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手法在影视作品中对情感变化的推动作用
——以《埃及王子》为例
2022-11-13赵苏苏
赵苏苏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8)
在人类的一切艺术创造活动中,情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为我们的思想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情感也是艺术创作的源动力,艺术创作是情感喷发的艺术结晶,艺术作品所要传达的情趣和意味均体现在艺术作品的情感之中,如果缺乏情感,艺术家便会缺乏艺术创作的热情,作品也会乏善可陈。艺术家的创作,并不仅仅是用画笔、音符、肢体去描绘事物,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要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心理因素,引导着艺术家的创作,甚至影响着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中主人公命运的发展。《埃及王子》这部影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包括:运用隐喻使景物形象化,使之仿佛拥有了人的情感;运用借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运用明喻对应影片开头,在明亮的氛围中结束全片,使全片主旨更加鲜明。比喻的运用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直指心灵深处的史诗,有利于帮助观众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一、比喻手法在影片中对情感渲染的延伸作用
影片一开始即赋予了摩西斯两重感情色彩。跟随尼罗河走向远方的摩西斯,心中低声吟唱的是母亲的祈求,祈求摩西斯平安长大,更期盼摩西斯“长大以后,回来带领我们脱离苦难”,摩西斯的出生是被爱和希望笼罩着的。当摩西斯听到姐姐唱的摇篮曲时,他内心中爱的情感再度被唤起,他感受到了这摇篮曲中母亲的爱与期许。正因为他心中有着幼时母亲给予的爱,他才能够被唤醒,他才能够承担剧烈的内心冲突,直面命运的转变,最终肩负起拯救希伯来人民的使命。而兰姆西斯成长于一个被奴役的国家,他的优渥生活、高贵身份是他从一出生就享有的,所以,在面对亲情、友情时,两人的选择截然不同。当兰姆西斯意识到摩西斯的到来并不是为了臣服于自己,而是要讨回希伯来奴隶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位曾经的兄弟,因为他必须肩负起延续帝国繁荣的重任,避免成为法老所说的“帝国链条中最脆弱的那一环。”影片通过暗示的方式铺垫了两位王子性格的变化,摩西斯的信念之战与兰姆西斯的权力之战,使他们最终走向了彼此的对立面。摩西斯曾感受过热切的爱,甚至在他成为埃及王子后,他的亲人也还是爱着他、相信着他。而兰姆西斯一直被冰冷的权力和欲望包围,“他们只是奴隶而已”,这些希伯来人只是为了埃及的强大而储备的工人和农民,这使得兰姆西斯即使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依然坚定地要控制住希伯来人,决不还他们以自由。影片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情感对摩西斯和兰姆西斯的成长带来的巨大影响,正是在亲情与爱的感化下,摩西斯最终形成了健全的人格、敢于决断的魄力,和面对危险迎难而上的勇气,正是这些因素使他最终带领希伯来人民获得自由。
二、比喻手法在影片中对情感的推动作用
(一)以隐喻的方式作铺垫
影片以人物的成长环境作铺垫,亦以人物的成长环境作转接。影片开头的场景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方式,火红色的云雾向四周消散,紧接着加入一阵缓慢的鼓声,浑厚的男高音与大提琴的加入营造出低沉、凝重的氛围,继而出现了一大批佝偻着身躯、迈着沉重脚步的奴隶,透过荧幕,观众仿佛听到希伯来人民的痛苦呼喊,脑海中浮现出金字塔巨大的体量,联想到统治这座城市和这些奴隶的法老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观众可以想象出希伯来人民正受到奴役与压迫的悲惨境遇。伴随着合唱音的结束,满是泥泞尘土的压抑场景转换进入开阔地带,在这困境之中,一位新生儿降生,暗喻着绝境之中蕴藏着的希望,他是希伯来民族的希望,以“神明”喻希望,将希伯来民族挣脱奴役、渴望自由的情感推向高潮,正是因为坚定的信仰,这位希伯来妇女以无比巨大的勇气保护了她的新生儿。母爱的力量在这一刻得到彰显,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也表现了希伯来人民战胜困难的巨大勇气与空前团结。在真正陷入绝境的人的面前只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外向的毁灭,一个是内向的毁灭,希伯来人民选择了向外传递希望,即使失去祖国、流浪、被奴役,他们仍依靠信念而努力顽强地生存着。
