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新闻的融合传播意义及生产流程研究
2022-11-10乔柯钟昊熹冯春程瑛
乔柯 钟昊熹 冯春 程瑛
【内容提要】卫星传感器采集地物电磁波,通过物理模型与空间数据挖掘算法,实现观测数据到地表变化、人类活动的动态感知,具有超时空性、及时性、可对比性、易可视化性等特点,与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需求十分契合,孕育了新的融合媒体形态——卫星新闻。本文详细阐述了卫星新闻的概念及产品生产的理念和流程,延伸了新闻从业者的感知范围,重塑了新闻的边界;在理论上,以卫星数据作为新的客观信源,以数据驱动的可视化表达作为新的媒介,拓展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在实践上,建立了卫星数据驱动的新闻产品生产流程,包括新闻选题转化、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及可视化等关键步骤。结合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的产品实践,验证了所提出卫星新闻的大众传播模式和生产流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卫星遥感 卫星新闻 数据驱动 大众传播模式 生产流程
随着遥感技术的出现,卫星上的相机可以远距离采集电磁波数据,获得相关地物的形状、纹理、现象、变化等信息。①新闻机构利用卫星数据,既能获得地球尺度的宏观长时间序列观测,也能获得地表目标的微观快速研判,还能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评估社会经济发展,摆脱了传统报道中个体的时空束缚,极大地拓展了感知能力,增加了报道的深度。此时此刻,上千颗卫星正在太空中对地表进行观测,不断丰富和提高质量的数据源意味着更短的重访周期、更强的地物识别能力;飞速发展的遥感及人工智能,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和自动分析能力,开创了地球观测新时代,也将新闻带入新轨道。为落实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四全”媒体要求,探索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新闻机构要利用好衛星数据,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治理的根本需求,为公众带来兼具时效性和信息深度的新闻报道。
一、卫星新闻
媒体机构使用卫星数据进行新闻报道在20世纪就已有实践,但很长一段时间,卫星影像仅作插图使用,而非一种新的新闻形态。近年来,媒体机构逐渐转向遥感技术的深入应用,全球调查新闻网发布了使用卫星影像的指南。②2018年,路透社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卫星影像已经成为视觉叙事的核心,是支撑多媒体报道的关键元素。③
(一)卫星新闻的概念
卫星新闻(satellite journalism)在学术上还缺乏严格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使用了卫星数据的新闻。
从新闻生产过程来看,卫星新闻可以看作卫星数据驱动下的数据新闻。狭义的卫星数据主要指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各种影像。广义上的卫星数据也包括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位置数据等。卫星新闻的生产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时空数据挖掘以及地图可视化等。从数据获取方式看,卫星新闻也是一种传感器新闻。传感器新闻强调通过硬件感知的手段收集数据。卫星上搭载的相机正是一种远距离传感器,它所获取的数据是非结构化的,不可直接展示的。必须经过技术手段处理才能被媒体使用。
卫星新闻有一整套新闻生产逻辑与流程,媒体结合新闻选题,对卫星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挖掘和可视化,生产新闻产品,面向公众传播。
(二) 国内外卫星新闻的发展
早期对地观测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间谍侦查。美国中情局和美国空军研发了代号为“日冕”的战略侦察卫星,并于1960年成功回收了第一张地球轨道卫星遥感影像。其上搭载的拍摄系统“锁眼1”已经可以达到7.6米的分辨率。与此同时,多光谱摄影和红外扫描也用于跟踪夜间活动和探测伪装,但这些数据难以被媒体获取。197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启了陆地卫星计划,对地表生态环境进行广泛观测,但分辨率仅有80米,并不适合观测小目标,不适合媒体应用场景。
1986年,法国航天局、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等创办的斯波特图像公司(Spot Image)发射了10米分辨率的SPOT-1,是当时商业遥感卫星的最高水平。之后,媒体开始在新闻中大量使用卫星数据。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设施发生爆炸,由于苏联不愿接纳观察员,不愿发布相关信息,西方媒体开始从卫星影像上寻找线索。陆地卫星首先获得了4月29日的影像,并通过近红外波段对高温物体的感应确认了四号反应堆起火。5月1日,SPOT卫星提供了拥有更丰富地表细节的高清黑白影像。通过两者融合,可以获得兼具高分辨率与丰富色彩的影像。这则卫星新闻报道由美国广播公司发布。快速获取禁入区域的图片信息,延伸传统媒体的可触范围,卫星遥感数据的这一特性在该案例中得到充分体现。
