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分析
2022-11-13赵圣楠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赵圣楠 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工商管理是集成化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是改变和创新我国传统工商管理工作运营模式,具有显著优势。以企业管理为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将其有效引入工商管理中,有助于提高决策科学性,把控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动态,做好信息数据监管,优化企业信息数据高效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化企业,并且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有助于企业快速实现商业化发展,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一、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制定标准化规则
工商管理相关规则的实施以及标准化管理是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工商管理部门应将基础设施中的核心部分以及信息技术更新放在优先位置,确保硬件设施条件能够满足部门信息化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依靠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避免出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或者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等情况,影响工商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此外,制定标准化规则,可以加强工商管理各部门的关联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防止资源浪费,并且也方便相关人员快捷查询信息和办理业务,减少繁复的业务处理流程。
(二)合理实现资源实时共享
对于工商管理部门来讲,在制定整体发展战略中融入信息化发展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沟通平台,让各部门充分沟通和交流,消除各部门沟通障碍和信息资源传输界限,加深企业内部交流,提高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加强对各项业务进展的把控,尤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通过落实工商管理信息化,建立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更方便沟通和共享资源,不限于文字形式的共享,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表格等各种形式共享,有助于优化数据管理效果。
(三)注重工作实际情况
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依托信息技术高效传输和动态管理功能优势,了解和监管各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的信息传输效率、业务处理进度、企业发展情况等,做好动态监管和掌控,并通过定期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方式,挖掘了解企业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与推广优势,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影响力,突出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促使工商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达成有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社会经济稳定和信息化管理效用。
二、工商管理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商信息管理的网络安全性有待提高
建设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保障是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只有保证网络信息安全,才能为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项目。所以从长远发展来说,工商管理信息化规划中应注重潜在的安全风险把关,尤其在新型科技革命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兴未艾情况下,新一代信息技术虽然为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产生了广阔的信息化服务空间,但是机遇也往往伴随着风险。同时,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加剧,向着多层面、综合化演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工商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若忽视安全,则会造成信息数据综合分析效果降低,工商管理系统抵御病毒的能力减弱,也会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加剧风险,出现信息数据泄露等问题。
(二)工商管理信息化监管落实不到位
虽然很多工商管理部门已经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像数据收集、录入、输出、分析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输入大量数据的繁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因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全面,收集的数据也不全面,缺少时效性,导致数据系统与真实需求不对等。其主要原因在于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信息化监管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企业报税管理问题比较突出。企业利用工商管理部门报税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税务信息,但因缺乏监管力度,企业不能按照实际经营所得缴纳税务,导致偷税漏税问题频发。此外,信息监管未能发挥实效,并且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安全操作不规范,虽然信息化手段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但是使用中未能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导致信息数据泄露。
(三)工商管理信息化规划不合理
一是没有以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就制定信息化管理模式,导致信息化管理方式难以真正落实到企业日常工作中,导致信息化管理与实际管理需求脱节,影响工作正常运转。二是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存在滞后性。如工商管理信息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与实际发展趋势和需求不一致,像中西部偏远地区的网络及硬件配置还存在空缺。三是在整体规划中,侧重于短期目标,缺少长效信息化管理工作规划和实施方式,导致总目标很难落实,由此,工商业务管理信息滞后。
(四)缺乏协同化的信息化管理方式
以企业工商管理为例,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工商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缺少了合理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方式,造成工商管理工作低效,影响企业长足发展。而制定可行的政策,提高信息化管理成效,需要企业与政府协同发力,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正确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导向基础上,难以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展开,出现信息化建设流程不清晰、企业信息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工商管理部门缺少科学的管理方式,未能建设有效的监督体系,致使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工商管理部门想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加强重视,建立长效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如果只注重工作当前效益目标,缺少长远规划和认识,在工商管理部门出现突发事件时,会因处理不及时而降低整个工商管理事业部门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影响工商管理部门的社会信誉和形象。
三、信息技术管理与工商管理信息化融合的对策
