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2022-11-11卢乐华许爱珍朱江群
卢乐华,许爱珍,朱江群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舒适化医疗大背景下,门诊胃镜检查需求逐年增长。胃镜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诊断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球部等部位的疾病。但在胃镜检查过程,多数人会出现疼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胃镜的顺利检查[1]。因此,在胃镜检查中,通常会辅以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镇静、镇痛,以提高胃镜检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2]。目前,常用的无痛胃镜麻醉药物种类较多,如芬太尼、氯氨酮等,但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患者易出现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3]。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效果差异,以期为胃镜检查过程中麻醉方案中的最佳剂量、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4—7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用药剂量分为 A 组、B 组、C 组,每组 40 例。A 组男 24 例,女 16 例;年龄 17~65 岁,平均(38.95±2.28)岁;体质量42~75 kg,平均(54.43±5.59)kg。B组男 21 例,女 19 例;年龄 18~64 岁,平均(39.12±2.17)岁;体质量41~76 kg,平均(54.75±5.82)kg。C组男 25 例,女 15 例;年龄 19~65 岁,平均(39.25±2.34)岁;体质量 44~75 kg,平均(54.28±5.79)kg。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均为Ⅰ~Ⅲ级,既往无麻醉药品耐药、成瘾史;无严重心、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异丙酚过敏史。排除标准:合并呼吸功能异常;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肺、肾功能障碍;对丙泊酚类药物过敏;体重指数>32 kg/m2。
1.2 方法 3 组均于胃镜检查前进行了常规检查,胃镜检查时禁食禁饮>6 h,且在检查前无特殊用药。患者进入检查室后给予鼻导管中流量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基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4]。
A组麻醉开始前3 min,静脉注射3.5 μg/kg布托啡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54),检查开始前1 min 静脉注射2.0 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B 组麻醉开始前 3 min,静脉注射7.0 μg/kg 布托啡诺 ,检查开始前 1 min 静脉注射2.0 mg/kg丙泊酚。C组麻醉开始前3 min,静脉注射10.5 μg/kg 布托啡诺,检查开始前 1 min 静脉注射2.0 mg/kg 丙泊酚。3 组患者均在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胃镜检查[5],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体动反应情况,适当追加丙泊酚0.5~1 μg/kg。检查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均>90%。检查结束后,待患者麻醉苏醒后转移至恢复室观察不少于30 min,患者完全清醒后,且各项生命体征达到离院标准方可离开[6]。
1.3 观察指标 比较3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与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麻醉效果比较 B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A组、C 组,丙泊酚用量均少于A 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C 组(P<0.05),3 组麻醉诱导时间及检查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麻醉效果比较()
组别A组B组C组F 值P值例数40 40 40麻醉苏醒时间(min)6.31±0.27 5.55±0.71 6.68±0.59 43.053<0.001麻醉恢复时间(min)11.53±1.26 11.40±1.63 14.92±1.59 70.577<0.001麻醉诱导时间(min)1.21±0.50 1.15±0.82 1.14±0.75 0.116 0.891检查操作时间(min)6.24±2.14 6.06±2.51 5.94±2.21 0.174 0.841丙泊酚用量(mg)130.73±12.44 112.65±13.18 104.23±13.09 44.018<0.001
2.2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组呛咳、注射痛、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A 组,但B 组与C 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胃镜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侵入式检查方式,通常用于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球部等部位的检查,是临床诊断反流性食道炎、食道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的重要依据[7]。但胃镜检查会对患者食管、咽喉、胃部等交互神经造成干扰,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咽喉部痉挛、窦性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检查中止,影响检查结果[8]。因此,临床常采用药物麻醉方式,抑制患者应激反应,使其舒适地接受胃镜检查[9]。目前,临床上应用于胃镜检查的药物种类很多,但部分药物对呼吸系统功能、循环功能影响较大。
布托啡诺属于激动-拮抗阿片受体类镇痛药物,通过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尤其对于缓解内脏痛有明显的优势;还可使幽门括约肌自发性开放的频率加快,使内镜检查更易操作[10]。布托啡诺可部分拮抗μ受体,能有效减少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布托啡诺有镇静作用,在麻醉苏醒期更易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延长患者恢复时间[11]。丙泊酚麻醉效果较快,且对患者检查后的恢复影响较小,但几乎无镇痛效果,单独使用剂量较大,且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抑制,延长患者苏醒时间[12]。因此在临床上通常将此种药物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研究表明,布托啡诺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胃镜检查中,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不良反应小,起效快,安全可靠。
本研究结果表明,B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A组、C组,丙泊酚用量均少于A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C 组(P<0.05),3 组麻醉诱导时间及检查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胃镜检查中,采用7.0 μg/kg 布托啡诺复合 2.0 mg/kg 丙泊酚,与采用3.5 μg/kg布托啡诺复合2.0 mg/kg丙泊酚、10.5 μg/kg布托啡诺复合2.0 mg/kg 丙泊酚相比,麻醉效果理想,可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3 组呛咳、注射痛、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体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但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7.0 μg/kg布托啡诺复合2.0 mg/kg 丙泊酚在提高胃镜麻醉效果的同时,可减少患者体动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胃镜检查中采用7.0 μg/kg布托啡诺复合2.0 mg/kg 丙泊酚,可有效提升整体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麻醉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麻醉前,应给予患者鼻导管中流量吸氧,在检查过程要严密观察患者循环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可以适当减少药物剂量,降低注射速度。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需及时暂停胃镜检查,并给予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维持正常生命体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