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与演唱
2022-11-12郑伯英
郑伯英
(内江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歌曲类别,融合了艺术歌曲的艺术形式,同时又融入了古诗词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兼具艺术性以及文化性,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艺术领域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推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长效发展,必须多角度进行作品分析,把握其审美特征以及审美内涵,与此同时还应该在艺术实践中分析演唱要点,从而针对性解决演唱当中的实际问题,完美诠释音乐作品。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
在中国声乐创作进程中,艺术歌曲创作以及演唱始终备受关注。艺术歌曲是一种拥有高雅格调、丰富内涵、精巧伴奏的歌曲,不仅在各种各样的音乐会中呈现,还是声乐教学的重要曲目。从一定程度上看,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兴衰可以衡量国家与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准。在对全世界艺术歌曲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这些作品存在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为篇幅短小、个性突出、逻辑严谨、内涵深刻。中国艺术歌曲是根植于民族文化艺术土壤形成的,从产生时就显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特征。一是词曲特征。中国艺术歌曲在歌词的创作方面,往往是利用诗化语言进行创作,不管是描写外部景象还是对丰富的内心进行刻画,都特别关注歌词意蕴的深刻表达,使得歌词显现出语言质朴、内涵深刻、寓意深厚、境界悠长的特征。正是因为这些歌词的独特性,给艺术歌曲创作带来了更广的空间,也让歌词的文学性和音乐性更为突出,表现出更加灵动鲜活的语言韵律。高雅的歌词必然要搭配上抒情而又富有诗情画意的音乐,这样才能够让词曲交融成为一个整体。所以中国艺术歌曲特别关注对西方成熟和声技法的使用,把中国的传统民族音调语调应用到作曲当中,建立了带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曲调。二是时代特征。艺术歌曲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真实体现,中国艺术歌曲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创作中国艺术歌曲的过程中,一直以来都重视顺应潮流,融入体现群众精神面貌的元素,让艺术歌曲与时俱进。三是民族特征。中国艺术歌曲表现出来的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思想观念,不管是创作还是演唱,一直都没有偏离民族化这一道路。在取材上注意从民族民间音乐中吸收营养与灵感,始终和本民族群众保持紧密的血肉联系,从而让中国艺术歌曲永葆青春魅力。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表现
(一)音律美
古诗词是根植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而又深厚的内涵,在形式表现上体现出鲜明的音韵性。简单来说,就是古诗词特别讲求合辙押韵,诗词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把合辙押韵作为重要的语言运用和表达原则,这无疑给谱曲提出了很高要求。古诗词艺术歌曲在谱曲上应该确保诗词原本的音韵和旋律高度一致,既然古诗词是富有韵律感的,那么最终形成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也必然显现出独特的音律美,让人产生诗中有歌的体验。可以说这样的音律美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特有的,是我国独特民族文化特征决定的。比如作品《花非花》的音乐本身就是非常规整的,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保留了这样的音韵,让旋律走向依照音律规律进行,在二者的交融当中形成有机整体。
(二)民族美
艺术歌曲是起源于欧洲的音乐艺术形式,也就是外来艺术,在传入到中国之后,开始了民族化的创新发展进程,也在民族化改造当中显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与民族美。古诗词艺术歌曲就是民族化艺术歌曲改造的成果。为了提高创作质量,在选择古诗词时,不少创作者往往是用诗词来抒发内在情感,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融入创作环节。如《我住长江头》体现出来的是对祖国的无限关注以及深刻思念;《正气歌》表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当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与气质。在作曲环节,创作者积极从民族民间音乐中选取素材,吸收其中的技巧方法,也因此增加了所创作作品的民族性。正是这种民族美的体现,让古诗词艺术歌曲获得本民族人民的认可,也给全世界艺术歌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意境美
意境是东方美学所倡导的表现要求,也是创作传统艺术作品过程中的核心追求所在。在创作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过程中,诗词当中的意境美,依托音乐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表现,把意境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枫桥夜泊》就有着明显的意境美,创作出了很多内涵深刻的意象,比如月落、乌啼、秋霜,把一个秋日萧瑟的景象呈现出来,也把作者的愁绪借助这些事物表现出来。作者在作品创作环节运用的是离调、五声调式,增加了不稳定的感觉,和诗人对前途的迷茫状态以及江水船舶的晃动非常贴近。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创作和表现过程中并未抛弃中国传统的对意境美的追求,而是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创作方法,让这样的追求变得更为深刻。
