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棉质医用敷料的研究现状
2022-11-13顾雅楠桑胜南张玮
文/顾雅楠 桑胜南 张玮
1 引言
医用敷料是医疗机构在进行医疗工具的清洁消毒、创伤伤口的擦洗包扎、外科手术中的止血吸液等活动时所使用的材料。有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370亿次伤口需要被处理。加之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因老年病引发的溃疡性皮肤伤口的治疗、护理以及为治疗老年病而进行的必要的手术都需要大量的医用敷料。医用敷料可以在皮肤受损时覆盖伤口,代替伤口处破损的皮肤,暂时充当皮肤的临时屏障,直至伤口处的皮肤愈合。
2 传统的棉医用敷料
传统的敷料是由棉花、软麻布、亚麻布加工而成的纱布或其他棉织品,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有了传统敷料在医疗活动中应用的记录。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薄膜型敷料、水凝胶型敷料、泡沫型敷料等功能型医用敷料纷纷问世,但由于其材料自身的种种限制性以及相对较高的生产及使用成本,棉质敷料依然是医疗机构使用最广泛的医用敷料之一。
棉质医用敷料有以下优点:(1)对创面的渗出液有较好的吸收力;(2)易于生产;(3)敷料表面粗糙且有密度及孔径适宜的孔,使皮肤保持良好的透气性,促进上皮组织和纤维原细胞的生长;(4)便于存放;(5)成本低;(6)无毒;(7)可生物降解;(8)与肌肤接触无刺激。但同时传统的棉质医用敷料也存在缺点,如:(1)对创面渗出液过强的吸收力会使得伤口部位过于干燥,不利于细胞的生存和组织的再生;(2)被伤口渗出液渗透的纱布会使细菌有机可乘,从而引起伤口感染;(3)易发生伤口粘连,导致换药时引起出血和疼痛,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4)纱布的纤维容易脱落,会引起伤口处皮肤的异物反应,影响伤口的愈合;(5)不适用于慢性伤口。
虽然传统棉质医用敷料有以上所述的诸多不足,但由于其材料的无毒、无刺激、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棉质医用敷料仍然是医疗机构中使用最广泛的伤口敷料之一。
3 医用敷料的研究现状
新型棉质医用敷料的研发近年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棉质医用敷料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为我国棉质医用敷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并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及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3.1 壳聚糖-Ag-Zn0载体型敷料
2014年,Abbasipour等对传统棉质医用敷料进行了改进,将壳聚糖-Ag-Zn0涂在棉质纱布上,研发出一种纳米复合材料。与传统的棉质纱布敷料相比,该材料有以下优点:(1)在溶胀能力和抗菌性能上都有显著提升;(2)减少了敷料对血液的吸收,避免伤口过度干燥;(3)能抑制组织在纱布内的生长,防止了换药时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3.2 壳聚糖基载布洛芬抗菌医用纱布
2017年,栗洪斌等用壳聚糖基载布洛芬抗菌溶液对医用纱布进行涂层处理,制备出的壳聚糖基载布洛芬抗菌纱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性。
3.3 定向吸液复合纱布
2018年,程慧婧等基于Janus润湿性理论,对医用棉纱布的层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备出了具有定向吸液能力的复合纱布,该新型纱布以疏水性丙纶(PP)非织造层为接触层,以棉纱布为吸收层,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纱布吸收渗出液后与伤口周边组织接触粘连以及纱布敷料滞留水分导致压迫创伤处的皮肤组织,影响伤口愈合等问题。
3.4 抗菌型可溶性止血纱布
2019年,吴帅等通过化学方法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可溶性止血纱布,该研究表明,在制备可溶性止血纱布时,纱布的浸渍液中硝酸银浓度和该纱布的载银量成正比,纱布的载银量直接关系到其抗菌率的高低,该种新型可溶性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可溶性止血纱布无抗感染能力的缺点,并能更好地促进创伤处皮肤的愈合。
3.5 载SNPNPs(SNPCFs)医用棉纱布
2021年,Bonda Rama Rao等研发出了一种浸渍有SNPNPs(SNPCFs)的棉纱布,试验证明,该种棉织物通过氮普银配合物的表面改性而保持了其光惰性,并具有长期的抗菌活性,在局部敷于皮肤上时有利于伤口愈合。
4 棉质医用敷料发展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棉质医用敷料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棉质敷料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医学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很多棉质医用敷料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并未投入临床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棉质医用敷料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本文中对棉质医用敷料研究进展的探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希望能以此对棉质医用敷料未来的研究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