(一)更新信息化设备,完善设备网络及硬件配置
加速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需要先更新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机械设备及硬件配置。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化设备性能与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相一致,满足工商管理部门日常工作开展、召开会议、加强人员培训教育等需求。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更新和完善:第一,工程管理部门信息化设备更新的同时,也要强化服务部门的信息化设备,加强两个部门的协同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工商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存储等工作,优化工商管理工作操作工序和管理流程,直接利用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传输、整合及应用等一系列操作。但是要做好信息防护,以防操作不当出现数据丢失和流入市场的情况出现。有必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改进计算机、打印机、外部设备、远程操作设备以及其他硬件配置设备等。第二,还应进一步完善Internet、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其他手机软件设备,更好地促进工商管理体系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提供业务信息咨询服务。在Internet配置中,需要建立信息设备和不同机器的信息连接介质,为文档传输和数据存储提供通道,以实现文档处理和转换效率。第三,应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对系统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系统软件运行稳定、资源存储安全加大保护力度,可以采用大范围安全检查和系统及时升级的管理方法,以提高计算机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抵御病毒、数据泄露等风险的工作能力。
(二)建立健全工商管理信息化监管体系
为加强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完善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工商管理信息化平台,依托工商管理信息化平台,促进各部门以及内部员工及时交流,并且基于平台数据分析和动态监管功能管理整个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以及建设的有效性。工商管理部门在线上建设平台的同时,也应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并通过平台将制度规范和实施内容进行共享,让规章制度快速普及到各部门和各工作环节中,实现完整信息化监督体系的建构。其次,定期组织思想教育活动,通过培训班的形式,不仅传授员工管理技术层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工作人员渗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知识,并加强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道德素质和信息化管理专业水平。同时,建设完善的人员考核制度,对员工掌握的网络知识、信息化专业水平进行定期考核,以便让工商管理信息化向着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发展。最后,利用COA系统整合企业内部经营、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信息资源,在系统上可以依靠信息快速检索和筛查功能随时查看下属单位的经营状况、经营效益、重大项目信息、现金流等等,并利用COA系统实现加强动态监测,围绕财务数据、销售量等信息开展专题分析,从而识别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找出风险出现原因以及制定解决措施,实现风险把控和强化工商管理部门监管效用。
(三)更新工商管理信息化业务体系
在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针对不同部门业务内容,实现各部门业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的业务信息化管理体系。一是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和需求,树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全面更新和科学调整后,打通工商管理部门与消费者沟通的界限,让消费者有信息反馈的渠道,工商管理部门也能基于消费者的反馈针对性核查问题,并及时监管企业经营过程,以便创造高质量服务。二是明确和协调好经营发展中的各类关系。工商管理部门实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应先协调好各类建设关系。比如,协调总体发展与局部发展建设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同时,也相互约束;协调整体应用和全面改善的关系。三是进行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分类,可以根据管理体系与业务类型以及面向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分类管理可以清晰明确地按照类型的规范、义务及部门执行。如果业务量较多或者涉及区域范围较广时,可以由主管人员安排和细化工作,并在最终工作总结和汇报中可以一目了然。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查询管理体系业务信息,快速定位找到业务主体人,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效率,进行责任和义务规范,防止因工作数据混乱,找不到责任人,出现踢皮球的情况。
(四)创新信息化管理方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产品生产、平台、软件更新迭代频繁,企业需要及时做好计算机系统更新,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并配合经营策略,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比如,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卫星定位系统,实现高效管理、科学决策。同时,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长远性特点,为了优化内部管理,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内部员工协调,按照国家发展趋势和行业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并以市场规律和企业现实需求为方向,制定合理的信息化企业发展战略,将信息化管理操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此外,以ERP系统为立足点和支撑点。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应从供应链、价值链发展角度,将企业经济活动与工商管理信息化工作相协调,实现合理配置与利用资源。为此,企业应加快建设ERP系统,以ERP系统为支撑,协调各部门正常运转,优化业务流程。企业借助ERP系统,完成采购、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集中化管理,并及时收集和监测市场动态信息、生产信息、物流信息等,从实际出发,制定针对性生产规划、运输规划等。在信息化管理中,企业可以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信息录入到系统中,根据合同要求组织开展采购、生产、运输、账务处理等各项工作,并加深各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企业利用ERP系统,还可以加强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通过ERP系统制定生产计划,分解目标,分配生产任务,并对生产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管,把握生产进度和生产信息,并对生产信息动态分析,以预防和灵活应对各种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状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企业工商管理信息化实施原则分析,围绕制定统一规则、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和关注实际情况三个方面分析,并结合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发现当下企业工商管理部门存在网络安全把控欠缺、信息监管力度不强、工商管理信息化规划滞后,缺乏合理性、信息化管理缺少协同性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应立足于实际,加强内部创新,及时更新和升级系统,做好信息化系统安全把关,加大信息监管力度,健全信息动态监测体系,并优化工商管理信息化流程,加强各部门沟通,有序推进上下工作协同,还应采用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借助COA系统、ERP系统等,确保企业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