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公共服务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2022-11-13贾格年
贾格年
(商洛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1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公共服务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对公共服务精神的认识不足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观念,它是人们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意识和精神状态。”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的生活中比较关注贴近自身生活和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对真实的社会情况缺乏广泛的认知体验,所以在各种思想和思潮面前,他们辨别是非、认清事实的能力还不够。当别人谈论到公共服务精神这一概念的时候,他们对此是一无所知或者是感到很陌生。对公共精神培育的时代感不强,比如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时,认为思政教育没有实际内容,与生活实际没多大关系,有些还会出现逆反心理。虽然有些大学生平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很多,但是参与活动主要以增加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结交更多朋友、增强人际关系为目的,考虑自身利益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多,考虑公共利益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较少。
1.2 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
大学生在校上学期间一般都有明确的学习发展规划,为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所以在完成专业功课之余读一些专业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充实自己其他领域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还有些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易于冲动。在日常生活中有提前消费的冲动和习惯,而且不愿意让学校和家人知晓,不法分子抓住他们碍于面子不愿向家人、朋友诉说的心理,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不公平交易,也就出现了很多的“校园贷”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自律意识还不够强,需要积极引导和纠正不正确的消费观念。
1.3 学校教学中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方式有限
“大学生公共精神是以大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利他主义为行为取向”。对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的培育除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讲授一些做人的道理之外,作为专业课教师都是以课堂知识的教授为主,很少或从不讲授做人的道理,社会公共意识的内容更少。高校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模式更是少之又少。学校主流的培育方式是课堂教学,课堂的讲授依旧占主导地位,通过这样的方式,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公共精神的兴趣,只有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切身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公共精神培育才能更加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2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公共精神培育的冲击
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是重要的网民群体,虚拟的网络空间、碎片化的网络制式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辨别能力有限,对社会问题不能运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对公共精神的培育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2.2 学校教育中公共精神培育体系不完善
学校的公共精神培育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的方式,启发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少。没有现场教学或模拟现场教学就很难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不能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也就不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公共意识,也很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公共精神。“教育尊重个体自由、自主与自律时,才能培养教育者的理性思想的能力,才有可能以相应的方式引导个体德行的养成和美善生活的追寻,教育才会成为参与社会合作、养成德行品质的引导力量与方式。”其次,学校还没有构建起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公共精神课程体系。现存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强调当前社会所要求的知识体系,相反,对大学生个人人格塑造和公共精神的培育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够。
2.3 家庭教育中公共精神培育不够
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得较为突出,所以在尊老爱幼和合作分享方面自我的表现更为明显。首先,敬老爱幼是世人皆知的道德观念,但他们实际生活中只会考虑个人的生活和心情,容易忽视这一传统观念,而且在合作分享方面,当涉及利益问题时,经常从自我角度出发优先考虑自身利益,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放在第二位。其次,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家长关注的重点是学业成绩,忽视了对孩子优秀品质和思想认识的教育,精神世界的关注比较少。因此,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间的关系,在集体中摆正自己,在他人间比较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强化公共意识,培育公共精神。
2.4 大学生自身对公共精神认知存在偏差
公共精神是以个体意愿出发参与社会公共领域,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主动承担公共责任,遵守和维护公共准则的一种观念。李萍认为“公共精神指以利他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龙兴海认为“公共精神是公民应具有的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个人直接功利计算的,关怀公共事务、公共事业和公共利益的心理态度和思想境界。”袁祖社认为“公共精神不仅属于道德范畴,而且涉及社会需求和社会背景。”刘鑫淼认为“公共精神孕育于人类公共生活之中的、以公共性作为价值皈依的、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基本道德和政治秩序观。”大学生在校期间具有一定的主动奉献、遵守规则、担当重任的意识,但是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不能从更大的范围去思考公共利益。现实中大学生因心理不成熟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制约,其认知存在偏差,基本都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或评价他人,不能做到换位思考,忽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利于公共精神的形成,缺少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感是激发人们最终做出符合公共利益或利他性行为选择的意志力。”
3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为了使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明确公共责任,树立正确的公共意识,就要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采取方法科学、内容丰富、方式灵活的教育手段。
3.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引领作用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公共精神培育的主要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对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把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促使其追求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学校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要把培育学生公共精神的人文课程发在的突出位置,并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原著选读等人文课程中,融合公共精神的内容,达到教学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公共生活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理性的公共人,广泛地参加社会公共活动,将法律知识、思想方法与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3.2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隐形的教育手段,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校园内的建筑物的设计、雕像造型的布局、人物画像的展示、花草树木的培育,给生活在这个空间的群体带来直接的感官刺激和美的感受,而且有着更为重要的潜在教育意义。因此,学校要加强自然环境的美化,营造更好的育人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精神文化环境,体现其教育作用更要重视对校园的宣传工作,如通过采用校报、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公共精神,积极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发挥榜样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学风,宣传大学生熟悉和关心的公共精神事件及榜样人物,增强大学生的群体荣誉感,引导大学生群体共鸣,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公共事务及公共利益维护行动中去。再者,丰富校内文化活动,举办以公共精神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演讲、辩论赛等活动,设置适当的奖励,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更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建设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3.3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共实践教育
首先,学校应该广泛利用纪念馆、红色文化基地等社会公共场所,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结合实地理论讲解,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现实生活得来不易,触及个人的思想和灵魂,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周边社区文化活动,参加社区的管理事务,了解基层组织的运行模式和基本规律,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将公共精神融入自身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
3.4 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网络所具有的便捷性,使其成为大学生最直接认知社会的平台。为获取更多的知识,大学生对网络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大学生从网络中查找新闻信息、了解社会动态已成为习惯。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把公共精神的有关内容,制作成大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展现在他们面前,通过线上和线下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将带有公共精神的小视频等信息发送到大学生的移动终端上,通过形象化、数字化的设计,激发大学生关注的兴趣。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公共精神交流平台,让大学生可以随时讨论交流自己对公共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在交流讨论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4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
4.1 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公共服务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培养正确的公共服务精神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追求真善美的品质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加强公共服务精神的培养与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4.2 有助于社会主流思想的健康发展
信息化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体系的变化,社会分工的细致化,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劳动分配的科学化,各类信息的透明化,促使人们的行为意识、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公共事务注入了更多的积极因素,在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下,传统封闭的、封建的、迷信的思想逐渐消亡,而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公共服务精神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要使其成为长远又稳固的思想,除需要道德的约束以外,还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如此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公共服务精神得以长久的延续和发展。
4.3 有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核心,高校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大学生正处在身体、思想、心理趋于成熟的关键期,学校加强大学生公共服务精神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公共事务的管理,将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社会公益活动中,以此来影响社会的其他群体,可以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公共事业,服务于社会大众群体,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4.4 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公共服务精神涉及公共性和公共领域,是维护公共利益。存在个体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价值的追求。是具有独立的个体通过主动融入公共社会文化生活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中,积极关怀和维护公共利益,广泛参与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追求公共利益来实现自身价值。大学生即将成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信息化时代是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的时代,大学生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和他人协商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4.5 有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方向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等众多领域,这也是世界各国相互沟通交流的主要内容。我国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出发,与世界很多国家开展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增强了综合国力。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一些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也进入中国,在大学生群体里面出现了“崇洋媚外”“强权主义”等负面影响。这些思想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公共服务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