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梅戏音乐与民族声乐融合新路径
——以“黄梅歌”《山野的风》为例

2022-11-12

戏剧之家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严凤英黄梅山野

代 佳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52)

在戏曲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悠久而深远。在戏与歌的结合过程中,“黄梅歌”的音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契合了现代人的音乐审美需求。“黄梅歌”经典曲目《山野的风》在巧妙运用黄梅戏音调韵味的同时又借鉴民族声乐科学的演唱方法集万千精华于一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歌曲艺术特征

“黄梅歌”《山野的风》是由上海音乐学院金复载先生作曲、张鸿西先生作词,为黄梅戏电视剧《严凤英》创作的主题曲。作曲家金复载先生长期从事电影音乐及电视剧音乐的创作,代表作品《长笛协奏曲》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山坳里的变奏》获第二届宝钢高雅艺术奖、大型木偶剧《三国志》、交响曲《红楼梦》上演后引起圈内外热烈反响等。他擅长于创作通俗动听、富于民族民间特色的优秀歌曲,如在动画片《三个和尚》中,采用了佛教音乐;在动画片《哪吒闹海》中,采用了古典旋律;在动画片《雪孩子》中,采用了流行音乐元素等。词作家张鸿西先生的作品内涵深刻、诗意盎然、情感真挚,代表作品有:《祖国,慈祥的母亲》《微山湖》《最后一个梦》等。其中,《祖国,慈祥的母亲》用凝练的笔触、真挚的感情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无限忠贞和感激之情;作为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微山湖》第一段描写了鱼米之乡的微山湖景色和对英勇的游击队的亲切怀念,第二段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英雄儿女丰功伟绩的歌颂之情,层次清晰并饱含深情;《最后一个梦》情真意切,是一种乡音,是一个夙愿,盼望海峡两岸的亲人早日团聚,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早日实现,传递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黄梅戏艺术搬上大舞台至少需要三套班底的共同协作,其一是创作班底,即编剧、导演、作曲、舞美、服设和演员,其二是舞台服务班底,即灯光、服装、道具、音效、化妆等,其三是乐队的伴奏,工程庞大。黄梅戏音乐也有一套自己固定的程式,即小戏一般采用已有的花腔小调,也是该剧种小戏特有的曲调,而大戏的音乐要重新“作曲”,作曲对黄梅戏的声腔提出了体系的概念,提出黄梅戏的唱腔以“平词、花腔、彩腔、二行、三行、火攻、阴司腔”加以“单哭板、双哭板”构成黄梅戏的声腔体系。在《山野的风》这首歌曲中,词曲作者别出心裁将黄梅戏音乐与新民歌、电子音乐融会贯通,保留并继承了黄梅戏音乐元素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赋予歌曲新的生命力,使其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独具特色。

从歌词创作手法看,《山野的风》采用的是一种叙述的风格来表现,只是借用这种手法,却不是讲述具体事情,给听众引人入胜的画面感。歌词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用喻体“你是山野吹来的风,带着泥土香”和“你是山野吹来的风,清新又芬芳”来借喻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老师的风采,通过借喻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到严凤英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延展力。在旋律节奏上,节奏舒展而奔放,旋律则悠扬抒情富于歌唱性,引人遐想。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由起承转合四句组成,每句末尾都带有黄梅调衬词,衬词抒情达意,突出了黄梅调地方特色。第一“启”句是全曲的核心音调,委婉清新、跌宕起伏,特色化的切分节奏、级进音调的旋律及婉转连贯的衬词拖腔,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第二“承”句是“美”与“情”的融合,点出了赞颂“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主题;第三“转”句中“依子呀子哟,呀子依子哟”的运用,既承上启下又活跃了节奏、舒展了旋律,增添了乐曲的感染力,使歌曲更具有乡土的气息和生活的情趣;第四“合”句把抒情和颂歌两种体裁结合在一起,构思巧妙、入情入理,抒发了赞美之情的同时丰富了歌曲的内涵和艺术魅力,使它快速在全国传唱开来。

