资源,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比如,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机遇,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社成立、农机设备普及、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引进等工作,助力农村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经济发展,积极释放农业经济活力,从政策引导方面积极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引入到农村和农业发展中。

3.2 切实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

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需要切实加快农业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效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农村地区必须要立足于现状,大力发展本地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推广渠道,建立有序且具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聚焦效应的显著优势,提升农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必须对农村种植区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经济,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提升生产效益。此外,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保证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及营销等环节标准化,逐渐升级特色产业,还要将农产品供需关系纳入农业转型升级范畴,动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用“互联网+”“智慧农业”等技术,为农业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基础上,充分引进社会资源对农业设施进行建设,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农业、高新技术、医疗、公共基础服务、机械制造及交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助力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同时最大限度消除城市和乡村的农产品流通壁垒,实现产业资源要素的合理化配置,促进附属产品的高效流通,构建科学的农业经济空间布局。

3.4 聚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在大力提倡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显著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让科技成果成为农民提高收益的推动力。要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等,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技术优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建立农村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相关专项制度,用于提高农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研发科技项目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从而找到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平衡点。

3.5 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源合理化配置在市场调控机制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应采取不同措施,在福利待遇方面留住人,形成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必须要重视人才因素。针对目前农村地区空巢化、缺乏足够的劳动力等问题,要多措并举,进一步丰富农村劳动力资源。此外,应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让农村留守人员掌握相关农业技术,提升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同时,要制定出返乡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吸引外出劳动力向乡村地区靠拢。

3.6 加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互联网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和载体,可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此外,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可消除经济资源向农村流入的障碍,切实弥补农村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福利及交通等公共服务的不足,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及多路径的融合发展模式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整合模式,实现各地区农村经济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最后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无论是无人机播种、除虫,还是后续的种植、加工处理,它对实现机械化农业、智能化农业、智慧化农业发展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当然,互联网技术与农村经济融合也涉及农村地区的方方面面,如交通出行、票务服务、医疗、教育及文化等。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与农村经济形成有效的聚集效应,尤其是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科技成果推广、农村文化、农村治理及医保等方面。众所周知,农村地区存在人口分散、城乡数字鸿沟大、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网络不畅通等问题,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充分聚焦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振兴是各地区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各种网络平台也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如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同时购买农业投入品和服务,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最终增加了收入。

4 结语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如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通及农村高素质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急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提升农村群众的素质,从而保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程得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