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陵有色工人的好姐妹
——严凤英

2022-11-22王福元

黄梅戏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家有色铜陵

□ 王福元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生前曾多次来铜陵有色矿山慰问演出,给工人和家属送来了精彩的演出。我们铜陵人深深怀念这位艺术家。

黄梅戏源于乡土田间,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今成为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一颗璀璨的宝石,离不开严凤英这位艺术家所做出的贡献。她在三十八年的人生中,通过不懈的努力,推动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严凤英大师一生命运多舛,她自幼酷爱黄梅调,拜严云高为师,受家族与族规不允,被迫离家出走,跟班唱戏。由于严凤英天资聪慧加上后天的勤奋,她很快崭露头角,并且在当时小有名气,但是严凤英却在生活中屡遭磨难,背井离乡,几度飘零。新中国成立后,艺人地位发生了变化,严凤英怀着满腔的艺术热情,投入到了黄梅戏的创作与表演中。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里,严凤英相继塑造了诸如《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珍、《牛郎织女》中的织女等深入人心的经典艺术形象。

1965 年初冬,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巡回演出来到铜陵市。在市中心的长江大戏院,严凤英在《党的女儿》一剧中扮演共产党员李玉梅,连演九场,场场爆满。每天夜戏散后,严凤英同志还和剧场工作人员一起打扫卫生,她还经常到食堂帮助炊事员摘菜、洗菜、切菜。

当时铜陵市委和市政府领导来剧场看望剧团同志们,并且传达了观众对演出的反响:“一致认为戏演得很好,特别爱看严凤英同志的表演。由于许多工人同志三班倒,看不到你们的演出,我们想挽留你们多演几天”。待他们走后,她就和团里几位领导研究决定,组成小分队,利用工人班前、班后的间隙,下到工区、车间,为工人师傅演出。小分队走到哪里,哪里就热火朝天。人们见到严凤英,个个喜笑颜开。那几天,严凤英所到之处,竟掀起了井下、地表作业区“超日产、创纪录”的生产竞赛热潮。住院的同志,见到演员送戏到病房,都忘记了自己是病人。医生、护士饶有兴趣地说:“青霉素、四环素,比不上严凤英的黄梅戏素!”话音刚落,引起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铜官山铜矿有两位工人师傅,一位姓方,一位姓李,解放前曾接受过严凤英同志的救助。得知严凤英来矿山演出的消息,他俩想邀请她来家作客。严凤英虽然演出担子重,还十分乐意来到这两位工人师傅家。这两位师傅,事后逢人就说:“严凤英同志,看得起我们矿山工人,她永远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于1965 年来铜陵演出,是她有生之年最后一次给铜陵有色工人演出,让我们永久的回忆与思念!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家有色铜陵
忆花鼓戏表演艺术家何冬保先生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凉爽有色
从表演艺术家牛桂英看晋剧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