二、黄梅戏韵味继承

“黄梅歌”《山野的风》继承了黄梅戏音乐的风格和内涵,表现出浓浓的黄梅韵味。如衬词的运用就非常重要,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尾都运用了黄梅戏唱段中常用衬词“啰嗬嗬”,“啰嗬嗬”这三个字,实则是一个语气助词并没有实际意义,放在句末可以起到烘托主句的作用。加了“啰嗬嗬”后,使整首歌既具有了黄梅戏音调风味又让首尾得到统一,显得工整而对仗。第三句将黄梅戏经典唱段《打猪草》中衬词“依子呀子哟,呀子依子哟”运用到歌曲中,在旋律进行上重新构思,让黄梅戏花腔一下子有了民歌小调色彩,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从歌词方面看,《山野的风》在歌词的句法上和黄梅戏唱段中的词创作规则有相同之处,在每一句的结束字都使用同一个尾音结束。例如“方、上、香、唱”等字都是运用了同一个规律,比较押韵,统一归在江阳辙ang 上,韵尾的归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歌唱语言是否准确完整和恰如其分。同声乐艺术歌曲《松花江上》类似,江阳辙发声时主要是韵母a,归韵时舌根微抬起抵住软腭将口腔气流阻断,鼻腔打开使气息穿过鼻腔以上而出,将字尾快速归入ng,再截住气息收声。所谓咬字主要针对字头部分,指要把声母咬准;吐字主要针对字腹部分,要吐得圆润。这种归韵演唱使得演唱者在咬字和吐字方面变得更加押韵且有利于字与字之间的衔接统一,使歌唱者较容易演唱得圆润、饱满、连贯。从听众的角度,这样押韵的歌词听起来也会很悦耳、舒服,更有利于听众理解、接受和产生共鸣。这首歌在润腔、行腔上面也是以黄梅戏的音韵作为基础,歌曲中加入了小波音、倚音等,其作用不容忽视,黄梅韵味的体现常常就在歌曲特殊位置的装饰音上,它使歌曲贴近生活,更为地域化、生活化。在曲式上,黄梅戏唱段的唱词往往具有重复性、程式性,正是这种特性对很多“黄梅歌”的创作者影响深远。所以,纵观“黄梅歌”作品,往往采用二段式、三段式或主歌加副歌的二段式、三段式歌曲模式。

从“情”的韵味看,源头上《山野的风》是大型黄梅戏电视连续剧《严凤英》的主题曲,电视剧《严凤英》是这首歌曲作品的情感基调。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严凤英真人真事创作的艺术人物传记片,它真实地反映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坎坷而传奇的一生。全剧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严凤英的童年时光和艺术启蒙;第二部分描述了严凤英的艺术之路,她爱戏如命且自强不息;第三部分讲的是在文革时期她无辜蒙冤、宁折不屈,为捍卫尊严不惜失去生命。剧中严凤英由著名黄梅戏演员艺术家马兰扮演,马兰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在安徽艺术学院就读期间刻苦钻研、成绩优异,1980 年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工作,参演了大量戏曲影视作品,如《龙女情》《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等,1985 年获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赛第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7 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有着扎实而丰富黄梅戏表演功底和表演经验的她,通过不断研读剧本,把握了严凤英性格中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爱憎分明的独特之处,将严凤英这个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让这部电视剧在全国大火了起来,并斩获多项全国大奖。有了这样的情感背景,演唱者在处理这首作品时容易从人物内心出发,始终贯穿着一个“情”字,以情带声,韵味醇厚。

