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颅骨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2-11-11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外伤性颅骨循证

王 瑶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颅骨骨折为常见颅脑外伤疾病,多因头颅受暴力作用引起,致使颅骨骨折结构改变,造成断裂性损伤[1]。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进步,导致外伤性颅脑外伤患者人数明显增多,其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颅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骨折部位压痛明显,粉碎性骨折触及摩擦音,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的主要疗法,能够清除颅内血肿,修复骨破损,修复受损神经功能。但术后若未妥善处理,易诱发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杜章楠[2]表示,予以患者一定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更具时效性。循证护理属新型护理模式,是根据既往文献资料及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3]。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外伤颅骨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旨在为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更丰富的研究内容。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9例(59.38%)、13例(40.63%);年龄25-72岁,年龄平均为(49.86±2.1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8小时,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为(4.49±1.28)小时;致病原因:高处坠伤12例(37.50%),交通事故17例(53.13%),其他原因3例(9.38%)。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17例(53.13%)、15例(46.87%);年龄25-70岁,年龄平均为(50.12±2.2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8小时,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为(4.56±1.35)小时;致病因素:高处坠伤12例(37.50%),交通事故15例(46.87%),其他原因5例(15.63%)。2组组间资料对比(P>0.05),具有明确的比较价值。(1)纳入标准:①经X线、CT检查确诊为外伤性颅骨骨伤患者,临床表现有头皮挫裂,伴有头晕、头痛、局部肿胀等症状;②符合手术治疗指征,自愿接受手术治疗;③研究符合医学伦理;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订知情书,患者有知情权,配合度良好。(2)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依从性、配合度较差;③语言、听力功能障碍;④肢体功能障碍;⑤心肝功能具有重大疾病;⑥临床资料不全,未签署研究知情书。

2 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开始前,完善术前检查工作。首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血肿清创术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特点,严重程度等),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如:颅骨固定修补术、去骨瓣减压术、颅骨凹陷骨折整复术等术式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具体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严密监控病症,遵医行营养支持、呼吸道护理及防感染等操作。若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加强卫生宣教,营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并且在出院时行出院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2周1次)。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循证护理知识培训(≥2周/次),积极接受循证护理相关培训,明确循证护理的相关内容和循证护理对患者病情康复的重要意义。查找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并对护理问题进行全面评估,筛选最佳护理内容,制定针对性、全面性护理计划。分析和评估患者病情、手术方式等,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护理问题,找出实际理论依据(文献资料检索、临床表现),系统性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问题及难点,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优化最佳循证护理模式。(2)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及接受程度,向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术后恢复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家属配合度。(3)饮食护理:合理把控日常饮食及能量摄入量,膳食搭配合理,以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食品为主,禁辛辣、生冷、刺激性食品,以维持机体电解质、酸碱平衡稳定。嘱咐患者多食新鲜蔬果,剧烈呕吐患者需长期予以禁食。由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故缺少运动,存在便秘风险。因此,需保持大便通畅,叮嘱患者多喝水或是蜂蜜水,以达到顺滑肠道的效果。(4)心理护理:由于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病发突然,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不安等情绪,加上担忧预后,故易出现严重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情绪变化,主要心理矛盾。并根据患者性格、文化程度等,结合心理学知识,给予针对性情绪安抚,鼓励患者正确看待疾病,调整心理状态,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以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5)体位护理:颅骨骨折位置不同,其术后体位存在差异。采取针对性体位,利用重力作用,能使脑组织移动至颅底硬脑膜破损处,使局部组织封闭漏口。合并颅骨凹陷骨折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并适当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合并颅前窝骨折患者,且其神志正常非模糊状态,则可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昏迷患者,应协助取患侧卧位,适当抬高床头。合并颅中窝或颅后窝骨折,则为患侧卧位,维持上述体位至脑脊液外漏后约4天。(6)病情观察:颅骨有保护颅内容物作用,故需密切监测有无异常情况,包括感染、颅内出血、脑组织损伤等。因此,颅骨造成外界暴力较为严重,可极易引起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脑损伤症状,有脑水肿、颅内血肿的风险,病情凶险,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手术治疗结束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瞳孔、意识等变化。合并骨膜、脑膜破裂患者,则易有脑脊液漏、颅内积气等情况。合并视神经骨折患者,则有视神经损伤风险。一旦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进行处理。(7)对症护理:合并脑脊液外漏患者,应加强耳鼻、呼吸道等部位护理,积极预防颅内感染的出现。处理伤口时,全程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并将无菌棉垫、无菌小巾垫于头部,注意更换及时。明令禁止进行鼻饲、鼻腔吸痰、鼻内滴药等操作,以免诱发颅内感染。加强口腔护理,维持口腔干净、清洁,口腔清洁1天2次。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叮嘱患者不可用力排便、用力咳嗽,以免颅内压升高而引起脑脊液逆流。

