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鄢超云:让评估有据可依,为童年保驾护航

2022-11-11谷珵

教育家 2022年38期
关键词:指南品德评估

文 | 本刊记者 谷珵

2022年2月,为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推动各地健全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评估指南》强调要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切实扭转“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等非科学倾向,并且突出了师幼互动、活动组织等影响保育教育过程质量的关键要素。《评估指南》颁布后,为广大一线幼儿教育从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惑。如何推动以评促建,引导办好每一所幼儿园?如何聚焦评估关键问题,为幼儿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为此,我们采访了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鄢超云。

切忌将《评估指南》变成培训噱头

◎《教育家》: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估指南》对幼儿园游戏的发展明确了哪些发展方向?

鄢超云: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讲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在《评估指南》中同样得到了强调,并且《评估指南》重申了游戏条件的提供保障等要点。如果说其中有什么和以往不同的地方,我认为是《评估指南》非常强调自主游戏的权利保障,一定要给幼儿提供大量的、充分的自主游戏的时间和机会。自主游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由,玩什么游戏、跟谁玩游戏、玩的时间和地点,儿童都能够做主。游戏的自主、自由程度,影响甚至决定着游戏的质量。当然,幼儿园的游戏有很多种类型,自主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但不是全部。比如规则游戏里面儿童也会有很多自主的权利和机会,但不能算作自主游戏,要区分开来。

当今社会对游戏的理解差别巨大。许多家长将游戏狭隘地理解为电子游戏,甚至非学前教育领域的学者也会出现这种误读,这就会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幼儿园游戏和动物的游戏、成人的游戏以及幼儿游戏是不同的概念,是在幼儿园这样一种教育机构中发生的。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应该贯彻国家的规定,比如幼儿园游戏中,孩子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价值引领的游戏内容,教师就要采取干预。我曾听一位幼教同行讲过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在幼儿园说要修监狱,问他为什么,他说要把园长抓来关起来。当孩子玩所谓出格的游戏时,幼儿园作为国家的教育机构,如果不去做价值引领,那是肯定不行的。因此,要想发展高质量的幼儿园游戏,有很多关于游戏的概念是需要厘清和界定的。

◎《教育家》:如何通过《评估指南》来指导游戏中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估?

鄢超云:《评估指南》中提到的总体要求、评估内容、评估方式等,对于指导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提出要关注幼儿园提升保教水平的努力程度和改进过程,严禁用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方式来评估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这样一些要求,讲的是怎么样去评价一所幼儿园,但它对儿童的评价同样是有指导意义的。一个孩子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计划搭建什么、有没有碰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实现目标,这是应该受到关注的,而非到最后仅仅去测评。现在有些幼儿园非常迷恋各种心理学的测评工具和量表,甚至简单地套用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好像如此一来就能精准测出儿童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可以说《评估指南》反映出的对幼儿园和对儿童的评估是一脉相承的,需要我们逐句好好解读。再比如“严禁用直接测查”,如果将之理解为彻底排斥测查,我想也是一种误读,像儿童的身高、体重肯定是需要直接测量的。我特别建议幼儿园能够拿出一个专题教研来研讨《评估指南》,现在关于《评估指南》背景下的主题讲座有很多,但究竟有没有认真研读它,可能要打个问号,切忌将《评估指南》变成孵化培训的噱头。

◎《教育家》:《评估指南》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解和尊重幼儿并支持有意义地学习。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追随儿童的需要来创设游戏,支持幼儿的学习?

