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措施
2022-11-14李栎楠
李栎楠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一作业区资料化验班,大庆 163000)
国有企业是由我国政府投资或控股的企业,既包含中央政府直接投资管理的央企,也包含地方政府参与投资或建设的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和体现形式,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推动作用。党支部这一基层的党组织形式就是在国企中最直接地体现党的参与、党的领导、党的管理的组织形式,在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成立之后,党支部在国企中形成了具有严密党组织结构、坚定党组织信念和先进党组织管理方式的组织体系,为党外基层群众和国企职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观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策,为接触党的光环、伟大贡献、优秀执政能力提供了机会。
一、党支部在国企中的积极作用
(一)扩大党组织在国企中的建设规模和水平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能力早已被人民群众认可,许多基层员工向往党、崇拜党,想通过入党等方式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作用,为我党、我国,为国企工作贡献力量,却缺乏入党的条件和渠道。此时,国企中的党支部就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国企党支部积极地向国企员工宣传我党的政策,尤其是在入党介绍方面有哪些考验、有哪些需求;另一方面,国企党支部对有入党意向的员工进行考核,如学历、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个人风评、实际工作情况等,把好筛选党员的基础关口。
(二)向党外员工宣传我党的政策
国企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既有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文化水平和眼界存在不同,对于党的政策的认知并不全面,理解并不到位,而对政策的理解不同则会直接影响员工们执行党的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以党支部为窗口,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将党内的“三会一课”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与国企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融合在一起,用丰富的、密切的党员活动和党群活动拉近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借机宣讲党的政策、党的办法,实现新时代背景之下国企党员群众心连心、手拉手。
(三)领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国企一直处在寻求发展和突破的经济变革之中,既要保护国有资产,又要做到国有资产的规模化、效益化增长,在此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系列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则需要以人为代表实现对问题解决方案的执行和落实,此时,党支部就可以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最先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障碍,以党的先进性鼓舞和激励普通员工共同投入国企的生产改革之中。同时,党支部工作人员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意识,更可以在国企内发挥带头作用,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身利益,抛弃自私自利的想法和念头,为维护企业、社会、国家的发展而贡献力量,从而带动普通员工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发挥个人的工作力量。
二、部分国企党支部建设出现的问题
(一)部分党支部的地位在组织管理体系中被弱化
我国一直在寻求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发挥最大的体制优势,而部分国企在经济变革的洪流中面对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地追求经济效益、寻求在行业和市场立足的前提与背景之下,整个管理体系将诸如市场、技术开发等部门放在了管理的核心位置,认为常态化开展的党支部工作只是对于时间、资源的部分浪费,导致党支部既有的功能被弱化,党支部中的部分工作人员也无心在党的政策理解、党支部教育引导意义的发挥措施方面下功夫,不愿意仔细钻研、不断提高,党支部在普通员工中的威信逐步下降。
(二)部分党支部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在个人头上则是党员、干部工作中的积极性、突出性,日常行为的严格性、规范性,但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部分党支部领导干部和党成员的综合素质参差,党的信念不坚定,出现了急难险要的任务“靠边站”、畏缩不前,遇到争先争前带有利益性质的工作则“迎难赶上”,日常工作中不严于律己,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情况,党员本该拥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没能发挥出来、发挥得好,反而使普通员工、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负面评价增加。
(三)部分党支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陈旧
党支部的工作水平直接反映在党支部领导、成员的工作能力方面,又以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折射在日常工作内容上。在现实中,部分国企党支部队伍的能力不佳,仍然用较为陈旧的党支部工作理念开展基层教育工作,组织基层党建活动,如三天两头开小会、开大会,用灌输的方式讲政策、讲问题,用个人的思考代替党员、干部的自我思考和能动性思考,导致党员干部出现了认知疲态,甚至抗拒参加党支部建设工作和会议。另外,部分国企党支部的“一把手”除日常行政工作之外还需要负责国企的运营管理工作,工作精力有限,导致其在创新工作方式方面的投入较少,习惯用“老思想、老模式”开展新工作,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不紧密,支部所开展的党建活动缺乏时效性、具体性、针对性、丰富性和灵活性,党支部工作对内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对外没有影响力和引导力。
三、影响党支部工作质量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信息大环境对党建工作的思想影响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总体经济形势面临着大范围、大规模的改革,传统的粗放型企业发展格局受到了来自技术型、精密性企业的冲击,导致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对于个体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思量出现了变化。此种变化既冲击着党建工作的环境,也冲击了党支部成员的思想。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文化、信息内容通过网络和实体形式大量涌入,对人们传统的、原有的世界认知方式造成了冲击和影响,部分人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甚至也受到了挑战。
(二)信息时代对传统党建工作方式的影响
信息时代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概念的集中展现和具体应用也对传统的党建方式带来了影响。一方面,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更加快捷、高速、便利地处理问题,认为传统的坐在一起“开开会、聊聊天、解决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对时间、成本的浪费,而不愿意参加常规的党支部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党支部组织和管理者还没有实现对于先进技术的全方位把握和有效应用,一部分党支部书记也在尝试对抗新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但效果却微乎其微。
(三)党支部管理者个人工作理念、方法、能力的影响
