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豆瓣电影分数前十1983 年电影版《茶馆》谈电影本性

2022-11-12

戏剧之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茶馆话剧现实

孙 壮

(广州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豆瓣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豆瓣的电影评分也常常是电影票房的风向标。最近,豆瓣电影排名前250 里多了一部中国电影——1983 年的电影版《茶馆》,且评分高达9.5,这是豆瓣电影里排名前十的分数了。

这么一部异常高分的电影,到底有什么来头?

电影没有打出编剧的名字,通过对比1956 年老舍先生的《茶馆》原剧作发现,电影所有的结构、台词、主要人物均按照老舍先生的原作进行拍摄制作,且主要演员也几乎都是扮演话剧的原班人马,可以说是对话剧原汁原味地呈现。可是看了电影后发现,虽然导演运用了一定的电影语言和技巧,但笔者对几处地方依然很有感触,不吐不快。

一、主题先行的问题

是主题先行还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这是判断电影作品高下的标准。电影理论家苏牧谈到“艺术应该是从自己的心中长出来的”,如果是按照主题来制作,自然无法深深地打动到观众。

首先我们看人物设置,基本都是非黑即白。除了掌柜王利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外,其他人不是凶神恶煞,就是一身侠气;不是心狠手辣,就是以身报国。舞台表演中,人物设置脸谱化可以让观众迅速入戏,欣赏演员的表演和剧作的剧情。但是在电影中,这种处理可谓灾难,观众会质疑其真实性、生活性和现实性。即使旧社会真的让人黑白分明,让人变成鬼,导演也应该在剧情叙述、人物刻画的过程中,以各种手法暗示、交代出,那个时代的制度和环境如何让人堕落至这一步。

另外,有关投奔八路军,也没有任何交代。八路军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投奔八路军?因为没有任何事实支撑,所以“投奔八路军代表奔向光明”的主题,就显得可信度不够,是一种为了主题而主题的做法。

再来看影片的结尾。常四爷,秦二爷还有王利发,刚巧聚到一起,然后各自倾吐这一辈子的坎坷和后悔的故事。这些想生存和求发展的心声,不仅直白,而且具有一定的说教性。特别是常秦二人并没有在茶馆中出现太多次,这样就会显得形象单薄,故事性较弱,剧情安排很突兀。

这里的重点是牵涉到戏剧和电影的不同之处。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台词力度、舞台调度等表现故事,夸张的台词和表情,应该说依然具备一定的感染力。但电影不行,电影必须从事实而来,从现实入手,从具体的事件和画面入手,这样才符合电影的本性。如果一味地讲主题内容,就会显得肤浅。同样是表现旧社会的黑暗,摄于1959 年的电影《林家铺子》就从一件件小事入手,如“日本面料的旗袍”“阿福买帽子”“一元货”等等情节细节,慢慢呈现出林家铺子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境地,在表现上更加生活化,也更加电影化。

二、表演上太过明显地拿腔拿调

戏剧舞台与电影舞台始终是两个领域,戏剧舞台因为以语言为主,并且需要每个观众都能够听清楚,所以演员不免要提高音量,夸张地处理一些表情、动作。可电影是现实的记录与揭示,以复原真实和现实为主。该电影演员几乎均为话剧版本的原班人马,台词也几乎是照搬原剧作,所以,演员虽然有所克制,但拿腔拿调的戏剧舞台感依旧明显。当然也由于演员对台词熟极而流,一定程度上缺少了表演时的新鲜感与即时性,显得与电影本性的要求格格不入。

同时,由于电影《茶馆》直接自话剧而来,没有设电影编剧这一项,所以所有台词没有做电影化的处理而是直接照搬。话剧通过人物的台词来推进剧情,因此台词设计往往直抒胸臆,没有太多含蓄、暗示的成分。所以,话剧结尾处有了三个老人家吐露每个人的一生:秦仲义的“爱办实业,办了几十年……千万别做好事”;王利发的“可这帮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干嘛不许我吃窝窝头”;常四爷的“我爱咱们的国呀,可谁爱我呀”。但是,当这些话被原样搬到银幕上,加上演员拿腔拿调的表演方式,就让人感觉真实性大打折扣。电影主要是通过视觉画面、现实本身来讲故事的。画面暗示、人物动作、情境刻画的作用非常大,做到这些能达到现实化、客观化和真实化,达到克拉考尔所言的“物质现实复原”,营造当时的现实黑暗氛围,让观众切身感动于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从心底震撼于无法诉诸言语的情绪情感。

三、如何正确的看待现实问题

影片主题讲的是旧社会是让人如何一步步走向困顿和破产的。但是影片只是单纯地呈现了一个个悲惨的事件,一个个变迁的时代,到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什么原因让茶馆每况愈下?一个个社会制度为什么把人越来越推向深渊?影片都没有深入探究。影片的结尾让我们了解到的只是旧社会让人无法生存,但是为何会如此?这样更加深刻原因,作品并没有揭示出来。

