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儿歌的演唱对策分析

2022-11-12周慧敏

戏剧之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儿歌幼儿教师声乐

周慧敏

(武昌工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却有所下降,有些学生专业能力比较欠缺,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不够。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声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强化学生的幼师工作能力,为学生日后顺利开展幼儿教学实践打下扎实基础,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彰显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育的价值,落实学前教育中儿歌演唱的教学举措和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儿歌的演唱对策进行简要阐述。

一、儿歌的特点

(一)内容简单,道理易懂

儿歌是以幼儿为主要演唱对象的歌曲,其内容比较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内容浅显易懂,节奏明朗欢快,一般用童声进行演唱。由于儿童处于学习模仿的成长阶段,幼儿教师的发声方法和表演形式对孩子有较大影响,其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模仿,因此,幼儿教师应当注重表演方式,用趣味性较高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学习、模仿中感受儿歌乐趣,从而爱上唱歌。

(二)篇幅较短,字数较少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非常强的好奇心,他们获得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身边人的口耳相传,所以,多数情况下儿歌的篇幅都非常短小,并且内容比较简单,

幼儿教师可以从儿歌的教授方式入手,通过唱跳来进行儿歌教学,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儿歌知识,让孩子在游戏中跟着教师的节奏配合节拍自然唱出儿歌,而不用在乎吸气、共鸣等多样唱歌技巧。此外,大部分儿歌都有非常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可以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愉悦感,并激发幼儿唱歌的积极性。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学前教育教学工作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对学生未来的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在时代前沿,做好舞蹈、钢琴、美术等各项艺术类的课程教学,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尽快适应幼儿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多元化素质培养在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

三、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量太少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儿歌即兴伴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却因为课时安排得太少而无法顺利进行。不仅如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设置中缺乏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导致学生在对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时力不从心,无法深入领会一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精髓。

(二)缺乏针对性

目前,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音乐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并没有学习过声乐,还有些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声乐,因此,部分学生面对教师讲授音乐知识会感到困惑,进而造成他们在进行专业学习时没有头绪。不仅如此,学前专业的教师还会在课堂中为学生讲授一些美声唱法,但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应用不到这些类型多样的唱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因材施教,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实用的技能。

(三)重视理论,轻于实践

在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的地位得到了切实提高,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目前,大部分声乐教师都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认为只要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而学生认为,只要通过理论知识的考核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并不在乎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可以检验他们实践能力和学习状况的内容不够重视,声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纸上谈兵”,都是理论知识过于丰富,实践能力过于不足。

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儿歌演唱的有效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儿歌演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性创作活动,怎样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演唱能力,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归纳弹唱内容

琴法课更加重视幼儿对乐曲的弹奏,而声乐课能够有效培养幼儿演唱歌曲的能力以及舞台表演能力,学校可以将学前教育的声乐课与琴法课进行整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幼儿歌曲的旋律在键盘上进行演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深入了解作品、分析作品,将和声编配、即兴伴奏等与钢琴弹奏融为一体,通过这样的综合学习,学生可以快速提高儿歌弹唱能力。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种情感艺术,通过音乐学习,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开心、难过和痛苦等情绪,领会音乐艺术的魅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示范演唱、奏乐,然后让学生演唱歌词或者创编歌词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歌曲的内涵,通过歌曲展示幼儿的个性特点,通过弹唱幼儿歌曲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爱上音乐。

(二)贴合实际,提升幼儿艺术素养

儿歌的内容比较浅显,或是对某一事件的单纯描绘,或是用简浅易懂的歌词表达通俗的道理。由于幼儿年纪尚小,心智还未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都处于萌芽期,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辅导时应当特别注意幼儿的心理状态,避免以成年人的交流方式与幼儿沟通,要针对幼儿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存在的好奇心和模仿心理,调整自己的演唱方式,为幼儿树立优美且自然的声音形象,引导幼儿通过儿歌领悟生活经验,感受世间美好,体会艺术魅力,最终使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并爱上儿歌演唱。

此外,很多针对幼儿的教学目标都是通过儿歌来实现的,在朗读过程中,欢快的音乐节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他们的肢体动作表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教会幼儿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还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儿歌《大骆驼》时,歌词“骆驼骆驼志气大/风吹日晒都不怕/走沙漠,运盐巴/再苦再累不讲话”通俗易懂,节奏朗朗上口,曲风生动形象又活泼,幼儿教师通过带领幼儿演唱这首儿歌,可以加强孩子们的节奏感,锻炼学生的身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应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方案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课堂中,由于受到空间观察局限性的影响,加上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相对比较差,学生往往无法精准细微地观察到教师采用的发声技巧,这进一步导致学生无法清晰掌握相关的儿歌演唱技巧,针对以上现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应当为学生构建相应教学方案,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深入掌握儿歌演唱的发声技巧。同时,多媒体内容的运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掌握声乐知识内容,并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声乐儿歌兴趣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可以采取情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音乐的情境之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切身感受,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四)训练发声技巧

人类声带的构造非常复杂,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各不相同。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用口腔的前半部分发声,但是,专业的声乐教师在教学时都是用头声共鸣来发声。人类的声音和声带也非常神奇,如果一个人想唱出高音,声带就会根据个人的声音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唱出响亮的声音,这是因为,声带会跟着人的意识出现缩短或者边缘变薄的情况,并自动处于边缘部位,以便通过震动来进行高声部发音。基于此,声乐教师在教授儿歌演唱期间,可以运用头声共鸣的发声技巧,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声带,还能给幼儿起到示范作用。

幼儿有声音稚嫩的生理优势,让幼儿运用声带发音,可以使其声音更加脆亮、干净,对此,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发出“嘟”的声音,让幼儿的嘴唇在感受到震动之后,随着气息呈现波浪式律动。同时,在头声共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紧闭嘴巴、目视前方,在练习之后,将舌头放平,用下颚抵住,之后再将软腭抬起,使整个咽腔呈现拱形状态,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发声技巧,保护学生的声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的来说,身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寻找全新的教学方法,探索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儿歌的演唱对策,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幼儿教师。

猜你喜欢

儿歌幼儿教师声乐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睡觉儿歌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