3 观察指标:对比2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判断循证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颅骨骨折术后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作用。(1)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定,包括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总分100分,其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即:分数高,表示生活质量高。(2)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定,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对应分数分别为80-100分、60-79分、0-59分,护理满意度为前2项之和。

4 统计学方法: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统计学软件SPSS25.0,以0.05为比较参数(α=0.05),当组间数据对比P<0.05,表明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n=32)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n=32)

组别 时间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生理机能 躯体疼痛对照组 护理前 66.64±5.92 65.21±5.98 62.42±6.67 58.31±5.67护理后 72.45±5.11 72.67±5.84 71.54±5.92 63.18±5.84观察组 护理前 65.41±5.95 64.71±5.17 63.02±6.74 59.02±5.63护理后 78.56±5.47 79.48±5.72 78.77±5.56 70.43±5.56 t/P值组间比较 0.829/0.410 0.358/0.772 0.358/0.722 0.503/0.617 t/P值对照组组内比较 2.877/0.008 3.457/0.002 3.961/<0.001 2.317/0.028 t/P值观察组组内比较 9.204/<0.001 10.837/<0.001 10.197/<0.001 8.157/<0.001 t/P值组间对比 4.617/<0.001 4.713/<0.001 5.036/<0.001 5.086/<0.001组别 时间 活力 精神健康 生理职能 总体健康对照组 护理前 63.32±5.41 55.57±5.73 54.79±6.13 56.47±5.23护理后 75.16±5.37 66.51±5.44 61.34±5.21 64.86±5.51观察组 护理前 63.74±5.85 56.13±5.83 55.02±6.79 56.23±5.72护理后 81.22±5.71 75.34±5.67 70.26±5.68 73.54±5.91 t/P值组间比较 0.298/0.767 0.388/0.700 0.142/0.887 0.175/0.862 t/P值对照组组内比较 8.787/<0.001 7.833/<0.001 4.606/<0.001 6.247/<0.001 t/P值观察组组内比较 12.096/<0.001 13.362/<0.001 9.739/<0.001 11.906/<0.001 t/P值组间对比 4.373/<0.001 6.357/<0.001 6.547/<0.001 6.077/<0.001

5.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非常满意度为17例,满意9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81.25%(26/32)。观察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4.010,P=0.04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n=32)

讨 论

外伤性颅骨外伤归属于颅脑科严重疾病,其患病率逐渐提高,主要原因可能与建筑行业、交通行业飞速发展,引起意外事件频发有关。按照骨折部位不同,颅骨骨折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2种。外伤性颅骨骨折,主要是因为外界暴力作用于患者颅骨部位,引起颅骨结构改变,进而出现颅神经损伤,血管破裂等,需及时予以诊治,以预防不良后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关于外伤性颅骨外伤外科手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能够针对患者实际病情予以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但随着临床研究发现,护理的方式是影响颅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5]。因此,于颅骨骨折手术后,加强有效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相比于其他骨折类型,外伤性颅骨骨折的病情较复杂多样,不仅增加治疗难点,而且护理工作也是一项挑战。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因骨折、病情不同,应根据其骨折、病情等,实施针对性、专业性护理措施。既往关于外伤性颅骨骨折早期护理是常规护理,包括强调护理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遵医用药等,护理措施较为简单,未能深入开展心理疏导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影响预后效果。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手术治疗,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循证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将科研理论成果、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经验进行有机整合,找寻最合理有效的护理服务措施,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现有的护理措施,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病情好转与恢复。具体为:循证护理的开展依据是从知网、万方等相关数据库检索与颅骨骨折护理相关的研究资料,同时联系护理人员护理经验、患者病情进展等,预见性开展相关护理措施,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预防术后不良事件的出现。同时,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实施针对性护理计划,能减轻患者焦虑、不安等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放松心情。然后,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保证膳食搭配合理,纠正酸碱紊乱情况,确保患者营养、维生素等摄入充足。通过体位护理,根据患者骨折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位,能避免不良体位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行。此外,手术结束后,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以常规护理干预作对照(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得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25%(26/32),观察组为96.88%(31/3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4.010,P=0.045)。提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效果较明显,与学者李海燕[6]研究结果大致相同。究其原因:常规护理干预属于传统护理,是以护理疾病症状为主,尚未开展心理疏导、针对性护理干预,导致临床护理效果不佳[7-8]。循证护理属新型护理模式,是一种系统化护理方案,是通过既往文献资料(互联网、数据检索库)、护士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实际病情,综合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预防和干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8-9]。当前,目前我院开展的循证护理研究时间短,且在组员沟通、文献检索、临床实践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本研究数据仍证实了开展循证护理的优势,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相信随着后期的推广和改进,能进一步发挥循证护理优势,促进护理效果提升。

综上所述,于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而言,术后予以循证护理,效果好,能提升护理人员专业判断能力,能够充分考虑患者实际需求,结合护理临床证据,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服务,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外伤性颅骨循证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关于小儿颅骨缺损修补的认识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