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SWOT分析
——以江苏省H市高校为例

2022-11-11刘淑娴

科技风 2022年2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刘淑娴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0

一、研究介绍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从国家到社会,从学校到学生个人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和坚定呈现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能够坚守自我的文化立场和坚定文化信心。即使是外来文化,他们也能理性对待,取精华去糟粕,增加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进而坚定文化自信。

高校中的职业教育覆盖面广,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由过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化为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指的是职业内在规范和要求,包括了职业道德、意识、行为习惯、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品质,是在特定的职业情境中通过具体职业行动得以体现的具体素养。

本研究对江苏省H市高校进行SWOT分析,探索H市高校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如何针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定位和策略应对。优势和劣势因素主要用于分析内部环境,机会和威胁因素用于分析外部环境。SWOT分析除了要分析历史和现在,也着眼于未来和发展,将其应用到高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中,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的优化和促进对策的制定。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一)政治因素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和精神洗礼,早已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出文化自信。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自信”提出了科学的理念,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普遍共识,可以激发全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

多年来,政府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这些文件政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领科技发展趋势,把握市场需求,满足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更充分、更高水平的就业需要,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承。文件明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优化学校专业布局,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依托职业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各民族文艺人才。文件强调,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等相关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支持、参与职业教育,鼓励文化创新,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务实精神、钻研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和促进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性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中职和高职相互衔接,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产教深度融合。保证受教育者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双提升,完善适应发展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二)社会因素

文化自信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呈现在大众眼前。这对于高校学子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对时代价值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过去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操作技能的培育、职业能力的超越与发展都依赖于核心素养。职业内涵多样,内容更为丰富。一个合格的劳动者,除了拥有必要的文化知识、业务技能外,还必须要有发自内心地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关注和对高尚的道德价值的坚守;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注重他做事的态度和业务能力,更关注他的个人修养和品质。所以,通过研究社会群体在职业发展变化中职业人才个人修养和品质的变化,能够比较科学合理地理解与表达职业教育的职业素养及其核心职业特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发展变化,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而左右或助推教育的发展,深度影响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个体的职业素养需要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需要有一个从初级形成、中级发展和高级成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或与生俱来;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波浪式向前的发展过程,职业素养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的复合多元的发展过程,是伴随着生产不断创新、变革,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交替更新发展的。

(三)外部环境分析结果

(1)江苏省H市高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机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而触发的文化自信,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高校坚决贯彻的落实;电视、微博、微信等媒体的大量宣传和倡导,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层出不穷,社会、企业信息化不断地发展,对职业素养的要求逐渐提升。

(2)江苏省H市高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威胁。全球经济化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体的创新等加快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化多元的发展,不但会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辨别能力,对于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调查中发现,H市高校对社会职业发展需求的认同度不高和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重视程度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明了H市高校在突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教育的强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系统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内部环境分析

(一)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

高校作为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建设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文化自信重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高校的教学基础设施是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实施的载体。因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强大的感染力,而让师生在无形而又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中,塑造灵魂、陶冶情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科学文化、高尚品德教育熏陶。高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很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科研设备设施、学习生活设施、怡情益智的校园绿化等。除了大家关注的教学仪器、课程资源、网络设备等不断发展和更新迭代外,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设施也在与时俱进。高校食堂、学生广场等公共场所配置电视等视频设备,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培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和科研场所是高校学生刻苦钻研的物质保证,馆内丰富的藏书、实验室里先进的仪器设备、教室墙上的名人警句等同样发挥着高校学生学习和教育的助手作用。

(2)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精神品质。优秀的精神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高校发展的精髓,是一所高校漫长的建设和发展所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充分借助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高校所特有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精神品质,通过耳濡目染等途径发挥高校所赋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在校大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由多个要素构成,其中就包括了学生在内心深处具有的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家国情怀。在信息社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时刻变化。在校学生必须主动接受、科学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需要顺应社会发展大局,树立战略思维,审时度势,准确分析,科学研判,在审势中对未来职业岗位方向、职业能力需求作出超前的精准的前瞻性预测,并据此与时俱进,改进和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编制、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手段等,才能不断搭建起获得未来机会的桥梁,使高职教育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主动而不是被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兴市场和职业世界的变化,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为将要到来的变化做好准备,不断适配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

(3)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提高高校教师基本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了许多努力,始终将立德树人贯彻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把教师基本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在强调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的基础上,科学评价教师教学,落实师德第一标准,成效非常明显,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高校优良文化影响,突出精神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借鉴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把互联网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挖掘校园、合作企业、社会上的教育资源,将科学研究成果视频化、教学内容数字化,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和文化自信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江苏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极其重视,创造条件保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H市高校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优化升级,在人才职称申报和评审、岗位聘用安排、聘期考核、年终考核等次评定等方面,严格把关,逐渐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思政教育水平的带头人。严格遵守教师选聘制度,提高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不断地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高校与国家引领、地方经济需求相配合,形成多元衔接的混合式高校教师培养体系。高校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启动校内“1+X”证书制度试点、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参加专业培训、引入国家级优秀教师到学校开设大讲堂等,促进学校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师队伍。为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备文化自信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创造出更坚实的基础。

(4)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办学活力的重要展现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这是高校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窗口,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江苏省H市高校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讲座、主题宣传月,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交流会、职业大赛等多种形式,无形中就对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想行为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H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注重发挥新生报到后的开学典礼、离校前的毕业典礼、各种优秀学子的颁奖典礼等活动的育人功效。如H市高校的“海棠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大赛”“诚信育人主题月”等,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校园活动的开展也更加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放松身心。让他们既是观众,更是演员,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学校、来自身边同学的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和自我教育。校园活动搭建的亲身参与的社会教学实践平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了更多的师生、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为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资源整合及教育手段的开发创新,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吸引力的平台。

(二)内部环境分析结果

(1)江苏省H市高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优势。江苏省H市高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优势是具备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精神品质、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和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2)江苏省H市高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劣势。学校里的职业素养培育大多是大班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室容量有限,学生人数较多,教学时间受限,与授课教师的交流少;当前学校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学术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的人际关系、职场关系处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四、SWOT分析和策略应对

总结以上内容,对于江苏省H市高校进行SWOT分析和策略应对汇总:

(1)发挥优势和机会分析(SO):①将文化自信融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②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高校优良文化的教育功能;③丰富校企合作形式。

(2)发挥优势和降低威胁分析(ST):①充分挖掘文化育人功效,减少多元文化的冲击;②整合职业素养培育的师资,提高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同度。

(3)避开劣势和利用机会分析(WO):①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导向,扩大教学范围、增加教学时长;②扩充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

(4)避开劣势和威胁分析(WT):①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减少外来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②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结语

江苏省H市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职业素养培育的外部环境是多元复杂的,其应对策略应该是紧紧围绕将文化自信融入学生的日常职业素养培育。利用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在学生实习期间丰富校企合作的形式(SO),扩大校园里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容和模式(WO),降低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力,提高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同(ST),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文化观和价值观(WT),最终为高校职业素养的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