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赁会计准则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2022-11-13文明英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文明英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引言
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实施,具有科学依据,不仅符合国家整体国情,还遵循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要求、标准。实施新租赁会计准则之后,商业银行在多个工作版块,均受到影响,需要重新调整发展战略。比如说,“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生变化”“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发生变化”“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均可以反映新租赁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深刻影响。基于这些现实影响,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要认真领会新租赁会计准则内涵,并采取科学措施,优化内部工作体系,积极应对新租赁会计准则带来的挑战。
一、新租赁会计准则相关内涵介绍
(一)租赁概念
在新准则第2条中,“租赁”定义为: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然后获取对价的合同。这项定义,与旧准则中的定义,基本保持一致。相比较而言,发生变化的内容是,在经营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方式。具体来说,在旧准则中,承租人关于每期租赁费用的确定,是在利润表中进行确定。而在新准则中,承租人需要针对租赁资产,确定使用权资产,针对将来的付款义务,确定租赁负债。由此可见,在新准则之中,对于承租者来说,“租赁”产生了收益权利、支付义务。
(二)租赁权溯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租赁合同”,定义为: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依据此定义,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拥有相应的使用权、收益权。目前,在部分国家,租赁权通常被视作一种“债权”,租赁关系也被视作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举例来说,在德国的民法、物权法中,国家承认租赁权是一种具有债权性的“支配权”。简单来说,承租人无法直接获取租赁资产收益,只能提出自己的要求,要求出租人交付租赁资产,要求出租人允许承租人获得收益。
(三)会计内涵
从理论视角来分析,在会计领域,“资产”与“负债”来自法律上的权利、义务。通过新租赁准则,可以进一步彰显租赁权的物权化债权性质。如何理解这种性质?债权主要体现为“租赁负债”,而物权主要体现为“使用权资产”。具体来分析:(1)租赁负债。在新准则中,“租赁负债”定义为: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这条内容,说明在债权之下,承租人需要履行支付租金的义务。而且,在新准则应用指南中,对于这方面的讲解更细致。比如说,由“未确认融资费用”和“租赁付款额”两个部分,来核算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指的是核算差额,差额来自还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与现值。“租赁付款额”指的是核算承租人还没有支付的租赁付款额。(2)使用权资产。在新准则中,“使用权资产”指的是: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在这条定义中,确认了承租人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利。根据新准则应用指南,使用权资产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原价”“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原价”指的是预付租金、租赁负债、复原义务、初始直接费用。在预付租金中,不涉及租赁激励。“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主要反映使用权资产的价值变化情况。
二、新租赁会计准则修订背景
在原租赁准则中,租赁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融资租赁”,另一种是“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指的是非银行金融形式,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诉求,与第三方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供货合同。依据此合同,出租人负责出资购买设备,满足承租人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需要有一项租赁合同,明确表示将设备租给承租人,而承租人需要支付相应租金。在“经营租赁”中,会计处理类似于服务合同,租金被纳入成本费用,财务报表不体现租赁负债。也就是说,通过财务报表,难以分析客户租赁情况,无法对客户进行整体评估。而且,在表内核算中,不涉及经营租赁,相关信息展示不够具体,无论是客户的负债规模,还是客户的资产情况,都不能体现在报表数据中。由于无法确定承租人的负债、资产,严重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这一点,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并不契合。
从使用的角度出发,为了让财务报表使用者准确判断负债规模、租赁资产,在2016年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第16号租赁准则,也就是“IFRS16”。受到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影响,传统的财务报表发生明显变化,信息更完整、数据更准确,可比性也更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直遵循“趋同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以此为导向,在2018年12月,我国积极修订原租赁准则,正式推出新租赁准则。新租赁准则的普及与深入,影响着不同企业,对于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来说,要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要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三、新租赁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动内容
(一)修改会计确认标准和修订会计计量方式
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可以看到“已识别资产”“控制”等概念。这些概念,属于新增概念,可以区分“服务合同”与“租赁合同”的确认标准。比如说,在“服务合同”中,出租人具备可辨认资产的控制使用权,而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拥有可辨认资产的控制使用权。而且,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采用单一计量模式,不再是双重计量模式。随着会计处理方式发生变化,承租人既需要对低价值资产租赁、短期租赁等进行会计核算,也需要确定“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值损失”“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等。由此可见,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修订了会计确认标准,以及会计计量方式。
