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演奏中的情感艺术表达研究
2022-11-12高立丽
高立丽
(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器乐演奏中情感艺术表达价值如下:其一,赋予器乐演奏感染力,将乐曲与听众的喜怒哀乐关联在一起,使乐曲能深入人心,增强乐曲的共鸣性以及感染力;其二,以乐曲为载体将可能影响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的因素关联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提高演奏者专业素养,统筹器乐演奏所需资源,提升演奏者艺术加工能力。基于此,为提高器乐演奏质量,研究情感艺术表达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概述
演奏者在主动创造中完成器乐演奏任务,演奏中情感的投入具有稳定性及复杂性,主要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经过艺术处理及演奏技艺控制的情绪要稳定得多,同时,演奏者的体验会对情感的抒发带来影响,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心境下会有差异较大的艺术表达方式。器乐演奏情感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演奏者的认知程度,不仅能剖析乐曲内涵,还能让演奏过程变得愉悦,是内心情感宣泄的过程。除将情感视为桥梁并架设在听众与乐曲之间外,情感艺术表达在器乐演奏中还具有教化作用,流畅的情感表达是演奏者心理素质、艺术修养、专业技艺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能准确解析乐曲内涵,确保听众有良好的视听享受,在此基础上提升听众审美情趣,继而达到美育目的,在美育的同时听众还可能受到启迪并对自身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在《红梅随想曲》(二胡曲)演奏进程中真切、准确、饱满的情感艺术表达能让听众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艰辛,使之心灵受到红色文化沁润,反思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爱国之情在听众心中翻涌,基于艺术教化助力听众树立爱国敬党意识,凸显情感艺术表达在器乐演奏中的积极意义。
二、器乐演奏中情感艺术表达要点
(一)增强艺术性
艺术的源泉与素材来自现实生活,器乐演奏属于艺术语汇输出的载体之一,通过演奏创造艺术情景并抒发审美情感,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生哲理,潜移默化地感染听众。对乐曲的艺术处理是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的基础,旨在将个人的想象力与乐曲的思想情感融合在一起,赋予器乐演奏音乐情思,使乐曲能进入人心,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例如,在演奏《德沃夏克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第一乐章为快板,别出心裁地使用古典奏鸣曲式双呈示部手法进行艺术创作,此章并无序曲,用五声音阶写成第一呈示部,使乐曲深情动人,展现德沃夏克风格的艺术魅力,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情感相呼应,在昂扬与忧伤间增强乐曲的抒情性,听众从中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爱国思乡之情。在第二乐章本曲渗入宗教风格及民族风格,大提琴作为“会歌唱的乐器”音色深沉浑厚,与作曲家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倾诉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三乐章用到回旋曲式,乐章充满生机,同时巧妙使用黑人灵歌旋律以及捷克舞曲节奏,表达作曲家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情感,将内心真情表达得极为透彻。基于此,在器乐演奏中需增强情感表达艺术性,用专业技艺“翻译”乐曲,使乐曲的情感能娓娓道来,渲染音乐意境,完成艺术使命。值得一提的是,技艺超群并不等同于情感丰沛,专业技艺需为情感艺术的高效处理服务,凸显情感艺术表达的核心地位,以免“轻抒情、重炫技”,继而有效表达器乐演奏中的情感。
(二)投入真情实感
器乐演奏中情感的艺术表达离不开真情实感,这也可以解释同样一首乐曲为何有些人的演奏沁人心脾,有些人的演奏则不痛不痒,其源于演奏者艺术感染力存在差异。情感投入具有独特性,基于此,艺术家需对自己的情感有深切体会,在此基础上传达情感并引起共鸣,否则器乐演奏犹如隔靴搔痒,无法把听众带入音乐情境中并使之收获艺术体验,演奏者需将心比心、投入情感、真挚演奏。独特性是情感投入的重要属性之一,若演奏者一味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却忽视听众的感受,那么器乐演奏情感艺术的表达将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演奏者能了解听众,认同大众的思想情感及精神追求,在追求艺术个性的同时加强情感上的共鸣,在演奏中根据作品特点让听众感受到自然及生活实感,使听众能“读懂”演奏者的艺术语言,继而达到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的目的。
(三)深入了解艺术作品
