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消毒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的效果控制分析

2022-11-12

健康之友 2022年16期
关键词:隔离病房耐药医护人员

刘 凡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 兴安盟 029400)

多重耐药菌,是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产物,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称为现阶段医院感染、免疫缺陷患者的主要致病菌群,且随着传播途径的多样化进展,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临床中影响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1-2]。在消毒隔离措施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内容,加强消毒隔离、耐药菌的监测,能够有效实现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的控制[3-4]。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强化消毒隔离控制管理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8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2019年1月-2021年6月进行,纳入8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控制管理方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且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中(强化消毒隔离控制管理,n=40),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8-65岁,平均(44.56±3.44)岁,内科患者12例,外科患者22例,儿科患者6例;对照组中(常规感染控制管理,n=40),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0-68岁,平均(44.62±3.41)岁,内科患者15例,外科患者20例,儿科患者5例。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强化消毒隔离控制管理:(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可对其安排单室隔离,如条件不允许,也可将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排于同一间病房内隔离,同时对隔离病房内的人员进出活动进行限制,如当前医院缺乏隔离病房,可视情况对患者进行床边隔离,但对于特殊患者而言,例如气管切开患者、气管插管患者、导尿管留置患者、深静脉置管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开放式伤口患者,则不可安排于同一病房,在隔离过程中,为做好医护人员、患者的提醒,可在患者病历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如患者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则应当提前联系相关科室,做好交接工作的准备,避免出现院内感染,在转诊过程阶段,需提前告知接诊部门,患者的相关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做好感染预防对策,待患者培养转阴、治愈后,即可解除隔离,同时对患者隔离病房进行彻底消毒,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需至少进行14d隔离,并且做好区间的隔离消毒工作,每日对其进行体温测定、记录,分早(8.30)、晚(21.30)两次进行体温测定,在隔离期间,可为患者进行相关健康宣教,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知识宣传,为每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发放宣传图文、视频等内容,告知患者目前临床中对于消毒隔离的相关部署,日常自我护理方法,日常消毒措施,自我防护相关知识,发热、就诊的相关流程以及生活服务内容,指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做好规范的隔离防护工作,健康生活、安心隔离,通过正面的积极化引导,消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隔离恐慌,做到有针对性、有科学引导、有效防控的感染隔离。(2)环境与物品的处理:保持隔离病房的安静、整洁、舒适,对于病房布置,应当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定时为隔离病房进行通风,每日对隔离病房进行湿式清扫,遇污染需实时消毒,在使用清洁用具后,也需及时的清洗与消毒。对于楼道、厕所等场所,也应当保持定期消毒,使用超声雾化技术,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每日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经常接触的设备表面、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日常用品、餐具、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妥善处理,在进行医疗废物处理时,也应当按照相关规范,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隔离结束后,应当对患者使用过的床上用品、病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3)医护人员的活动:在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展开工作时,应当自觉穿戴妥当工作服、隔离裤、帽、鞋、口罩等,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在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接触后,应当使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污染物品、污染被服后,应当彻底清洁双手;禁止未穿隔离服的医护人员进入清洁区、半污染区,在医护操作前、后,需使用流动清水吸收,配备烘干机,预防再污染的发生。

对照组患者,常规感染控制管理:结合患者的病情、感染情况,为患者进行药物处理以及对应消毒措施处理,在医护操作上,医护人员应当按照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针对室内外地面、床位、空气、医疗器械等患者接触的地点、设备一起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畅通,注意手消毒,注意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对患者家属的探视时间进行规定等。

1.3 观察指标

以感染控制效果,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对不同控制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

(1)感染控制效果:将本次研究中,控制管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按照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划分[5]: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表现消失,无复发,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以上为显效,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表现消失,无复发,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不良症状,以上为有效,其他情况,定义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由研究小组,对研究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6],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控制效果

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效果对比,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97.50%(39/40)高于对照组患者85.00%(34/40),(p<0.05)。见下表1:

表1 感染控制效果对比

2.2 并发症发生率

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2.50%(1/40)低于对照组患者17.50%(7/40),(p<0.05)。见下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对比

3 讨论

多重耐药菌在临床中,即指代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同时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例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内酰胺类抗生素,而非同一类三种抗生素[7]。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在院内感染中愈发频发,是目前医院感染中的主要诱发因素,其传播途径广泛,临床特点表现为难治性、复杂性,在临床医护工作中较为棘手,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风险[8]。因此,针对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的针对性处理、有效控制十分重要[9]。

消毒隔离在临床中,具有消毒与隔离两项内容,其中,消毒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存在于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菌进行杀灭的过程,其能够有效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有效控制与阻断感染的发生,隔离是指针对感染期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通过置于单独环境下,预防病原体扩散的方案,其能够提高病原体的管理、消毒与治疗效果[10-12]。

本次研究中,结合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观察组,应用强化消毒隔离控制管理方案,首先针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包括等健康宣教,规范隔离防护,诊断、接诊的针对性管理,有效预防了病原体的院内传播,其次针对医护环境展开处理,要求定期展开环境与物品消毒,对于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的日常接触物品、设备进行妥善处理,从传播根源上,实现的感染控制,最后针对医护人员进行工作要求,严格要求其防护措施,彻底清洁双手,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与无菌操作,避免再污染的发生。通过一系列强化消毒隔离控制管理,有效实现了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的控制,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提高了医护质量安全[11-13]。

综上,针对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强化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帮助临床实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预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隔离病房耐药医护人员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心理韧性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仁心仁术 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