党支部书记个人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特定国际环境下党支部建设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预判、分析和审视,对于党建工作的定位,都决定了该党支部工作推行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我国国企的大部分党支部书记都由国企经营管理层的行政领导转化而成,或兼职担任党支部工作,缺乏对于党建工作、党支部发展策略等的深入研究,甚至对于党务知识等的认知比较浅显,组织开展的党建活动、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基于党的精神和意识的凝聚力有限,在一线工作中无法够保证带领班子和队伍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导致党支部工作处于“半荒废”状态。
(四)党支部现行人员管理与考聘制度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国企有其内部的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人员管理与考评制度,也形成了特有的人事关系和人事管理环境,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管理科学化、精准化的需求,部分国企甚至在党支部内部形成了人浮于事、工作拖拉懈怠的情况,但同时却没有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考核方式,许多企业内部的人资管理方案在党支部内部难以开展和进行,人资的表面管理、口头管理和评价直接影响到了党支部成员的个人素质和党支部工作的水平。
四、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措施
(一)明确党支部在国企中的法律地位
党对国家的领导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有效保障,是不可撼动的。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其在国企中所应有的地位、所开展工作的范围也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和确认,所以想要逐步提高国企党支部建设工作的质量与水平,首先要确保党支部国企内的法律地位。
在组织形式上,要使得党支部建设与上级党组织、党的基础组织形式相一致,并尽量做到党支部管理的规范化、原则的明细化、党员素质的升级化和党支部工作方式的灵活化。
在管理地位上,要明确党支部在国有企业中的管理层级、管理任务,要明确其与国企管理工作并不是“两条线”“两层皮”,而是用党支部管理制度、管理理念来规范和引导国企管理工作的方向、重点,要将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纳入国企管理改革的方方面面,使党的政策、方针和要求融入国企改革和管理的流程之中,从而发挥党支部的基石作用。
同时,在党支部内部要实现各管理小分队、各成员权责的明确化,定岗到人、定责到人,将党支部的堡垒作用通过具体的人的职责渗透到国企工作的方方面面和细节要点。该系列的职责不是个人的口头决定,而是要经过党支部的会议商定、投票和最终确认,保证职责不重叠、不空置,人员高效运作,互相制衡。
(二)加强对党支部的思想、信念教育
党支部成员只有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觉悟才能够不断配合党支部书记,发挥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建设职能,所以还需要对党支部成员长期地进行思想和信念的教育。
其一,要保证党支部信念教育的理论正确性,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观念融入日常生活和党建生活之中,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多样活动,如请党员干部谈马克思主义在国企改革中的指导作用,谈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谈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其二,要注重引入实际案例或社会新闻端正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将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摆在首要位置。并利用先进党员、干部或社会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正确引导,如张桂梅校长的感人事迹,钟南山院士无私忘我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等,要确保入党积极分子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身的革命理想。
其三,要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开展以老党员带领新党员的党支部建设活动,将党史学习和以老带新的党的文化传承推进在日常党支部建设活动之中,以老党员的优秀党性对新党员进行持续性的意识观念教育,也利用此种教育方式不断激励和强化老党员的政治觉悟,保证其坚持终身学习与践行党的政治素养和观念。
(三)完善国企党支部的工作管理制度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在国企党支部建设方面也要保证工作开展得有理、有法可依。
其一,要不断梳理现行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发现其与国企改革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不断地纠正问题,完善工作制度,保证党支部工作开展能够对国企管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不断提升党支部工作的先进性。
其二,党支部书记要带头维护党支部制度的权威性,以身作则,严格落实党员管理的奖惩制度,不在考评标准、考评内容、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人为的调整或降级,并将日常抽检、定期复核和基层员工的监督举报制度融为一体,增加人员管理和考评方向上的准确性、普遍性。
其三,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避免入党动机不纯分子因个人利益突破严选党员的关口,稀释党支部队伍的纯净度,干扰党支部工作的日常流程。前期,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入党动机、现有党支部人员规模、数量等进行严格考察,保证资料与人相一致、意识和想法相一致,并要做到前期严格“政审-教育-考察”公式,与后期预备转正的定期考核、负责人签字确认相结合,保证入党的严肃性。
(四)提升国企党支部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党支部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党支部的活性,所以要从激发党支部工作人员工作动力入手,保证其整体工作水平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其一,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每一个工作岗位有其具体的工作规范、标准,以及考评体系、目标和原则,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把党支部工作人员与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能力画等号,激发工作人员的行为主动意识和能动意识。
其二,要为工作人员学习党的知识、提升个人业务能力提供丰富、精准的保障条件,既不人为地制造障碍,又要做到党支部建设基金等的合理化、精准化分配与使用,做到党支部管理的成本预算核算相结合,党员工作物质精神条件充足。
其三,要通过组建党支部的优秀建设队伍或“第一梯队”的队伍来进一步激活党员干部的工作主动精神,做到从不同岗位、不同入党年龄、不同工作能力的人群中挑选先进的党建工作者,只考察其对党的认知、对党政策的执行理解力度、对党建工作的创新贡献,而不按资排辈,做到党组织内部的激励。
结 语
国企党支部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展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我国经济主体形式和党的工作的重视程度,而党支部也确实可以在国企改制、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虽然现阶段可能出现和正在经历从思想到方法,再到人才建设方面的问题,却可以通过深挖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从党建工作的职能、地位确认,从党支部强化的思想、信念教育,从党支部工作制度和人员管理方案、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的精细化制定与提高方面不断地应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体现党支部工作的先进性、时代性,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