鄢超云:我想送给老师们三句话。第一,要充分观察;第二,要读懂儿童;第三,要有效支持。

充分观察,是为发现儿童需要打好根基。幼教界非常强调观察儿童,但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留给教师观察儿童的时间并不够。观察的不充分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充分观察班级里所有儿童。一个班30个孩子,很多教师只是观察一部分特别容易拿出来写案例的孩子,可以作为观察记录的素材;或者特别调皮的孩子,因为不观察他们容易出状况。有的学生开玩笑地跟我说:“鄢老师,我这次带班的运气不好。”我问原因,学生告诉我,这个班的孩子都没什么故事。说明两极的儿童比较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而这对处于发展中间水平的儿童是不公平的。二是没有充分观察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许多教师在追随和了解儿童需要的时候,只侧重看自己比较擅长的方面,这也是不妥的。

现在的幼儿园教师太忙了,没有时间跟孩子对话。有一次我做教育研究项目,让在幼儿园工作的学生帮忙,收集一些孩子创作的自己眼里的幼儿园生活的绘画表征。学生给我后告诉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但后面又加了一句:“非常遗憾,我让小朋友画了之后,我都没时间听他们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我们的老师忙得连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时间都没有,恐怕是做了很多未必真正是教育核心内容的工作吧。

读懂儿童,才能真正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据我观察,幼儿园中能够读懂儿童的未必都是高学历教师,不少保安、厨师、医生、保育员的学历并不高,但他们很懂儿童,能给儿童良好的支持。很多人过于着急,只想得到如何支持的直接答案,但其实没有前面两个环节的支撑,支持策略可能只是空洞的知识。

有效支持,是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发展提供的。有时候,在“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产生的支持并非有效,甚至是反面效用的,这是值得警惕的。

理想的师幼互动就像打乒乓球

鄢超云,学前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委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学前保教指导专委会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教育家》:《评估指南》将师幼互动质量作为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指标。您观察过许多园所的教育现场,根据您的经验,理想的师幼互动具有哪些特点?良好的师幼互动如何在游戏中生发?

鄢超云:众多研究和经验表明,真正影响教育质量的正是教师跟学生的互动。不仅是幼儿园,所有的教育都如此。理想的师幼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而且是持续的,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我把球打过去,你又把球打回来,两个人一直是根据对方的击打来判断自己接下来的打法。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师幼互动其实是单向的。其次,教师跟儿童的互动要有儿童视角,要对儿童的需求比较敏感。再次,互动应该是能够帮助、挑战儿童的,能够促进儿童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

比如我在成都十六幼看到一些孩子搞破坏般把教师的墙饰拆掉了,他们觉得墙饰里面藏着东西。了不起的是,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允许了孩子的拆除活动,并且后来真的往墙饰里藏了东西让孩子们猜测,但互动并非到此结束——孩子们拆完后,老师教育了孩子们,要求他们将墙饰还原。这就是一个持续的、有挑战、有支持的师幼互动场景。

再如角色游戏里,教师扮演一个去美食店的顾客,提出对食物的要求,比如“我要吃面,面比较特殊,一碗面就只有一根面条”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要求。孩子不会觉得这是老师在上课,但他要为了实现老师的目标而努力。游戏里就有良好的师幼互动。即便游戏结束后,互动也可以继续,教师可以用相机或者摄像机记录游戏场景,便于师生游戏后结合照片或视频交流讨论。我目睹过大量类似的师幼互动,说明很多幼儿园教师是非常有智慧的。我常常和学生探讨“懂”这个字,“懂”是竖心旁,人与人之间的懂,恰恰首先取决于有没有用心,教师只要用心,做懂儿童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教育家》:《评估指南》提出要聚焦班级观察,通过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了解教师与幼儿互动情况。这在实践层面提出了怎样的挑战?需要评估人员具备怎样的素养?