我们常常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其实排除故弄玄虚的戏剧性技巧外,这里面有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一切都应建立在现实的真实生活之上,这样才能吸引人、才能让人信服。各种结果必有渊源,找到一个作品的“背后的背后”,才能真正揭示背后的深刻原因。也只有这样,才是马克思的唯物历史观点。同样是反映旧社会腐朽的电影《林家铺子》,在描绘每一个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和细节之余,往往会带出背后的社会大背景——“日本面料旗袍”关联的是抵制日货;“一元货”关联的是战争逃难者;“小股东挤兑林家铺子”关联的是同行倾轧、余会长借机霸占林家女儿的企图。因此,真正的白描和现实主义,应该是辩证的联系。每一处不经意的画面,每一处服化道,将不应仅限于导引剧情的发展,而且要揭示社会现实进程背后的必然原因,而不是“大清国要亡啊!”“我爱国,可谁爱我啊!”之类的非电影化的直白空洞的台词。也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正的、深刻的命运性反射到观众自己身上,引起观众共鸣。

四、电影改编和影视语言风格的选择

前文已就电影化的问题有所论述,这里拟再强调一下有关电影改编原作的问题。电影由于没有署名编剧,只能从结构、人物、台词等方面按原作进行。可是,电影与话剧毕竟是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做电影艺术方式的调整始终不能完全释放电影的艺术魅力,演职人员甚至还会在原作艺术形式的限制下缩手缩脚,这样就谈到了如何进行电影改编的话题。自诞生电影改编以来,多有论述,这里不做多言。笔者想说的是,电影是一种具有逼真性的时空艺术,从物质、现实角度去展开情节是电影的第一要义,正如伟大的艺术史家欧文潘诺夫斯基所说:“一切起源较早的表现艺术的创作过程,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符合于一个唯心主义的世界概念。这些艺术都是所谓由上层到基础,而不是由基础到上层;它们从一个观念开始,然后把它注射到没有定型的物质中去,而不是从构成物质世界的物象开始……电影,并且也只有电影,才正确的对待了那种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反正已渗入当代文明的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从这个观点出发,电影照搬茶馆的原作实在是有些不该,更不用说那些直抒胸臆的台词和缺乏任何解释的投奔八路军的内容了。

由于电影属于揭露式的现实主义题材,所以,影视语言和风格的选择就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在电影中,镜头景别与长度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影片的风格。著名电影理论家苏牧就曾提及:“戏剧性因素较弱,追求生活化的电影,必然更多地使用全景、远景等较大的景别,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倾向,把观众带入那种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非戏剧化情境。”话剧原作的主题精神是以茶馆几个年代的起伏变迁为主,表达真实、客观的现实主义风格突出。因此,在改编电影的过程中,生活化的中景、全景、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应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可惜的是,该电影的影视语言依然主要运用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或者说是好莱坞的剪辑手法,这种人为的、强迫式的为观众选择镜头的方式(比如“通过门神式的看警察”和“从脚下看人贩子”)某种程度违背了老舍作品的精神原义,也无法凸显与电影题材相匹配的电影语言的作用,大大削弱了影片的力量。

五、关注观众影视艺术审美的提升

从中国电影发展来看,戏剧和电影渊源颇深。中国电影在诞生的初期,就以戏剧为根基和依据。又因为电影《茶馆》本身就产生于话剧,且从八大样板戏的长期影响下走出,因此留下了戏剧深深的烙印,未能做到从电影的本性出发,也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这部电影已经上映将近四十年,观众似乎依然不能从电影艺术本身的角度给予一个中肯的意见,这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沉重的话题。纵观目前我们国内的电影市场,还是以喜剧、战争、探案、爱情等故事为主,几乎没有艺术片的市场份额。而华人导演贾樟柯、侯孝贤等,他们的作品也几乎无人问津。如何提升观众的影视艺术鉴赏水平,是否从艺术教育、市场引导、社会氛围营造等方面入手,是一个深沉的问题。

总之,电影版的《茶馆》依然是一部匠心之作,影片通过各种技巧的协调运作,成功将老舍的话剧《茶馆》搬上银幕,实属不易,想来豆瓣分数如此之高,主要是看到了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演出吧。本着艺术探讨的目的,参与该电影制作的讨论,实是一家之言。而且应该考虑到的是电影制作于1983 年,那个时候文革过去的时间不长,国外的各种优秀电影理论传到国内的还不多,也还没有完全融合到我们民族电影理论中来,所以略有瑕疵,也不应过多苛责吧!

猜你喜欢

茶馆话剧现实
《茶馆》
话剧《坦先生》
话剧《二月》海报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