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11-12李光辉
李光辉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普外一病区 北京 101500)
前言:在民众医疗观念明显转变、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胃肠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胃肠外科患者病情较为特殊,医护人员往往会选择在患者体内留置管道的方式来完成引流工作,以此保证病情治疗和控制的效果,加快患者恢复。这种情况下,胃肠外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管道护理工作的开展,以此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但是在以往工作中,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工作开展水平较低,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多是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开展工作,导致管道护理工作中问题频出,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新形势下,有关人员应注意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作用,并比较其与传统护理的表现,以此为依据帮助胃肠外科护理人员优化调整管道护理方案。参与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实验的胃肠外科患者人数为8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就诊的8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员应将本次实验期间死亡或是中途退出的患者排除在实验数据之外。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目的、流程及存在的风险,并在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两组胃肠外科患者基础资料可以用于比较,组间数据分析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p>0.05)[1]。两组胃肠外科患者基础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外科患者基础资料
1.2 方法
对照组所选40例患者管道护理中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所选40例患者管道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在传统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明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胃肠外科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与胃肠外科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询问患者的感受及诉求,向患者介绍管道留置的必要性及作用,帮助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的病情及管道留置,提高患者的顺应性[2]。此外,护理人员在传统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引流量、引流性质及引流颜色,并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保证管道护理工作的质量[3]。在循证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导致相关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为改进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归纳总结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后,护理人员应注意查阅相关资料,借助万方数据库及知网数据库来收集文献,以此为依据改进后续工作,进一步提高管道护理工作的水平[4]。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亲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实施知识宣讲,确保患者及亲属能够正确看待管道留置,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规范患者的行为,为后续医护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5]。而且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加强夜间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管道留置情况,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拔管情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分析患者的心理耐受能力,并对患者进行标注,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6]。
1.3 判断标准
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出现情况、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本次实验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分为特别认可、一般认可及不认可三种情况,护理认可度为特别认可及一般认可患者人数之和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乘以百分百[7]。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对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意外拔管事件出现情况、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百分比指代意外拔管事件出现概率、护理认可度,标准差(±)指代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X2及t分别用于对应数据的检验。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均有着较大的差距,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8]。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出现情况
对照组所选40例患者中共计4人出现意外拔管事件,占比为10.00%,实验组所选40例患者中出现意外拔管事件的人数共计1人,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50%,组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出现概率相关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
对照组所选4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持特别认可及一般认可态度的人数共计32人,占比为80.00%,实验组所选40例患者中对应人数为39人,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97.50%,组间护理认可度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
2.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
(64.49±10.26)小时及(41.82±4.63)小时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0.2±1.4)天及(7.1±1.6)天分别为两组患者平均出院时间,组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差异较大,(p<0.05)。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生活及工作节奏在不断加快,这种情况下,民众的饮食习惯及作息习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胃肠疾病患者人数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医疗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胃肠外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是体内液体及气体的排出,因此,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管道护理工作的开展,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9]。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循证护理在当前形势下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为胃肠外科护理人员改进管道护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循证护理与传统护理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其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优异[10]。共计80例胃肠外科患者参与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作用,以此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胃肠外科患者管道护理工作[11]。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对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分别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及循证护理模式,分析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出现概率(10.00%/2.50%)、护理认可度(80.00%/97.50%)、胃肠功能恢复时间[(64.49±10.26)小时/(41.82±4.63)小时]、平均出院时间[(10.2±1.4)天/(7.1±1.6)天]方面的数据比较分析,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应用价值远高于传统护理[12]。
本次实验表明,循证护理在规避胃肠外科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出现、转变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加快患者恢复方面成绩较为显著。护理人员应明确循证护理的优势及作用,并积极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此实现提高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水平的目的,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