鄢超云:《评估指南》规定通过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来评估,在观察的覆盖面上,强调不少于各年龄班级总数的三分之一,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但在实践中,的确存在需要解决的困难。以一个12个班的园所为例,至少要去4个班连续自然观察,假如想要一天完成,至少有两位评估人员要进班,而且评价园所肯定不能只依赖于班级观察,还有审视厨房、完成访谈等环节,那么到底需要多少评估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不过,行政层面的组织架构并不是最大的困难,我更关心的是幼儿园层面。以往幼儿园迎接评估时的一些“套路”可能就不起作用了:比如让全园最好的两三个老师搞突击性的临时公开课;在有限的时间里观察教育现场,出问题时也有辩解的空间。有些园所将迎检时的路线都设计得非常流畅,呈现了什么、避免了什么,尽在掌控中。如果今后按照《评估指南》的要求,那么许多表演性的手段会失效,这也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否真正组建起过硬的评估团队、确保评估过程不缩水提出了要求。

◎《教育家》:您曾提到,平时幼儿园在写各种计划时,很少写到关于评价的计划。《评估指南》的颁布,对这种现象是否会带来改变?

鄢超云:坦白地讲,我并不觉得一定会带来很大变化。实际上之前提到这一点,我心里也比较担忧,因为现在幼儿园教师的文案工作量已经很大了,如果因为新的改革不断做加法,对教师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但我希望《评估指南》发布后,教师能够更有目的地评估儿童,今天观察什么、明天观察什么,通过计划实现全面的观察,而非每次写观察评估计划报告。

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应该有机结合,此消彼长

◎《教育家》:《评估指南》强调了自我评估的作用和价值。要求自评,并不是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印发的指导文件中,但是为何效果一直不佳?幼儿园如何建立自我评价的机制?

鄢超云:有些幼儿园的自评做得非常好,并且发展好的教师,我认为他们的自评一定做得很出色。当然总体来看,的确存在自评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评的结果没有得到尊重和使用。此外,如何开展自评,幼儿园很少获得帮助,《评估指南》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不过如果不出台全国层面而依赖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研制自评的工具,恐怕会存在不少问题。工具推出的时间、各省的研发能力和水平,都有待考量。如果缺少有实际支持性的标准,让幼儿园和教师怎样自评呢?

当一个人不具备自评能力的时候,无论再怎样鼓励他自评,效果都是十分有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他评的帮助,如果他评的过程、标准、结果是开放的、透明的,就会有利于教师的自评。但目前的许多评价对被评者是不透明的,依靠悟性自生自灭,那么被评者的自评能力要从哪里长出来呢?

◎《教育家》:从他评角度来看,除了上述提及的,以往的外部评估还有何问题?《评估指南》对评估队伍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鄢超云:我们常说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实现导向激励功能、诊断功能,但在使用时需要非常当心。外部评价的一个缺点是时间短、容易片面,我们期待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可能反过来会伤害评价对象。

外部评价需要跟内部评价有机结合,保持此消彼长的关系。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能力不强的时候,需要加强外部评价,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加,外部评价的强度和时间等就应慢慢变少。对优秀教师来讲,过多的外部评价是干扰。

许多地方的外部评价是依赖教研员和优秀园长的,最后就变成园长互相评,你好我好大家好。解决基层的问题可能还需要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包括按照《评估指南》的要求,评估队伍如要保质保量完成,那么负责评估的园长又有多少时间能处理自己园所的内务呢?评估队伍从何而来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评估指南》提出,评估人员主要由督学、学前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园长、骨干教师等组成,并未将高校教师、学前教育研究者纳入,是值得商榷的。我的建议是除了学者,还可以加上家长代表,毕竟家长是幼儿园质量直接的体会者,应该具有发言权。同时,评估队伍的人员尽量保持稳定,而且需要训练,否则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标准评估,也会给一线造成不明确的指引。

◎《教育家》:《评估指南》提出要将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与其他相关评估统筹实施,避免重复评估。不少一线幼儿园教师苦评估久矣,面对新要求,实践层面的统筹如何减轻幼儿园迎检负担?