器乐演奏需要演奏者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将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带入艺术创作过程中,在此基础上赋予艺术作品思想性、艺术性及感染力。例如,肖邦《c 小调练习曲》又名《华沙的沦陷》,是在他离开华沙返回巴黎的途中所创,1831 年祖国争取独立解放失败,肖邦得知家乡再次被沙俄统治的消息后化悲愤为灵感,创作本曲。全曲始终贯穿伤心与愤怒情绪,在艺术处理中演奏者要了解肖邦的人生境遇,深入解析其爱国情感,继而走进本曲并表现出情感内核,落实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目标。演奏者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还要对其综合评价加以研究,在掌握作曲家风格特点、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信息基础上剖析艺术作品,为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铺平道路。以肖邦《c 小调练习曲》艺术情感诠释为例,除体悟肖邦的爱国情怀外,演奏者还需知晓肖邦“浪漫主义钢琴诗人”的身份,凸显乐曲浪漫主义风格,确保演奏者情感抒发、乐曲风格、演奏技艺、主观思想相统一,继而提升器乐演奏中的情感艺术表达水平。
三、器乐演奏中情感艺术表达方略
(一)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需和谐统一
一方面,演奏者内心感受要与音乐艺术作品中心思想统一起来,在剖析乐曲的同时产生心理活动,通过反复练习对乐曲有透彻的解析,同时根据演奏要求、情感记号,运用演奏技巧诠释乐曲的中心思想,确保演奏者的情感能与乐曲情感一致,使器乐在演奏中能自然流露真情。另一方面,演奏者需将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统一起来,既对乐曲有溢于言表的体验,又能通过器乐描绘音乐情境、塑造艺术形象、演绎音乐作品,将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展现出来,以免乐曲演奏情感空洞,在感性与理性交融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触发主体的情感机制并合理调动情绪,使演奏者的机体、思维、情绪、经验能为情感的表达服务,继而张弛有度地完成情感艺术表达任务。
(二)分析有利于情感艺术表达的基本要素
从宏观上讲,器乐演奏中情感艺术表达需演奏者明晰乐曲的曲谱、题材、主题、背景、曲式结构等要素,从微观上讲,需对乐曲的力度、节拍、速度等要素仔细研究,对乐曲有形象的认知,为情感表达奠定基础,为演奏技术的灵活运用提供条件。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奏鸣曲式,以民间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乐曲的主要情节即草桥结拜、抗婚、化蝶分别是本曲呈示部、展开部以及再现部创作的基础,本曲引子部分弦乐颤音与长笛吹奏相得益彰,旋律轻柔优美,描绘梁祝求学故事背景,呈示部主题旋律为越剧经典唱腔,作为本曲核心音调凸显艺术表达的民族性,同时可引发听众共鸣,使听众更能理解小提琴艺术语汇,副部属于全曲最欢快的乐段,亦是在越剧“过门”基础上变化而来并用小提琴独奏,与主部爱情主题产生对比,展开部主要讲述梁祝二人为爱抗争的过程,主要分为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三个部分,在楼台会的部分用到越剧合唱旋律,音调缠绵悱恻,小提琴、大提琴演奏时分时合,犹如梁祝二人互诉衷肠,大提琴音色深沉圆润更加接近男声,小提琴音色柔和明亮近似于女声,通过音色的碰撞与对比描绘梁祝二人楼台会的感人情景,继而达到艺术情感抒发的目的,再现部长笛演奏缓慢且力度轻柔,营造安宁气氛,结合竖琴滑奏,仿若天堂仙境,加之弱音器背景烘托,独奏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再次演奏爱情主题,在人们脑海中勾勒梁祝二人化蝶后相伴飞舞的画面,诠释着矢志不渝的爱情,继而通过器乐演奏有效表达艺术情感。
(三)提升器乐演奏技术驾驭能力
器乐演奏力度、音色、速度、音符等均属于情感艺术表达基本要素,演奏者在明晰这些要素的作用基础上需提升演奏技术驾驭能力,否则在演奏中将如“茶壶煮饺子”一般“有情讲不出”。从音色角度来讲,通常演奏者习惯弹得又响又快,为兼顾美感需调适演奏技巧,使声音不仅均匀、饱满还干净、自然。以大提琴演奏技术为例,需演奏者处理好音色与左右手的关系,右手要正确握弓,注意拇指自然弯曲,中指指尖一半位于金属圈之上,食指首个关节弯曲与弓杆接触,无名指自然伸直并位于弓毛尾箱上,小指保持自然起到平衡作用,在此基础上控制好弓毛接触点以及运弓的力度,确保手指、手腕、手臂、弓子重力关系协调,左手技巧较多,如揉弦、音准、换把等,通过演奏技术的熟练驾驭可演绎优美、纯正的音色,例如在揉弦时需小臂放松并在琴颈上运动,大拇指定在一点且放松,利用惯性揉弦,同时调用小臂力量,揉弦幅度与音乐处理需求有关,不同的幅度、频率、力度会获得不同的音色,亦可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基于此,演奏者要勤于练习,树立终身学习演奏技艺的意识,不断了解、学习、钻研演奏技艺,提升驾驭演奏技巧的水平,为演奏者表达艺术情感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器乐演奏中情感艺术的有效表达能增强乐曲的感染力及表现力,为听众带来美的享受,达到美育教化的目的。基于此,演奏者需注重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在此基础上增强乐曲演奏艺术性,投入真情实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器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需和谐统一,分析有利于情感艺术表达的基本要素,提升自身驾驭演奏技艺的能力,继而通过器乐演奏精准表达艺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