(四)创新美
艺术得以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于创新。艺术歌曲虽然并不是中国本土的艺术形式,但是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人员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把握住艺术创新的内在规律。古诗词艺术歌曲实际上就是创新创作的成果,把中国独特的古诗词文化和艺术歌曲这一西方音乐艺术整合起来,探索出了新天地。在当前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当中,古诗词艺术歌曲始终在创新路上,在创新中把握的重要原则,就是把西方技法和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结合起来,同时在创作当中与时俱进,融入大量的时代色彩,通过持续补充创新能量,让古诗词艺术歌曲显现出强大生命力。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要点
(一)端正思想认识
艺术歌曲毕竟属于外来艺术,其产生和发展都没有根植于中国本土,这样的外来性造成不少歌曲演唱者形成了非常片面的思想认知,觉得要对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演唱,就必须要运用美声唱法,而且只有利用美声唱法这一种方式能够诠释音乐作品。这样的思想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同时也不利于演唱者演唱水平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艺术歌曲没有产生于中国,美声唱法是科学化的歌唱方法,不过在艺术歌曲进入到我国之后,本土的创作者已然开展了一系列对艺术歌曲的民族化改造工作,让最终呈现出来的艺术歌曲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再加上古诗词本身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展现了民族文化之美。在这样的背景下,假如仍旧运用美声唱法进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会让作品原本的韵味与独特的风格表达大打折扣。对此,演唱者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具体唱法选择方面不再坚持唯一性,而是充分结合音乐作品的表达要求,灵活选取相应的演唱方法,实现对作品的高水平处理。
(二)加深作品理解
古诗词是拥有深厚思想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凝练性以及深刻性。这种古代文学作品特别重视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运用非常凝练的语言表达一定的道理,因此在很多情况之下,字面含义并非是古诗词的根本内涵。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不能够着眼于作品的表面含义,而是要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理解,防止在演唱表达当中南辕北辙。比如《我住长江头》这部作品表面上写的是女主人公执着追求爱情。但这部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向发生了改变,作者当时正在欧洲游历,思念家乡以及亲友,于是运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无限思念之情。那么在演唱作品的过程中,就不能够按照原有的诗词含义,而是把表达重点放在思念情感的表现上。对于演唱者来说,缺少了对作品的深层次分析和理解,无法从本质上把握住作品更不能够实现对作品的完美演绎。
(三)培养文化素质
古诗词是一度创作作品,那么古诗词艺术歌曲就属于二度创作的成果,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着深远而又丰富的内涵,特别是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容,因此要求演唱者具备极高的文化素养,积极积累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以便在实际演唱当中实现精彩演绎。从文学角度分析,古诗词的创作语言是文言文,假如演唱者的文学功底较低,想要对作品的含义进行清楚把握是非常困难的,想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展现更是无法实现。在多种因素影响之下,演唱者在文化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缺失。那么合格的演唱者必须认清自己,在文学文化修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加强积累,持之以恒,从而让演唱效果拥有质的飞跃。另外演唱者要积极打牢自己的演唱基础,加强基本功练习,深层次分析不同类别音乐作品的表现要求,同时要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呈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表达自己的态度。
四、结语
艺术歌曲是起源于西方的艺术形式,实现了音乐和诗歌的整合,在进入我国之后,逐步与我国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带给人良好审美体验,在整个国家音乐历史当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要进一步推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就要加强对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研究工作,分析其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并在演唱过程中深层次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表达要求,促进音乐事业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