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棵白蜡树的坚守

2022-11-10李林向静楠龙岳俊

科教新报 2022年42期
关键词:白蜡树村小教学点

李林 向静楠 龙岳俊

初见杨宗龙,他正教孩子们唱歌。

讲台上的他一脸黝黑褶皱,讲起课来眉飞色舞。

这所位于洪江市岩垅乡竹坪垅村的教学点,只有5 个学生;荣膺“湖南好人”

的杨宗龙现在是这里唯一的老师。

上世纪80 年代的竹坪垅村,山岭之间,一条烂泥路蜿蜒盘旋,一直延伸到村里。杨宗龙是土生土长的竹坪垅村人,有很多机会走出大山,因村里缺教师,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

1990 年,杨宗龙被任命为竹坪垅村小校长。一诺千金,万难无阻。

当时教学条件异常艰苦,冬天没有炉子,他怕学生冻着,自己出钱上镇里买木碳供学生取暖;学生付不起学费,他就从自己不多的工资里帮忙垫付;学校门窗破烂,他动手修理,屋顶漏雨,他爬上屋顶捡漏。同时,他带领老师积极争取支持,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学校修好了围墙,竖起了旗杆,新修了篮球场,教室装好了强化地板,学生用上了全新的爱心桌椅,学校旧貌换新颜。

竹坪垅村小学生最多时有200 人。

近年,随着外出打工的家长越来越多,学校生源不断减少,如今只剩5 名学生。

2008 年,竹坪垅村小改成教学点,整个学校从校长到炊事员都是杨宗龙。“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这是杨宗龙的口头禅。

在杨宗龙的办公桌下有个特殊的小柜子,里面存放着几套干净衣服。

在竹坪垅村,不少学生从家到学校要走十多里山路,为了防止在来校途中遇雨淋湿衣服,杨宗龙用工资购置了这些衣服。一旦有学生被雨淋湿,他立马从小柜子里拿出干净衣服给学生换上。

梅雨季节,溪水暴涨。每到这个时候,杨宗龙早晚来到溪边,背一个又一个学生过溪。

“老远就看到杨老师,打着赤脚在水里背孩子过溪。”家长马叶轩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热泪盈眶,“有这样的老师,我放心!”

在杨宗龙看来,他只是做了一名老师应该做的,却让竹坪垅村的家长们备受感动。杨宗龙家建房子时,全村的老百姓都自发地前来帮忙。

40 多年前的竹坪垅村,很多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在当地,孩子辍学是常有的事。杨宗龙一家一户做工作,引导村民们重视教育。

“作为杨老师的学生,我虽然没有走出大山,但是我现在用他教的知識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感觉很有意义。”竹坪垅村村委委员梁少华说。

如今的竹坪垅村,漫山遍野果木飘香,漂亮的小洋房一栋接着一栋,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民收入逐年增长……

“看到村里近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觉得付出一切都值了!”杨宗龙说,这幅令人向往的乡村幸福美景正是对自己当初承诺的最好回报。

教室外,一棵白蜡树笔直伫立。39年来,白蜡树一直为竹坪垅村教学点遮风挡雨,杨宗龙像这棵白蜡树一样,从青丝到白发,扎根竹坪垅,坚守着最初的承诺。

猜你喜欢

白蜡树村小教学点
白蜡树与喜鹊
『德才兼备』『话』不多:默默奉献的白蜡树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村小支持行动
——把关注点延伸到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村小消失后对农村文明的不利影响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