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会计核算研究

2022-11-13黄雯娟麒麟公路分局

财会学习 2022年14期
关键词:财政拨款财政部门财政资金

黄雯娟 麒麟公路分局

引言

为进一步体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转和预算执行情况,理顺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流程,我国依据新时期财政形势,制定了2017年《政府会计制度》。本文从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出发,分析基层事业单位拨款现状,指出会计核算问题的成因,并指出完善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的措施,进而提升财政拨款的执行力,为会计核算提供理论支撑。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概述

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税收、土地等资源出让、国企盈利等方面构成,税收地方政府留存部分,其余税收上缴国家。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是指政府通过下属机构财政部门以财政拨款的形式拨付给基层事业单位,一般财政拨款的对象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而且是必须纳入政府预算的单位。

根据财政保障类型的不同,目前,基层事业单位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基层事业单位内部的工资福利等全部由财政提供,收入相对稳定;二是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拨款,部分收入来自财政拨款,部分收入需要本单位自行筹措,单位收支盈余可以超额,收支浮亏的单位可能不供也可能减供,主要代表是医院;三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全部收入来自单位内部自筹,主要代表是设计院等。现在基层事业单位是由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以集中支付的方式进行财政拨款,先前的财政拨付方式是拨到预算基层事业单位的财政账户,推行集中支付方式之后,财政资金只存储于国库,财政给基层事业单位下达的仅有财政预算额度,分为两种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直接支付由预算单位填写收款人账号等信息,财政直接把资金拨付到收款单位。授权支付由本单位在额度范围内提取现金或转账。

二、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核算现状

(一)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账务处理

财政部门一般采用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向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拨付资金,其间不会经过其他的流程,直接通过财务拨款方式下发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公务活动、工资福利、基本采购等支出,用以保障基层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基层事业单位在进行上述财政支出后,会依照年度目标,制定与实际相符合的财政预算,向财政部门提交申请审核,待财政部门确定后,以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委托相关代理银行将财政资金拨付给基层事业单位,之后,基层事业单位按照既定的年度计划使用资金。基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要依照委托代理银行转移的财政拨付相关凭证,核定相对应的资金收入。会计核算人员要根据本单位资金使用的各项用途,妥善做好财政资金清查检验工作,确保政府财政资金专款专用。这样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推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的账务处理

基层事业单位在额外的财政支付方面,一般采用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进行处理。基层事业单位在处理必要但非经常性的财政支出时,会预先向财政部门提出财政资金申请,并说明资金申请理由、资金使用方式及资金支出项目等,待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政申请后,以财政授权方式将资金账户用款下达到基层事业单位相应的代理银行的零余额账户。这样,基层事业单位便有充足的资金来处理额外的支出,同时根据年度预算计划拨付的资金也能够正常满足日常开支。此种状况下,基层事业单位可以综合处理好各项资金支出。

(三)财政实拨资金支付方式的账务处理

一般情况下,我国在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前,财政部门主要通过财政实拨资金支付方式下达给基层事业单位。基层事业单位预先根据本单位的资金预算安排和业务资金使用规划,向财政部门提出财政资金的拨入申请,待财政部门审核后,将基层事业单位所申请的财政资金直接拨付给该单位银行的实存资金账户,确保财政实拨资金使用规范,账务处理明晰。在这当中,基层事业的单位会首先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在综合掌握日常资金支出、固定资产资金支出等各项资金支出内容的前提下编制得到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提前给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基层事业单位之前的年度预算、整体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若其预算与之前的年度预算基本相符,且有充分理由增加预算的话,则审批通过。这样基层事业的单位便会根据年度预算去安排各项资金的具体使用用途。

三、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会计核算问题成因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外部制约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一些国家宏观政策外溢影响,我国面临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的双重冲击,经济风险逐步向财政风险转移,债务危机、金融风险增加。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和机遇共同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此种状况下,对于财政而言,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风险和挑战巨大。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自然增长率受限,引发收支矛盾尖锐,例如财政刚性支出并未减少、收支增速持续倒挂,人口老龄化、养老出现缺口、地方政府债务,财政可持续带来的严峻挑战。此外,还有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经济下滑、全球风险加大等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和外部冲击。目前财政增收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无论是守住“六保”底线,还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各类必保的硬性支出有增无减,政策性新增支出需求明显超过财政承受能力,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二)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内部制约