(二)优化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
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售后租回交易与收入准则之间的衔接更加完善。举例来说,在实际工作情况中,许多售后租回交易业务并不属于销售,也不属于售后,而是一些具有融资性质的业务。基于新租赁会计准则,第一步是“确定性质”,判断售后租回业务中的资产转移情况,分析是否带有销售性质。如果带有销售性质,承租人需要比较“原资产账面价值”和“租回使用权资产”,判断相关资产的得失情况。如果没有销售性质,可以遵循新租赁会计准则的规定,采取合适的会计处理方式。
(三)优化相关列示和信息披露
新租赁会计准则对相关列示和信息披露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与租赁活动相关的定性、定量信息,更加完善,促使企业租赁会计准则越来越完整、规范。对于出租人来说,关于出租使用权资产风险分析,增加了很多新内容。比如说,出租人如何管理租赁资产、具备哪些权利;另一方面,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化,要求与租赁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更加具体、准确,方便使用者快速获取所需会计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租赁业务的整体工作效率也会明显进步。而且,从承租人视角来分析:(1)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2)在利润表中,分列“租赁负债的利息”“使用权资产的折旧费”;(3)在现金流量表中,偿还租赁负债本金,以及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都会计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四、新租赁会计准则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新租赁会计准则实施之后,对“医疗”“零售”“航空”“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经营租赁影响较大。在这些行业中,经营租入资产的占比很重,如果应用新租赁会计准则,相关资产负债率将明显上升。比如说,在航空业,需要租入飞机,在零售业,需要租入卖场,这一类行业的使用权资产价值比较高,折旧期限比较长。如果在报表中进行确认,很可能成为承租人非常大的压力。商业银行在开展具体业务时,如果与使用权资产价值较高的行业合作,尤其是信贷业务方面的合作,要密切关注这些行业的财务指标变化情况,充分考虑各种信贷风险,制定科学的风险防控预案。综合以上现象,实施新租赁会计准则之后,企业的融资风险明显增大,而偿债能力则明显减弱,商业银行要深刻意识到这背后的信贷业务风险,并根据新租赁会计准则内涵、特点,合理地应对风险,保障商业银行各项信贷业务顺利进行。
(二)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实施新租赁会计准则以后,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具体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都在发生变化。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如:“增加的总资产,将以百分之百的权重,计入到风险资产总额中”。依据此计算方法,实施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初期阶段,必然会对商业银行造成经营压力。由此可见,迎接新租赁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要理性预估这一情况,通过有效措施,应对资本充足率降低的现象,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使商业银行健康运营,可以适应多种市场变化。
(三)影响商业银行财务报表
基于新租赁会计准则,商业银行要明确租赁负债情况,以及使用权资产情况。比如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直线法,明确使用权资产,并根据实际利率法,计算相应利息,每一年用租金来抵扣负债。在这个过程中,关于租赁费用总额的确认,无论基于旧租赁会计准则,还是基于新租赁会计准则,都没有什么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租赁费用总额与损益表中的“列支费用总额”并不同。具体来说:在原来的租赁会计准则中,商业银行所支付的各种租赁费用,基本上都计入当期业务费用之中。但是,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商业银行利用直线法,算出租赁资产折旧费用,而且,利息也随着租赁负债的减少,在不断减少。基于此,商业银行的总体成本呈现出一种“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除此之外,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租赁费用,也出现一些变化。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中,费用分摊方式为“前大后小”的模式,与融资租赁具有一致性。在“前大后小”的模式中,商业银行前期的租赁费用,往往要高于旧会计准则之下的经营租赁费用,从而改变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的各项财务指标。以上现象,均可以体现新租赁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深刻影响。
五、商业银行应对新租赁会计准则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租赁业务管理
商业银行实施内控管理策略时,要提高警惕性,重视租赁业务版块。在旧的租赁会计准则中,对于经营租赁的管理,被视作一种“费用性项目”。推行新租赁会计准则之后,商业银行对经营租赁的管理,进行多方面调整。为了更好地统计经营租入所带来的规定资产购入、资产流动,商业银行开始进行一体化管理,兼顾各项因素,整合管理流程。除此之外,处理实物管理相关问题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说,经营租赁资产计入报表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折旧,时间越久,折旧现象越严重。再比如说,进行资产清点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要关注实物的减值幅度。总体来说,从旧租赁会计准则过渡到新租赁会计准则,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要展开深入学习,把握住租赁业务管理的核心要点,如:“界定使用权”“经营租赁入表”等,依据核心要点,灵活调整商业银行内控措施,在合理、合规的范畴内,科学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抓好商业银行租赁业务版块。
(二)加强业务流程改造