影片中段,当米莉安唱起摩西斯的母亲在摩西斯耳边哼唱的摇篮曲时,摩西斯转身猛然顿住,他对这熟悉的曲调感到震惊,但更多的是对自己即将失去埃及王子身份而感到慌乱。他跪倒在壁画面前,当法老王冷漠地说出“只是因为他们是奴隶”所以他们没有生命权可言时,摩西斯意识到了法老王的残暴统治,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谎言之中,他的内心开始挣扎,他无法继续做衣食无忧的埃及王子,更无法对眼前奴隶的艰苦劳作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这是我的族人”——这个意识开始在摩西斯的脑海中重新发芽,直至他再一次看到埃及监工鞭打希伯来奴隶时,他的身份意识终于觉醒,他开始关心奴隶的命运。在他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逐渐开始遵循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找寻自己的“神”——这是一个有骨血有灵魂的救赎者形象。摩西斯得知自己真实身份后的心理与行动转变,既是摩西斯心中的爱被唤醒的表现,也是摩西斯身为希伯来民族一分子的民族意识被唤醒的表现,这一情节刻画让摩西斯这一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更加真实,仿佛他就在我们身边,在民族危难时刻“横空出世”、独挑大梁,这也让观众对摩西斯接下来的行动更加期待。
(二)以借喻的方式作渲染
影片借希伯来民族之神“耶和华”的召唤,渲染了民族使命必达的信念。摩西斯在接受了耶和华的使命后,重新回到埃及,面对法老强大的权势和埃及祭司的高超法力,摩西斯没有后退,他的耳边回荡着铿锵有力的声音:“法老的权力很大,他能拿走你们的食物、家庭和自由,他能毫不费力地夺走你们的儿女甚至你们的生命,但是有一样东西他无法夺走,那就是信仰”。信仰既是希伯来人民争取自由的精神根基,也是全世界各族人民争取自由的法宝,信仰是民族的灵魂所在,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火炬。影片再一次借希伯来人民的团结,歌颂了世界上所有不屈不挠为自由作斗争的人们,希伯来人民在被埃及奴役长达400 年的历史中,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但是,他们心中一直有着他们唯一信仰的神——耶和华,即使遭受如此巨大的苦难与折磨,希伯来人民也从未放弃斗争,正如影片开头所唱的祈祷一样,“解救我们,您曾应许我们一块土地,将我们解放到您所应许之地”,摩西斯深知希伯来的民族精神,苦难不能磨灭他们的意志,也不能摧毁他们的战斗精神,只要还有信仰,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就会一直存在,并最终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兰姆西斯接受的教育使他成长为一个冷漠无情的权力掌控者,即使摩西斯带来的灾难毁灭了整个埃及的长子,甚至他自己的儿子也丧命于此,也不能使他放弃对希伯来人民的掌控。而当摩西斯以为自己的人民终于得到自由时,他走出大殿后靠在墙边恸哭,这既是为希伯来民族得到向往已久的自由而哭,也是为自己带来的灾难波及无辜的生命而哭,摩西斯这一人物形象因此更加鲜明生动。他是希伯来人民的守护神,他的民族、他的根在这里,他因为肩负神圣的使命而不得不这么做,但他也曾是埃及的王子,也对这个国家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心存怀念,也对一个民族因为追求自由而最终伤害另一个民族的结局感到无可奈何,影片以此塑造了一个心怀善念的民族英雄,无论是法老、王后,还是埃及的臣民,无论是母亲、姐姐的祈祷还是后来王后的呵护,都在对他传递着充足的关爱——这是一位被爱哺育长大的王子,因此,他对一切怀抱感恩之心,也因此,他才能在得知自己原是希伯来人的后裔时,在看到同族人民被鞭打时,感到愤怒,影片以此为转折点开始了摩西斯的反抗之路。
(三)以明喻的方式突出中心
