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研究
2022-11-13何礼礼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何礼礼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引言
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前,很多医院对于内部控制的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再加上预算控制的缺失以及监控存在问题等,所以,在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极大地降低了其有效性。鉴于此,医院应该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医院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充分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切实推动医院发展水平的提升。
一、当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环境欠佳、资产管理不够精细化
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多注重临床业务方面,对内控环境的建设较为忽视,缺乏严格的内控机制,存在很多制度建设沦为摆设的情况,更有甚者有的医院甚至没有设立制度。并且在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不会进行严肃处理,碍于人情或者面子随机处理,很多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不仅如此,有些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都是纸上谈兵,落到实处难度非常大。没有内部控制意识,导致单位从上到下没有内控机制健康运行的土壤。公立医院对于内控工作的不重视带来的不仅是内控制度运行难的阻碍,长久下去对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内部管理过程中,公立医院往往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作为管理核心,不够重视资产管理,不具备良好的资产管理意识。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者未能深入了解资产管理的价值所在,未针对资产管理科学设置组织管理机构,致使内部管理中资产管理的地位被边缘化。同时,公立医院所应用的资产管理模式过于粗放,不仅资产管理模式不够标准与完善,还存在资产管理流程繁琐的弊端,加之资产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能力欠缺、管理责任意识不足,致使资产管理难以精细化开展,制约本单位的资产管理质量及效率。
(二)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资产管理效能有待提升
首先,由于医院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内部审计部门难免受直属负责人的意志支配,工作效果有限。另外,因内部审计部门从级别上同其他科室地位平等,因此对其他部门的检查难以产生震慑作用,削弱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其次,内部审计的客观性难以保障。公立医院内控管理方面缺乏内在驱动力,过于重视资产设备购置,忽视了资产管理,导致资产管理存在形式化过于严重的现象,致使部分资产长期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公立医院应全面审视当前资产管理的缺陷问题,基于内部控制机制的完整构建,逐步实现资产管理效能的提升。
(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能力不高
由于对内部控制理念引入较晚,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因此存在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大部分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中因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化开展。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制度化不足主要体现在资产管理中所应用的管理思维过于陈旧,制约了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发展进程,未能清晰明确公立医院管理中资产管理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岗位职责的划分不够清晰,导致岗位职责交叉未能消除。同时,公立医院不具备较高的资产管理能力,未能有效整合资产,也未立足战略层面规划资产管理,因而导致资产管理系统性不足、管理缺乏战略性。在新经济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逐步推进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资产管理能力的进一步优化。
(四)固定资产核算不够科学
资产管理中,部分公立医院存在固定资产核算不够精准的问题。固定资产因受损丢失、调拨新增而出现变动之时,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核算不够全面,导致固定资产存在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一致的情况。一些固定资产未及时计算医院总资产,或是已销毁或转让的资产未及时从账目中剔除,因而导致账实不符情况的出现。这是由于公立医院自身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资产盘点工作的开展不全面与不深入,未能将固定资产核算的不足之处及时找出。由于账实不符现象的存在,导致医院资产及效益评估不够精准,也从侧面体现出公立医院缺乏完善的内部资产管理监督机制这一弊端,会使医院的资产出现流失问题。
(五)资产管理未实现信息化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中由于管理内容众多,因而存在较高的管理难度。通常各个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也是根据各部门的资产需求进行资产的统计、归类与整理,这就导致各个部门的资产管理信息各自孤立,未能及时的沟通与交流,未能在医院内部建立一个资产信息实时共享的平台,导致各个部门中的资产管理数据存在重复性问题,既增大了资产信息统计工作量,也对会管理人员了解公立医院实际资产状况产生阻碍。
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工作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含义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设计并执行的有关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方面的政策与程序,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的可行性分析、审批、购买、验收等相关政策与程序;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清查盘点等相关政策与程序;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报废、转让等相关政策与程序;固定资产核算相关的职责分离、记账、复核等相关政策与程序。
(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目标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不仅要保证医院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的安全完整,还要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保证固定资产合理运行,在获取应有的成果和收益的同时保证固定资产运行的每一步都落实到会计核算过程中,与财务管理工作相辅相成。
(三)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系统的严格使用一方面能有效完善公立医院的组织结构,同时对现有的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进而推动整个公立医院的管理质量,也从侧面为单位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利于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由于对内部控制理念引入较晚,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因此存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现象。虽然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已有所建树,但由于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屡见不鲜,往往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较为浅薄,对风险管理理念的渗透层次较浅,进而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不全面、执行力不强。