依据新租赁会计准则,承租人需要对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等情况,进行客观、详细地披露。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披露的信息准确、真实,商业银行要认真展开信息采集工作,只要是经营租赁合同所涉及的信息,都要纳入采集范围。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要对利息支出,进行专业化计算。为了提高效率、保障质量,商业银行在部署具体的信息采集工作时,不能只依靠人工,还要配备相应的信息化设备、技术,进行技术性采集和分析。由此可见,在新租赁会计准则背景下,商业银行要与时俱进,改革传统的业务流程,构建新的业务流程,比如说,推行“信息化计算”“信息化分析”“信息化采集”等。除此之外,商业银行管理层还要从整体性视角出发,积极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租赁合同管理系统”,不断优化细节,使之适应商业银行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符合新租赁会计准则要求。
(三)积极寻求市场突破口
当前,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时常遭遇“融资难”问题。在中央“十四五”规划中,号召传统产业积极迈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重视并支持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机会,商业银行推出一系列有力措施,如:“普惠金融”“两增两控”等。基于这些措施,中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呈现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比如说,中小微企业信贷不良率,也在持续上升。针对这种现象,商业银行开始集中精力,进行业务细分,积极寻求市场突破口,竭力规避一些高风险业务,维系商业银行稳定性。以“高端制造设备租赁”为例,商业银行可以凭借核心物权优势,将高端制造设备租赁作为一项重点金融租赁业务,突破发展僵局,迈向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对高端制造设备租赁业务的不断完善,还可以锻炼商业银行管理风险资产的能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六、商业银行应对新租赁会计准则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人员培训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租赁会计准则所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要加强人员培训。具体来说:(1)组织理论导向培训。针对新租赁会计准则内涵,商业银行可以组织“新租赁会计准则理论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的理论认知水平;(2)开展应用导向培训。依据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变化内容,商业银行可以开展“新租赁会计准则应用培训”,检验工作人员对新租赁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际应用水平;(3)设计市场导向培训。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市场、客户来说,都会带来一些影响。基于此,商业银行可以开展“新租赁会计准则市场培训”,重点分析市场动态、客户需求,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准确地把握工作方向;(4)策划风险导向培训。从旧租赁会计准则走向新租赁会计准则,风险因素在发生变化,商业银行不能停留在传统视角,要重新评估风险因素。比如说,商业银行可以组织“新租赁会计准则风险培训”,带领工作人员剖析风险因素,提前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5)实施信息化导向培训。为了达到新租赁会计准则的要求,契合新租赁会计准则精神,商业银行要积极引入信息化办公体系,对工作人员展开系统的“新租赁会计准则信息化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创新办公模式,朝着“更高效”“更优质”的工作目标迈进。
(二)注意融资策略
在新租赁会计准则背景下,由经营租赁方式获得的资产、支付义务等,均要体现在具体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反映企业整体的资产债务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受到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影响,企业对传统的业务模块、债务结构等,要进行重新梳理,并从风险管控的视角出发,选择更有利、更科学的经营模式,协调业务模块和债务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要重点把握两方面工作内容:一方面,关注授信客户。新租赁会计准则正式施行之后,对授信客户有什么影响?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要围绕这个问题,细化工作内容,合理地调整授信客户的“信用评级”“授信政策”等,以适应新租赁会计准则内容,并维护好授信客户权益;另一方面,加强产品研发。以新租赁会计准则为指导,商业银行要加强产品研发版块的工作力度,密切关注客户在融资方面的需求。比如说,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在适应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创新融资产品,加强融资服务,提供更多精准、优质的业务内容,让不同的客户,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产品。
(三)注意行业分析
随着新租赁会计准则日益深入,相关行业的资产负债主指标,将会明显上升。除此之外,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等指标,也会明显增加。商业银行要根据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展开“多渠道行业分析”,认真收集相关行业数据。比如说,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线上问卷”“线下调研”等形式,收集详尽的行业数据,以数据信息为导向,分析行业、客户、产品的变化趋势,并根据这种变化趋势,思考如何规避商业银行运营风险,是应该开发新产品,还是应该开发新服务?抑或是同步进行?从而保障商业银行稳定运营。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行业的分析,要重点突出客户分析环节。新租赁会计准则应用之后,承租人财务报表将会受到一系列影响,部分关键性的财务指标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动。这种变动,很容易影响“行业准入”“评级”“管理”等事宜。商业银行对客户展开细致分析时,要重点关注资产负债率等偿债指标,理性评估客户在后续融资阶段的综合能力。经过多方评估之后,商业银行可以围绕评估结果,制定完善的“新租赁会计准则下风险防控战略”。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租赁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营,以及长远规划,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要带着前瞻性视角,主动学习、研究新租赁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做好一系列准备,迎接新租赁会计准则带来的各种挑战。总体来说,新租赁会计准则就像一把“双刃剑”,其中蕴含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商业银行既要借助新租赁会计准则,进一步提升利润收入,也要基于新租赁会计准则,充分考虑各项风险因素。如何将风险转化为机遇,这是商业银行未来要认真思考、处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