一是,财政拨款收入有限,收益成效不显著。基层事业单位在开展主要项目中,及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往往用于基础性业务支出,留有基层事业单位本身发展的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加之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控管力度方面较为薄弱,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易受到财政分配体制机制的制约,基层事业单位获取的财政拨款收入存在一定限额,没有实现真正的开源节流,单位内部信息没有完全实现共享,智慧财政拨付监管建设不完善,财源建设保障能力不足。二是,争取上级政府资金力度不足。目前,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其会在年初时确定财政预算,以此来向国家确定这一年的主要财政计划,进而获得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是事业单位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缺乏可控性,在争取政府财政拨款时,缺乏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也因为创新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发展能力等各方面水平较低而处于劣势,与同质化类型竞争对象相比,无法以自身效益达到争取政府扶持资金的标准,同时,缺乏谋划好重点支持领域范围内的项目,推进工作力度不够,导致整个项目的进展相对较慢,进而还可能引发因为项目进展慢而出现的各类问题。三是,基层事业单位资金使用不合理。基层事业单位在使用政府拨付资金时,特定项目支付资金拨付力度有限,并且基层事业单位受预算支付项目制约,在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上缺乏有效性。其没有根据不同部门的具体需求按照时间、阶段进行资金的预算与划分,而是直接根据实际所需进行资金的支付。此种状况下便可能导致资金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还可能出现资源的浪费,若资金使用人员存有私心的话,还会发生资金被挪用等各类状况。

四、完善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对策

(一)增强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

一是,切实加强资金收入,确保收入稳定增长。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基层事业单位发展扶持资金,畅通资金信息共享机制,多渠道增加基层事业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保障基层事业单位资金合理合规使用,堵塞事业单位资金收入负增长项目,确保财政资金收入持续增长,这样一来便能够在获得充足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发展自身获取更多的收益,用作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持续性发展来讲有着很大的益处。进一步完善基层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利用制度确定好各项工作流程及各个工作人员所负责的事项,以此来增强基层事业单位双招双引、培植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二是,坚持抓好节支增效,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坚决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实落细,作为财务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严把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关口,大力压缩基层事业单位一般支出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全方位增强基层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控,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资金拨付分配机制,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和领域,推动资金聚力增效,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来讲也是很有益处的。

(二)完善基层会计核算体系

对于任何工作的开展来讲,体系架构都是明确工作责任划分、确定权责范围的重要标准,完善基层会计核算体系对于基层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来讲有着很好的作用。首先,明确了基层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适用范围,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在财政拨款的范围之内,这样在进行财政拨款时不会出现拨款对象不符合规定的状况,明确了适用范围,从源头把控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范围,确保财政拨款支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由此来确定收入及支出的性质,确保相关财政拨款收入及支出工作均是在国家法规范围内进行的。其次,建立完备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目前来看,中国在基层会计核算体系方面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双体系、双基础、双目标的模式,关于双体系,即我国各地区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需要同时具备财务会计和预算核算两种职能,实现了财务会计和预算核算制度的分离及相互衔接,这样对于负责财务会计、预算核算两项工作的人员来讲,能够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完成工作,同时也能够通过协作的方式将二者关联起来。关于双基础,指的是对于各地区基层企事业单位政府财务会计采取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会计采取收付实现制。关于双目标,即要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各个单位的财务资料及预算履行情况等信息,确保其财务资料公开透明,财政拨款转账专用,严禁违规使用其他财政资金。只有这样在透明、公开财务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审核人员更明确的掌握不同单位在财务资料、预算履行状况方面的信息,进而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更有数据基础。

(三)加强基层预算管理制度

基层预算管理制度是一项能够综合把控有关预算各项工作的制度模式,持续健全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监督管理体系,构建起全面、规范、透明的事业单位预算监督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基层事业单位更有效、高质量地开展各项资金工作。对此,要加强统筹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运作的预算以及普通公用事业的预算,建立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落实中期财政计划。进一步深化支出事业单位基层预算管理和结构性改革,实施支出经济学科分类及考核。结合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推动对预算业绩的管理,系统构建预算业绩管理体制框架。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文件要求,构建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财政政策和业务项目绩效管控基础,持续对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全方位的财政绩效管理,研究开展基层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推行地方财政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稳步推进预算公开。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财政信息化支撑能力。继续落实基层事业单位“过紧日子”的相关要求。及时反映基层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收入和财政使用情况,进而督促财务部门优先保基本、兜底线,确保基层事业单位财政运行基本稳定。

结语

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会计核算已然成为财政资金使用的重要监控手段,对于保障社会民生、推动基层经济发展来讲至关重要,而其中涉及的会计核算及相关财政政策、规章制度已成为基层事业单位活动的重要依据,在财政预算、财政拨款等运作过程中有约束规范作用。以此为背景,本文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着手,分析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核算现状,指明原因所在,并提供下一步完善机制的对策建议如增强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完善基层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基层预算管理制度等,以此为财政合法合规拨付保驾护航,推动基层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的会计核算研究水平的提升,进而帮助基层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各项财政工作。

猜你喜欢

财政拨款财政部门财政资金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浅析财政拨款结转会计处理的教学研究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美国各州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缓慢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