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鼻塞的原因你了解吗
2022-11-14■王明
■王 明
过敏性鼻炎以春、秋两季节为多发,又称作变应性鼻炎,是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的鼻炎,可引起一系列过敏性症状出现,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甚至诱发哮喘。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复杂,往往一“触”即发,令人十分苦恼。面对这种严峻的现状,建议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应该采取对症治疗联合对因治疗的理性化综合方案。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引起本病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其次为食物。当变应原进入人体后,机体内产生相应的反应素,附着于介质细胞的表面,机体即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应的变应原再次侵入时,变应原刺激介质细胞产生一系列反应,导致机体出现过敏状态。
患病的原因
遗传原因 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特应性体质,通常显示出家族聚集性,已有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与变应性鼻炎相关联。
环境原因
昆虫:蟑螂、蚊、蝇、蜂、蛾、蝶等的鳞、毛发、蜕皮、脱屑、残骸、分泌物及排泄物等都是变应原,均可导致过敏反应。
尘螨:主要有屋尘螨及粉尘螨。屋尘螨大部分滋生于卧室内的枕头、被褥、软垫和家具中,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饵;粉尘螨主要来源于各种谷物、米、面等的粮尘中。尘螨的虫卵、皮屑和排泄物都是强烈的变应原。
羽毛:主要是家禽及观赏鸟类的羽毛,如鸡、鸽子、鹦鹉等,且与屋尘螨密切相关。
动物皮屑及分泌物:猫、狗、兔等家畜的上皮脱屑、唾液、尿液等排泄物均具抗原性,并且脱屑较毛的抗原性更强。
花粉:花粉是引起花粉症的变应原,有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多为风媒花。因花粉颗粒多而细,重量轻,可随风传播数百公里,影响人群较多。虫媒花多为直接接触才可致敏,如在采摘、喷洒药物时接触。
真菌:真菌传播无处不在,可通过吸入、食入、接触、注射等多种方式导致变态反应。它们靠孢子或菌丝碎片传播,因体积小而传播广泛。
化学物质:如洗涤剂中的各种酶类,塑料工作中使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各种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等。
食物:常见的变应原有面粉、牛奶、鸡蛋、牛肉、虾、花生、大豆及某些水果、蔬菜等。
其中,产业结构变动值是以1995年为起始,以一年为时间间隔,来得到1996-2016年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年Moore值;而消费结构变动值则是创新性的将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结构的8类消费看成是一组八维向量,同样以1995年为起始,以一年为时间间隔,从而计算得到的1996-2016年消费结构变动的历年Moore值。
微生物菌群:一种理论认为微生物菌群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环境卫生过于清洁,使得生命早期暴露于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机会减少,日后发生变应性鼻炎的风险增高。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典型症状
喷嚏:为反射性动作,每天数次,呈阵发性发作,每次约3 个到几十个不等,多在晨起或夜晚发作或接触变应原后即刻发作。
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有时可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每日要进行数次擤鼻动作。
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性鼻塞。
鼻痒:大多数患者感到鼻内发痒,合并变应性结膜炎时也可有眼痒和结膜充血, 有时可伴有外耳道、软腭及咽部发痒。
其他症状
哮喘发作:变应性鼻炎会引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或恶化,出现气喘、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睡眠呼吸障碍: 变应性鼻炎对青少年影响较大,持续性鼻塞可导致睡眠呼吸障碍,如打鼾、睡眠不足等。
眼部症状;变应性鼻炎还可引发眼部症状,出现眼痒、眼部红肿、眼部灼烧感和流泪等眼部不适症状。
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变应性鼻炎发作时鼻黏膜持续性肿胀,刺激引起咽鼓管阻塞,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耳闷、耳痛等症状,严重程度可随鼻部症状改变。
慢性鼻窦炎:因变应性鼻炎迁延不愈,鼻腔黏膜、鼻窦持续性刺激引起慢性鼻窦炎。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还可有头面部胀痛和嗅觉功能障碍等。
哮喘发作: 变应性因素除可引起变应性鼻炎外,还可并发哮喘发作,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过敏性咽炎:由于接触变应性因素,如花粉等出现刺激性干咳、咽喉肿痛、咽部异物感等过敏性咽炎症状。
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
避免接触致敏因素,根据变应性鼻炎严重程度,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法,即按照病情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依次采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避免接触变应原
变应原为室内尘螨、动物皮屑等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建议采用多方面措施避免接触尘螨和宠物。如每天进行室内清洁,3 天~7 天进行床上用品更换,避免室内有地毯、毛绒玩具等容易沾染灰尘且不易清洁的物品。
花粉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的季节进行户外活动时,最好避开致敏花粉播散的高峰期。在自然暴露于花粉的环境中,患者出行时可佩戴口罩、眼镜、鼻腔过滤器等,以减少致敏花粉吸入鼻腔或与结膜接触,缓解鼻、眼症状。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
如已知有明确致敏食物应避免食用,对于明确不过敏的食物可常规食用,对可能致敏的高致敏食用应尽量避免食用或少量食用,如芒果、猕猴桃、桃子等。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烧烤等。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熬夜。
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
避免接触电子烟和二手烟。注意鼻腔卫生,不挖鼻孔,不用力擤鼻,不用力擦拭鼻腔黏膜。
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空调过滤网定期清洗,远离毛绒玩具,不用地毯,季节交替时橱柜内的衣物应晾晒后再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