(1)相关岗位职工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足。在人员要求上,无论是职业道德还是专业知识,对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要求都较高。但目前,真正符合此类要求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医院中却并不多见。监管的乏力直接导致内控制的有效性未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尚未建立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职工的专业素质的提升非常受限。
(2)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相对薄弱。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立医院由于其单位性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较为薄弱,导致员工对单位的辩证关系不明确。没有企业文化的认可,便少了员工以单位为家的感情纽带,员工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和管理时,很可能不会尽心尽力精打细算,容易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造成浪费。
(3)未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系统。由于公立医院的内控制度环境欠佳,管理层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直接对医院的整体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只把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作为口号,并未真正形成完善的信息化和内部控制体系。殊不知,健全的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系统和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切实降低医院的风险或存在的内控安全隐患。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运行策略
(一)提高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知
公立医院管理者是保证医院资产安全与完整的主要责任人,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者而言,必须意识到只有把国有资产的管理与整个企业的经营运转联系起来,通过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来确保企业拥有市场竞争力。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参加相关会议、外出培训学习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再结合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来引导其增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最后在年终考核中增加国有资产的相应考核指标。另外,设立制度时,增加管理者的审批权限,明确规定资产管理的最终责任,这样从思想上能更全面地引导管理者高效地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一旦从意识上确立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自然会站在全局的角度,根据企业需要采购资产并按照物尽其用的标准来分配资产,减少资产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是保证企业良好发展的第一步。
(二)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
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优质的资产管理制度又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纵观全球经济市场,加快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要下放权力。公立医院拥有资产管理的自主权,就能在市场经济风云变幻之际,立即作出调整并执行,权力下放可以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变得灵活,免除了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时间跨度,自身能更快、更准确地应对市场变化,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公立医院要明确资产管理的组织结构,将其部门的岗位权限、职能进行划分,突出资产管理的独立性。具体工作中可高价聘请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士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指导,同时借鉴并引用优秀企业的资产管理制度,最后通过管理层的探讨、协商,建立健全的、合理的、科学的、适用自身的资产管理制度。
(三)借鉴企业及国内部分医疗机构成功经验,建立内部控制机制
从单位管理层面来说,要克服体制难题。目前,企业实行的公司治理模式值得医院借鉴,如:万达公司在其内控制度运行管理上,体现为权力制衡,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团队各司其职,各权力中心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平等的权力主体,委托与被委托关系,进而确保权力主体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并于每两年按适应性原则对内控制进行修改。鉴于医疗机构存在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及人才上的短板,可实行委派制。
(四)完善对内控的监督
内部控制看起来是公立医院内部的事情,好像不需要任何的监督,完全靠医院内控人员的素质。但实际上,公立医院的内控也是需要监督的。只有通过监督,才能保证公立医院的内控是科学合理的。这种监督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立医院内部组成监督部门进行监督。内部监督是一种比较全面、比较及时的监督方式,但是由于是医院内部组成的,可能存在着不够客观的结果。另一类是外部监督,是相关的政府机构定期对内控工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方式比较公正客观,但是不够全面。因此,在实际的监督中,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对公立医院的内控工作进行监督。
(五)加强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行业都在逐渐的进行信息化,计算机在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他们的管理和工作也需要逐渐地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公立医院要想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自我,就应该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自身信息化程度。可以高薪聘请专业人才、花重金购买硬件设施、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来确保系统后期维护等。信息化程度越高,公立医院越可能实现国有资产全方位、全维度的管理,包括任何形态的资产从获得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库对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控,不仅大大地降低了资产的闲置,还可以优化资产结构;各部门之间也因信息化的建设打通了彼此之间的隔阂,沟通顺畅了,资产使用效率也大大提高了。通过这种信息化的系统,财务人员的工作将会更加便捷,那就意味着财务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好内控工作,保障医院财务的正常运行。信息化建设将打通国有资产使用的全流程,做到管理全方位、无死角。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执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公立医院的高层管理者从内心开始重视和支持资产管理工作,并将此观念传播于每一位参与者,让大家整体树立起资产管理非常重要这种意识,才能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内控机制和保值增值机制、强化对公立医院日常业务活动的控制、将资产管理纳入绩效评估体系、强化对医院资产的监督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后将资产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资产的零浪费、零闲置、高效利用、促进国有资产更加高效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