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探讨
2022-11-12刘仕祥
刘仕祥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愈加成熟,社会经济结构产生诸多变化,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因此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来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业财融合模式则是企业管理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之一,其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管控水平。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在体系方面有所欠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协同效率不高,且缺乏交流,导致财务与业务之间存在阻隔的壁垒,使得业财分离的状况较为明显。业财分离会导致企业中业务与财务的信息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层决策质量。而差异的产生包含了时间差异及核算口径差异等。而业财融合即是对企业中业务与财务之间所存在差异的解决方法与手段之一。一般来说通常将业务与财务活动的有机结合称为业财融合。业财融合是将业财分离之间所存障碍进行解决,消除沟通障碍、流程障碍、信息互换障碍等,以此来加强决策与管理质量,对提高企业整体管控效率、加强财务对业务的监督、实现数据共享、提升价值创造以及强化财务反馈服务等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是具备协同性的,其将企业内部的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协同合作进行充分的体现。业财融合工作的落实,需要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积极地沟通与交流,对各类所存问题共同解决,以此来实现彼此融合、共同发展的管理状态。
二、业财融合的动因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工作地点分散、组织层级较多的状况。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其专业化的分工较为冗杂,职能部门需进行垂直化管理,这就使得企业自身会形成条块化的管理状态。在业务与财务之间不同的职能边界,使得诸多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仅关注自身的业务范围,企业未能够系统地将整体的管控状态进行集成与融合,业务与财务之间所存壁垒会导致诸多工作的开展存在障碍。
(一)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业务边界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业财系统的分离会导致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采取不同的成本归类等核算方法,导致业财信息难以对接融合。财务工作对业务数据的合规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部分已经完成的业务由于合规性问题导致在财务工作中无法及时处理,也就使得业财数据在核算时间上拉开了距离。时间差的存在可能会使得业财数据二者的结果产生差异。同时由于业财分离问题的存在,如果管控力度不足,还可能会导致随意性较大,存在人为调整的状况,使得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在协同性上存在效率与误差较大的现象,管理者难以将滞后的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的应用,使得决策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二)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流程边界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围绕职能范围所构建的信息系统存在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之间未能够互通,使得两者之间产生系统边界。业务部门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将各项信息整理后传递给财务人员,而协同性的欠缺使得责任划分与沟通等方面均存在不清晰的问题。手工传递也可能导致信息发生遗漏、遗失等现象。同时在内控制中可能会存在人为舞弊等问题。财务与信息业务系统之间的孤立,使得企业资金管理的支付流程中,从发起到材料准备,再至最终的实际支付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中数据监控不足,难以了解流程处于何种状态,只能人工问询。整体的管控流程效率较低使得业财工作的开展均较为滞后。
(三)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信息边界
从信息流转的角度来看,业务部门核算工作的开展包含了工作量及单价,而财务部门仅需要对资金量进行核算。由此业务信息可能在财务系统之中存在工作量与单价等信息遗失的现象。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开展,其核算工作的进行是较为复杂的,如果企业业务核算规范性不足、不同项目的核算方法及颗粒度上存在差异,那么会造成可比性较差的问题。同时业务成本信息中可能不包含职员报销经费类成本,这也会导致财务工作无法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
(四)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数据边界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支持管理决策的信息是由各个不同职能部门所提供的基础数据之中提取出来的。企业中不同部门采用着不同的管理系统来开展各项工作,而不同的系统之间在设计之初,可能仅关注本部门的业务状况,难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对接。即便存在接口,也可能由于技术或非技术等原因,使得信息关联的口径不同,或是存在溝通困难、责任推诿等问题,使得数据之间难以彼此互融,这也会导致数据的归集与分析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困难,最终使得企业管理层使用的决策信息质量较低,难以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持。
三、业财融合体系的构建
(一)顶层设计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要通过对业财融合的深刻探究来确定其构建路径,可通过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其一,对企业自身的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其二,要构建包含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的三层体系框架;其三,对信息系统进行再造。要构建契合企业实际发展的财务共享平台,以平台为枢纽将企业中的财务、资金、税务等不同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业财税及资金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其四,以上述条件为基础来探究业财融合的路径,构建企业的大数据库,为业财融合及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实施路径,并为企业管理层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支持。
(二)实施策略及文化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其前提是需要将企业全体员工的观念进行转变。为了能够让企业中各岗位员工理解财务共享及业财融合的重要性,要通过多种措施向不同层级的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培训与宣传。要将财务共享及业财融合为企业带来的诸多优势进行深刻的分析。同时要明确其对个人发展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要在企业中加强业财融合文化的培养与宣传。一方面要向企业中对业财融合模式下业务开展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讲解,对不同流程下的处理方法进行探究。同时还需要坚持顶层设计、基层落地的理念,积极鼓励不同岗位员工提出业财融合相关的建议与改善措施,将业财融合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妥善解决。对产生分歧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平衡的方法,使企业中各岗位员工能够积极配合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
