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22-11-10王华

教育界·A 2022年26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人文素养高中历史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进程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大,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升。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以新课标为导向,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从教材内容出发,有效备课,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继而高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分析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同时对培养路径进行了进一步深入探究,提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王华(1980—),男,甘肃省临潭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包含丰富的人文内容。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将其中蕴含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气质。针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重视度不足的问题,历史教师要引起重视,有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明確教学目标,更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材中挖掘人文元素,并结合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一、新课标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考核标准,教育目的、教育观念模糊,导致学生更重视历史知识点的背诵,忽略了知识点背后的历史意义、人生哲理;只重视成绩,不重视自身道德素养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目前青少年犯罪事件频频发生,调查其原因,犯罪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这导致青少年面对外界事物的刺激、诱惑时,不能正确判断,从而导致犯罪事件的发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高中生的思想定位,也会影响国家、社会未来的定位。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由此显现,重视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就是重视国家发展建设,为国家输送

人才。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

历史学科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以及探索研究的学科。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和活动中蕴含大量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道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通过教材内容讲解非常容易向学生渗透人文知识。历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可以让人充分了解事物的发展历程,明白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1]。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课程性质特点与教育价值,向学生渗透历史学科蕴含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使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事物,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进而有效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部分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受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更注重教材知识内容的讲解,对教材之外的知识与其背后的意义并不多言[2]。此外,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只是按照教育大纲讲解知识,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并没有彰显其学习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从教师安排。部分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重视。

(二)部分历史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将出发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寻找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方法上,并将这种学习知识的思想逐渐渗透给学生,而对教材所涉及的人文素养内容,如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人生追求等并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学生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育方法,认为历史学科只要掌握背诵方法,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观念一旦在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更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会严重地制约其以后的成长、学习。

四、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历史教师要提升个人人文素养

历史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引导者,其教学态度、思想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3]。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开始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的时期,对社会事件会积极发表个人言论,并崇尚言论自由,这个时期教师必须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言论行为,使其用正确的眼光看待社会事件,并发表正确的言论。教师的思想、道德认知以及表现行为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历史这门极具人文特色的学科的教师,其言语、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因此,历史教师要提升个人人文素养。一方面,历史教师要积极参加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以及相关培训交流会,在日常生活中要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丰富自身知识,并有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学习相关的心理教育知识,从而更好地向学生渗透历史学科中的人文内容。同时,历史教师要在生活以及教学过程中约束自身言语及行为,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与提高。

(二)历史教师要有明确的人文教育目标

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对学生的人文情感并不重视,甚至直接忽略。面对繁杂的历史,学生只看到枯燥的知识点,而没有看到其背后的人文意义,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成绩难以大幅度提高,学习质量也较差。为了有效转变这种现状,历史教师要有明确的人文教育目标,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新课标要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最终目标,将教学方案设计得更人性化,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有明确的情感目标,会深刻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懂得更深刻的人生意义与价值。例如在教学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知识点时,历史教师可以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民族正义感、民族自豪感,使其树立使命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历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历史教师要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历史事件背后的价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充分相信历史教师,并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在与学生交流时,使学生敞开心扉,真实表露内心想法,真正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情况,进而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能力特点,一步一步地向学生渗透人文内容。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学生眼中都是严厉的、冷酷的,是知识的教授者,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听从教师的讲解,不敢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教师也无法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更无法有效地将人文内容渗透给学生[4]。因此,歷史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到班级与学生进行一些轻松的互动,聊一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等。同时在课下,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学习以外的交流互动,使学生转变对教师的印象,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人文教育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四)历史教师要重视从教材中寻找人文元素

历史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推敲、研究后,才会被纳入教材的。因此,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知识框架、每个历史知识点等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心理认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历史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内容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每一个历史事件对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学生可以学到更多与道德、价值、信仰追求等有关的人文知识,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从教材中寻找人文元素,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效借助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人生观。例如在教学“中国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提前深入研读与教材所涉及的人物思想相关的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列举事实案例,进而由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实中的社会事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

(五)历史教师要结合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记录历史事件的同时,也涉及历史人物的思想、审美等。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时,不再只是机械地背诵知识点,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重点与难点,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其他学科,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古代艺术文化时,邀请音乐、美术教师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由更专业的教师讲解古代音乐文化、美术文化,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事件,形成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脉络,并在学习中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进而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六)历史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追根究底,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观思想,无论教师创建多么完美的教学模式、制订多么完善的教学计划,如果没有学生积极有效的配合,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也难以提高[5]。因此,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其想学习、爱学习,乐于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目标的有效手段。每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虽然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但也要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施。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下时间里也能主动学习与研究历史知识,历史教师需要重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其真正意识到历史知识学习对自己的学习以及人生的影响,明白人文素养对自身思想的形成的意义,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努力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师积极互动,最终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应用。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表达的个人见解,掌握其思想动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教师要重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充分意识到新课标下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明白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优势,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运用有效的培养策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凌云.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知识文库,2021(10):145-146.

[2]杨晓刚.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7):63,58.

[3]庄佳.试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6.

[4]黄毅平.论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85):123.

[5]杨红玉.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32.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人文素养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