摩西斯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故土的向往最终为他的民族赢得了胜利,这凸显了信念的力量。摩西斯在希伯来人民的祈求中成长,影片开始时希伯来人民祈求的“解放”和“牧羊人”都在片尾处摩西斯的形象中体现。在被埃及奴役的四百年间,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故土的向往一直都萦绕在希伯来人民的心头,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战斗精神为他们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摩西斯归来的身影与受苦受难的希伯来人民重叠出现,镜头中他们在烈日下痛苦喘息,在垂死的边缘挣扎,他们苍凉无助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的信念和对神的信仰。当摩西斯的镜头缓缓拉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脸部特写,与摩西斯脸部正面镜头一同切入,摩西斯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清晰,摩西斯的神情也愈发坚定。这是希伯来的神赐予摩西斯的力量,更是摩西斯肩负起拯救希伯来民族的使命感的表现,正是这种力量与使命感,让摩西斯忘记了自己,选择成为希伯来民族的解救者。影片此时也是在无声中传达着希望,让观众内心也产生出一种希冀,期待着摩西斯带领希伯来人民摆脱压迫,获得自由。这一情节让世界上所有受过压迫的民族产生了共鸣,这时,仿佛世界上每一个受过压迫的民族都是希伯来人民,都是影片中的摩西斯,他们都渴望团结、反对压迫,他们向往自由、寻求救赎。
影片开始时,刚刚出生的摩西斯顺着尼罗河漂向王宫,摇篮中的小摩西斯身披红袍,而在影片结束时,摩西斯拿着象征耶和华的手杖,身披红色长衫,以一个牧羊人的形象劈开红海,带领希伯来人民离开埃及,越过红海,来到了影片开头所祈求的“应许之地”——西奈山,与开头形成强烈呼应。在这一过程中,4000 多万希伯来人民内心怀抱共同的信念,形成了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故土的向往,让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对所有向往和平与自由的人们来说都有着巨大现实意义。用查姆·伯曼特的话来说,“无论一个犹太人已经离开他的血统、他的信仰、他的民族有多远,只要有人在凌晨敲一下他的房门,哪怕只是为了犹太人的地狱,他也会即刻重新变成一个犹太人。”
《埃及王子》这部影片创作于20 世纪90 年代,它表达了反压迫反奴役的主题思想,鼓励人们站起来抗争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但是,每个时代的观赏者由于所处环境、所受教育不同,所得到的观赏体验也不相同。从当下的时代来看,我们或许会用更加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摩西斯的反抗是站在希伯来人民的立场来进行的,希伯来人民的自由要以埃及人民牺牲他们的家园、牺牲他们的生命为代价;而兰姆西斯作为法老,有责任和义务最大限度维护国家的利益,他统治的埃及比他父王在世时更加强大,只是,他的国家的强大建立在希伯来人民的痛苦之上。
三、结语
这部影片的人物充满着强烈的情感冲突,对权力的欲望和对自由的渴望交织于人物的内心中。兰姆西斯即使失去了儿子,也不放弃对希伯来人的控制;而摩西斯放弃王子身份,选择回到人民之中,这既是对权力的放弃,也是人的最原始的情感呈现——自我生存的情感,和人最原始的关怀呈现——自我保存的关怀。摩西斯虽然在法老和王后的关爱下长大,享受着荣耀、金钱,但是自古忠孝两难全,在面对民族危难之际,为了拯救千万希伯来人民于水火,他放弃了王位,放弃了富贵,肩负起了使命,带领希伯来人民获得“新生”,成为了希伯来人民的“神”,这是这部影片的精神力量支撑点。当摩西斯尚在襁褓,母亲与兄弟姐妹的爱给予了他生命;在他成长过程中,王后也给予了他足够的呵护;在结识了西伯娜之后,米甸民族的团结唤醒了他强大的使命感,正是摩西斯心中的善与爱支撑了他、唤醒了他,给了他克服内心冲突的动力。
这种爱与善的情感是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需铭记在心的。它引导着我们思维的方向,影响着我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它驱使我们坚守信念,遵从内心的声音,战胜生死考验和磨难去找寻生命的曙光。在中国历史上,在大义面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民族英雄不在少数,前有文天祥宁死不降舍妻儿,今有抗疫战士保家卫国赴前线,“我辈固非猛士,亦不是懦夫,绝不会退缩”,无论是人民大众,还是奋斗在一线的医疗战士,他们的英勇行为都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
从摩西斯到抗疫战士,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地域乃至民族都不同,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情感,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抛弃同胞、不放弃希望、不舍弃信念,团结一致、坚定向前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入学习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