(三)流程再造与信息协同
1.流程再造
为了确保企业之中各项工作能够实现标准化流程,要针对各项业务再次进行流程的梳理与完善。在此过程中,要对流程优化方案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对不同职能部门不确定或不统一的事项进行及时处理。要将管理之中存在的漏洞尽可能地去除,降低流程效率的损失概率。
流程的再造需要将业财之间的系统边界进行突破,使企业中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共享平台、资金管理系统等进行一体化的流程设计,使工程项目开展的结算、财务核算、资金支付、税务管理等工作形成闭环的管控状态。此外,对于流程的再造需要分清主次,重点工作是对主线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与完善。过往的工作中,成本管控系统是以合同作为主线,以结算为卡控,以此来倒逼业务工作开展的规范性。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种管控模式时常会发生项目先完成支付后补手续的状况。因此在业财融合的流程再造过程中,需要将成本系统结算业务数据与财务处理工作进行融合,使资金支付与财务制证能够同步开展,以此来加强卡控的效果,使项目部门成本管控工作的执行得到有效的落实。
2.数据规划
数据规划是信息及系统进行融合的前提。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决策信息质量,对于数据的融合是极为必要的举措。在此过程中,要对企业中主要数据进行梳理,将业财协同信息进行规范与治理。企业要依据整体经营发展状况,对数据进行统筹规划,要对企业之中的部门人员、组织机构、核算科目、物资、机械、劳务以及往来客商等业务环节所产生的基础数据进行统一,并依据既定的要求,在系统之中融入各项基础数据,为业财融合的数据规划与系统集成工作奠定基础。
3.信息协同
信息协同工作的开展能够打破业、财、资金的边界,信息协同需要对财务处理模式及业务信息进行标准化规范。要通过财务共享平台,以自动化处理的方式来实现各项信息的可比性与可用性。在实践中要将企业中不同的业务场景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业务结构进行标准化设计,使业务系统能够将各项信息及时传递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据业务流程,将各项财务凭证自动化生成,同时将业财信息进行彼此融合。
(四)人员转型
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会改变企业之中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方式,因此需要对参与业财融合的人员进行能力上的提升与工作模式的转型。具体来讲:其一,强化协同思维。业财融合模式的开展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业财人员的协同效率。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实现协同的自动化,降低手工操作带来的失误。同时加强沟通与交流的效率,提升业财融合的协同效能;其二,加强信息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之后,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业务与财务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操作水平,并提升两者之间协作的能力。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业务人员将相关数据通过信息系统传输给财务人员,提升信息传递速率与准确率。同时要鼓励财务人员结合业财信息,对各项业务的开展提出指导性建议,以此来提升业财双方之间的协作能力;其三,加强交流与沟通。以业财融合为主导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业务及财务人员要对双方的工作内容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业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而财务人员要了解企业前端业务。以此促进双方在日常工作中的风险识别能力及协同意识,同时向对方提供相关的服务,以进一步深化业财融合的效果。
四、业财融合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治理
在业财融合过程中,要对业务自动化处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与时俱进地采用先进的系统框架。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将各项业务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财务处理要具备智能化与自动化等特征。要对主数据录入的标准进行规范,对不规范的数据录入模式等进行定期的筛查,确保信息数据的质量。要及时地引进先进的数据管理工具,诸如大数据信息处理工具,以此来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与提升。
(二)加强制度建设
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企业各项日常工作在操作方式及流程上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需要相关制度作为支撑。首先在企业内部要对业财融合的标准化处理进行规范,对流程的再造与信息的口径依据业务及财务的管控需求进行梳理。要制定严谨的制度,对流程信息、填写规范、业务形式、財务核算审核要点等业务环节,通过制度进行约束与指导。其次需要对部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企业要依据业财融合的开展状况,对部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去除过往已经不适用于业财融合及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办法,避免一些陈旧的管理观念与企业当前的业财融合模式产生不契合的现象,导致一些重复工作的出现。再次则是需要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业财融合之后,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可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机制,并对不同层级的资金管理职责进行梳理。要结合业财融合进行有效的调整,通过财务共享信息平台来实现资金的统一结算与资金中心职能的转型升级。最后则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枢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新的组织结构,其在业务处理、绩效考核、运作方式上均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依据其职能特征,对管理办法、岗位职责、绩效考核、轮岗制度、日常管理方法等进行制度上的规范。
(三)加强绩效与问责管理
为了进一步深化业财融合工作,要依据其工作特点,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并落实问责机制,保障业财融合工作的有序推进。在业财融合工作模式下,要对考核指标进行重新设计,其与过往的工作特点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不同,指标的设定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依据各业务环节的工作特征,制定切合实际的指标体系。在完成考核工作之后,要结合考核结果开展问责机制,要有效地应用奖惩措施,保障绩效考核工作的权威性与有效性,进而以绩效考核来进一步促进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同时确保业财融合模式能够实现闭环的管理状态。
结 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进而使得企业中的业务与财务能够形成彼此融合相互促进的管控状态,以此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运营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