三、民族唱法运用

早期的黄梅戏作品基本以真声(本嗓)演唱,歌唱旋律比较低而平,音域基本接近自然人声,这与它独特的地理特征、艺术情趣和美学原则非常符合。这种唱法的力量支点基本在锁骨与喉头之间,发声位置靠前,接近安庆地方方言自然地说话,主要运用口咽腔共鸣和鼻腔共鸣,让听众觉得贴近生活、亲切自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审美水平提高,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戏剧危机”到来,黄梅戏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观众们对黄梅戏剧目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黄梅戏创作者们试图突出重围,开始尝试做各种各样的探索。如马兰主演的《无事生非》《红楼梦》《秋千架》;韩再芬主演的《徽州女人》《美人蕉》《徽州往事》;赵媛媛主演的《状元女与博士郎》《富贵图》《孔雀东南飞》;吴美莲主演的《相思泪》《金钗记》《寂寞汉卿》等。这些剧目中的音域都普遍发生了变化,超过了真声的驾驭范围,再选择用真声演唱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声嘶力竭,久而久之会造成各种声带问题。此时,民族声乐科学的发声方法就像海绵一样被大量的黄梅戏演唱者开始吸纳运用。

黄梅戏经典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之所以唱遍了大江南北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进行了歌曲化处理,借鉴了民族声乐的科学发声方法,经过歌曲化的演唱处理既延展了黄梅戏音乐的传播途径又让更多的民众喜闻乐见。作为“戏歌”的全新表现形式“黄梅歌”《山野的风》,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演唱方法自然而然地与民族声乐相结合。在气息上,补充和调整了气息的支点,借鉴了民族声乐演唱的下支点,即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是目前声乐界普遍主张推荐的,用这种呼吸方法使演唱者能获得更深的气息支持,让身体的肌肉、器官与气息之间协调配合,达到声音与身体机能平衡的效果。在共鸣上,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吴琼、吴美莲都曾演唱过这首作品,都针对这首作品进行了自己的理解构思,形成了二度创作。马兰嗓音甜美、音色纯正,有着独特的唱腔特点,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注重“以情带声”,达到了情与声的高度统一;吴琼的嗓音和行腔酷肖严凤英,因而被称为黄梅戏“严派”的继承者,录制演唱过大量“黄梅歌”,如《逍遥游》《状元郎》《孟姜女》《小石桥》等,可以说从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吴琼继奚秀兰之后,几乎以一人之力扛起了“黄梅歌”创作和演唱的大旗,并为“黄梅歌”的传播打下了一片江山;吴美莲作为黄梅戏新生力量的代表人物,2021年获第30 届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扮相俊俏、嗓音洪亮、刚柔相济,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象。《乐记》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指的是人的内心情感是富于变化,在音乐作品中不能一成不变,不赋予变化性的音乐作品会总让人感觉缺少灵动和生命力。值得关注的是,她们都根据这首作品的情感、音色需要在正确的民族唱法基础上融入混合声色彩,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引入了头腔共鸣,头腔共鸣的运用既有真声的明亮又有假声的高位置,在正确呼吸和演唱位置的基础上特殊字和衬词引入更多真声色彩,使歌曲显得大气而悠扬、流畅而清脆,音色甜美统一,取得了很好的演唱效果。

四、结束语

“黄梅歌”《山野的风》是黄梅戏音乐与民族声乐融合创新的经典范例。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文化的提升态势迅猛,更多的人民群众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作为“戏歌”品种之一的全新歌曲形式,“黄梅歌”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追求,另一方面又拉动了黄梅戏音乐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黄梅戏的发展传播路线。在时代的变迁中与时俱进,让黄梅戏音乐与民族声乐相互守望,构建新型的“黄梅歌”传承模式,不断提高音乐创新能力、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呈现出更多展现文化共融、文化传承的“黄梅歌”音乐作品,为黄梅戏音乐和民族声乐的融合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严凤英黄梅山野
铜陵有色工人的好姐妹
——严凤英
奔赴山野
黄梅之星 谢军
黄梅之星 朱婷婷
青年严凤英
《山野的风》
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先生艺术成就座谈会内容纪要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金花夺目 黄梅璀璨
花不只在山野烂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