鄢超云:从全国层面来讲,我们有《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等;省级层面,有示范园评估,一些地方还有等级园评估等。可以说,评估是非常多元的。一个当幼儿园园长的学生曾经梳理出一份文档给我,包括教务考核、年终考核、科研考核、卫生保健检查、督导评估、疫情防控等等,大概几十项评估检查工作需要完成。有些检查确实是必要的,但也有些评估检查是重复的,而且会让幼儿园很难办。比如同样都是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不同文件中同类指标的表述是不同的,意味着迎检中档案材料盒的封面就要贴成不一样的内容,有教师告诉我“评估就是倒腾盒子”,反映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评估指南》对减轻迎检负担的关注可以说有强烈的针对性,但是如何落实,还要考察地方教育部门的智慧。

不恰当的品德启蒙方式,会伤害孩子的学习热情

◎《教育家》:《评估指南》在办园方向的考察要点中将“品德启蒙”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这是“品德启蒙”首次出现在国家性文件中。品德启蒙和以往的价值观教育有哪些异同?

鄢超云:品德启蒙应该是渗透入五大领域的,落实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里,也是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更加得以凸显和强调的,这一点和价值观教育是有交叉的。从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来看,我们特别强调体系化、整体化的思考,中小学是培养必备品格,幼儿园这个阶段讲的是品德启蒙。放在孩子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宏大视野来看,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品德启蒙教育。

◎《教育家》:价值观教育一直是幼儿园重点工作之一,但实操层面中,很多园所将价值观教育变成了口号宣传和死记硬背。如何基于幼儿成长的需求,做好品德启蒙?

鄢超云:我们应当在生活中、游戏中,对儿童进行美好的价值引领。越小的孩子在这方面越有直接的体验,比如家有两个孩子,他们很小便容易因为东西分配不均匀的情况而质疑家长。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被人粗鲁地、不公平地对待,他长大后可能记不得具体的事件,但糟糕的体验是会留下痕迹的。这就是品德启蒙的重要价值所在。当然,有意义的内容还需要适合孩子的教育形式,能不能让孩子玩出好品格、吃出好品格,不要一提品德启蒙、品格教育就将它联想为一节课。不恰当、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方式,会伤害孩子的学习热情。

我曾非常系统地研究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问题,近年来,品德启蒙或者品格教育也让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中国,讲学习品质大家是非常认可的,比如有了专注的品质就能够提升成绩,但品格教育可以说包容更为广泛。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道德品格,一是功能品格。功能品格就是像专注这样的学习品质,没有好坏之分,但道德品格是有价值判断的。一个人一辈子坚持做坏事,也是很专注,但他不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人。因此,我认为两种品格培养应该结合交织起来。如果只强调价值引领的道德品格,教育会走向空洞;如果只讲学习品质,教育可能也会走上歧路。

目前,我们对品德启蒙的研究还不够,能给幼儿园教师的资源支撑比较少。有些绘本非常适合做品德启蒙的载体,但总体来说资源和实践还比较零散,缺乏体系性。此外,可以在品德启蒙中给孩子一些反思的机会,采用对话式、讨论式的教学法。灌输不会让孩子有真正的收获,孩子只是知道“勇敢”“和谐”这些词,但遇到具体情况如何抉择,可能孩子并不了解。

◎《教育家》:对于看不见摸不到的品德启蒙来说,如何考察其效果?

鄢超云:的确,评价品德启蒙是特别困难的。一是品德启蒙的诸多内容不一定外显出来,二是其效果未必是立竿见影的,具有延时性,并且需要无数次教育的累加。不过,《评估指南》中的评估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方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过程性评估。我建议可以参考表现性评估的办法,适当做一些定量化甚至增值性的评估尝试。比如友善品质,我们可以借助友善主题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后通过谈话、绘画表征等对比一下孩子友善方面的发展。这些探索是有难度的,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质疑,但即便被质疑也要做,因为评估是不能逃避的,这也是需要广大幼教同行一起拓荒和探索的。

猜你喜欢

指南品德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好学者贤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品德
文化部公共图书馆评估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