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2022-11-10刘芬

科教新报 2022年42期
关键词:常德市常德学校

刘芬

教育作为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指数之一。常德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围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改革促均衡,以改革推公平,以改革提质量,以改革添活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教育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谱写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华章。

十年来,常德市教育经费总量从2012年的61.9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4.92亿元;中小学在校学生由2012 年的500655人增加至2021年的542064人;所有区县(市)成功创建全国教育基本均衡县,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年(2019年、2020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教育工作奖励的市州……

回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是对过往的致敬,也是为未来谱写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壮行——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2019 年10 月,石门县罗坪乡安溪完小,已在此从教26 年的教师任建国搬进周转房。“35 平方米的一室一厅里,厨卫灶具、电热水器及家具等一应俱全,拎包便可入住。”任建国的工作生活状态,是常德市35977 名乡村教师的一个缩影。

走进安乡县王家湾小学,功能齐全的各类教室、宽敞整洁的学生餐厅、红绿相间的运动场、造型独特的韶樂台和光阴塔……2020 年8 月,投入1200 多万元的王家湾小学改扩建工程竣工,一所破旧的乡村学校摇身变成了一所占地面积13000 平方米的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电教一体机进了课堂,孩子们对上课更感兴趣了。”说起学校,校长周磊难掩兴奋。

十年来,常德市切实落实教育“四个优先”措施,推进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为常德大教育格局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数据最有说服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78 所、高标准建成5 所芙蓉学校,新增学(园)位近15 万个;建成教师周转房3485 套、塑胶运动场149 个,改扩建学生食堂10 万平方米……十年来,常德教育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校际一体化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实现“一乡镇一公办幼儿园”全覆盖,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班额全面消除,“入园难、入园贵”“城市挤、农村弱”等问题得到根本改善。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技师学院、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筹)等学校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常德大学城初具规模,常德大教育格局正逐步形成。

从“教好书”到“育好人”

从提高普及水平到注重内涵,十年来,常德中小学教育发展发生了深刻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成为新时代对中小学教育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常德市教育局着力于健全立德树人机制,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通过创新德育工作、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等,不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逐步构建育人大体系。将德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突出思政课、“双减”、课后服务、研学实践、心理健康、乡村教育振兴等重点,充分发挥了德育的有效功能,真正实现了德育要素融通一体、学段贯通一体、实践协同一体的目标。

在常德,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老师!番茄像个小灯笼!”“看!他们班种的茄子真漂亮!”……常德市六中在校园内开辟“开心农场”,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田间,体验农耕乐趣、学习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做泡菜、制灯笼、包饺子、写春联、炒春菜、挖红薯……武陵区北正街小学学生们课余时间忙得不亦乐乎。学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确定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内容,同时开展“二十四节气”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劳动、感受劳动,在劳动中掌握技能、体会成长。

为学生减负,为成长赋能。为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 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落实,常德开足开齐体育课程,深化体教改革,指导学生掌握1 至2 项运动技能。在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同时,积极挖掘传统体育项目,把游泳列入全市中小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组织开展体育课游泳教学、游泳赛等活动,实现“一乡镇一泳池”,游泳进校园成为常德市本土特色教育。

此外,常德充分发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打造中小学艺术品牌特色,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地方戏曲等教育活动深入校园,形成以九子鞭、蚌壳舞、剪纸、陶艺、常德丝弦、常德汉剧高腔、常德花鼓戏为引领的美育品牌,实现传统艺术进校园全覆盖。目前,该市共有10 所中小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体验到普惠快乐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特色多元的高中教育,真正让自己的人生出彩。”常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市教育质量建设整体均衡,齐头并进,高考本科录取率达65.67%,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5 个百分点;空军招飞人数多年位居全省第一;职业教育学生技能竞赛团体总分连续9 年位居全省前三;科技创新、体艺竞赛、拔尖人才培养等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从“基本支撑”到“辐射引领”

常德对教育的重视,既重硬件,又重软件;既重外延,也重内涵,特别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近年来,常德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师德建设意见、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十条禁令”等文件和规定;各地教育部门将师德建设成效纳入学校和校长年度考核目标考核内容,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了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师德建设机制。2016 年,师德师风被纳入全市中小学在职在编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审查内容。

2014 年设立的“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开全省先河给予获奖对象10 万元重奖,为常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一批批优秀典型。

拥有独特办学思想、深受学生爱戴的桃源县一中校长燕立国,全国人大代表、坚守山乡的“妈妈校长”石门县雁池完小校长王怀军,教学技能扎实、被誉为“思品课活教材”的安乡县深柳中学教师刘业庆,默默耕耘40 个春秋的山区“孩子王”石门县罗坪乡栗子坪教学点教师卓德刚,党的二十大代表、醉心于教书育人33 年的常德市四中校长朱金凤,先后从三尺讲台走上“翦伯赞突出贡献奖”的领奖台。

“90 后”乡村教师麻小娟为孩子们讲睡前故事,用“一千零一夜”点亮农村留守儿童心灵,感动全国;桃源县剪市镇中学语文教师郭云兵创建“沅水童声”朗读团,让朗读成为治愈乡村留守儿童自卑的良药;获评第九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的武陵区第一小学校长谢英,不仅让武陵区工农小学这所名不见经传的薄弱学校成长为优质学校,还带领新建的武陵区一小在短时间内跻身明星学校。

1 名罹患重症的女孩,10 名教职员工,11 公里山路,30 多次送教上门……为特殊孩子送教上门的温情故事从石门县皂市镇中心学校不胫而走。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两次向全国教师发出号召:“向送教上门服务贫困边远学生的10 位教师学习。”

这些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或怀揣梦想,扎根边远山区;或苦心孤诣,以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业务和高尚的品德,为孩子们传道解惑;或满怀热忱、不畏艰辛,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带动一方教育发展。

此外,常德市还通过给荣誉、给地位、给平台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从2014 年起,该市建立以教师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坊。目前,全市共建设名师工作室30 个、名师工作坊43 个,一系列利好措施汇集成促进教师成长的正能量。该市现有正高级教师78 人、副高级教师7983 人、省特级教师70 人、市级骨干教师599 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00 名。十年间,名师数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近五年,引进教育部直属師范大学公费师范生55 人、招录新教师12299人。

该市还不断拓宽常德教育的辐射引领作用。2012 年以来,累计遴选53 名教师到西藏、新疆支教,选派8 批710 名教师赴张家界、石门、沅陵“三区”支教;采取送教下乡、结对交流方式,市直学校派出700 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市本级每年安排1200 万元,为全市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发放特殊岗位津贴,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向乡村教师倾斜,基本实现“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极大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更强的气魄、更加奋发的姿态,把党的教育政策、群众的期盼,变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续写常德教育的新辉煌。”常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祖国掷地有声的表态,展现了常德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

猜你喜欢

常德市常德学校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扶琴》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
学校推介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
常德市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