1999年,美国私人企业空间成像公司(Space Imaging)发射的全球首个高分辨率遥感卫星IKONOS,将分辨率提高到了1米。2001年9月12日,该卫星拍摄到了被撞毁的世贸中心大楼,从废墟中升腾的尘土和浓烟清晰可见。雅典奥运会前,美国数字全球公司(DigitalGlobe)使用0.6米分辨率的QuickBird卫星拍摄了大量城市场景,供媒体展示场馆建筑的布局,评估工程进度。商业卫星公司开始主动预估可能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拍摄到影像后,通知可能感兴趣的编辑们,这种模式被称为卫星灌输。④
价格因素限制着媒体使用卫星数据,随着行星公司(Planet)和数字全球公司竞争加剧,新闻业因此受益。通过免费向媒体提供影像,这两家公司获得曝光,并垄断了媒体市场。行星公司的优势在于数量,通过180多个超小型卫星,可以以天为单位提供覆盖全球的3至5米分辨率影像。数字全球公司的优势则在于清晰度,旗下WorldView-3具有0.31米的分辨率。2015年美联社开展了对东南亚海上奴隶的追踪调查,正是利用数字全球公司拍摄的影像获得了关键性证据。⑤这一报道最终解救了2000名奴隶,敦促政府展开调查和立法,并荣获普利策奖。
2017年,路透社利用卫星影像和火点数据记录了缅甸政府对罗兴亚穆斯林的迫害;新闻调查机构INK利用卫星影像证实了博茨瓦纳总统挪用政府资金、动用军队,修建私人设施。2018年,贝灵猫(Bellingcat)和荷兰新闻机构使用健身软件的定位数据结合卫星影像、社交媒体,追踪了军事设施出入人员的行动轨迹。2019年,《纽约时报》通过卫星影像分析了沙特石油设施袭击事件中可能的攻击者;《福克斯新闻》使用多源遥感数据报道了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州的野火。202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展示了贝鲁特港爆炸前后的卫星影像对比;《卫报》根据卫星影像和航空数据,发现土耳其和阿联酋违背联合国对利比亚的武器禁运政策。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卫星新闻中发挥作用,乌克兰独立媒体使用神经网络从卫星影像中识别出因琥珀挖掘活动而被破坏的地表区域,制作了面向公众的交互地图。卫星数据驱动的新闻已经逐渐融入国际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主题也从突发事件调查扩展到对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追踪与监测。
中国在卫星新闻方面起步较晚,近几年有了飞跃式的发展。2019年,新华社成立卫星新闻实验室,陆续推出近百个卫星新闻产品。包括运用夜光遥感、地表温度反演、植被指数反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复工复产状况的《中国·起来》系列报道;在武汉“解封”一个月后,利用卫星影像和航空、货运、消费等多源时空数据,反映城市活力复苏的《武汉“归来”》;《卫星还真发现了“金山银山”》通过三维模型叠加卫星数据,展现了“两山论”指导下贫困地区因生态改善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2020年底,推出国内首部基于遥感数据的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聚焦“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用十二颗卫星的数据讲述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卫星新闻特有的生产模式和指导理念已由新华社成功实践,成为常态化报道手段之一。
二、卫星新闻的融合传播意义
卫星新闻需要结合新闻选题,设计卫星数据筛选、处理及分析的方式,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并通过可视化编码向受众传播,整个过程是由数据驱动的。卫星新闻的创新实践带来了新闻生产和传播链条的变革,具有独特的融合传播学意义。
(一)卫星新闻的大众传播模式
基于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提出经典模型,⑥在信源中添加了数据驱动的信息生产过程,在媒介组织中强调把关人的数据思维和更高的知识要求,并说明时空信息可以通过特有的可视化形式进入传播,最终形成了具有分阶段特点的卫星新闻大众传播模式(图1)。
X不僅是社会环境,也包含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决定了卫星新闻的客观性;X-S-D是卫星新闻所特有的信息来源,通过卫星传感器S获取的卫星数据D,通常一系列校正和处理成为信息;把关人G通常指新闻从业人员。他们会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筛选,数据思维和广泛的知识积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信息技术渗透人们生活的今天,结合卫星新闻特有的可视化形式,移动终端、短视频、混合现实等设备和技术都成为了新的媒介M。
卫星新闻的传播模式与传统相比,主要有三大变革:
1. 信息感官的变革
传统新闻仅从社会环境获得和鼓吹者处获取信息。前者往往受时空和方法限制,而后者可能缺乏可信度,沦为宣传工具。卫星运行在数百公里外的地球轨道之上,无时无刻接收来自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记录着地面上环境的变迁和人类的活动。通过卫星数据,新闻机构可以直接对X进行监测和分析。这些数据帮助新闻机构摆脱时空束缚,获取更全面的信息,进行更为专业和自主的新闻报道。
2.新闻呈现方式的变革
数据新闻时代,海量数据必须通过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将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真相,以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受众。卫星数据的理解虽然具有门槛,但时空维度的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却随处可见:人们会关注股票的K线,能理解导航软件的指引,因此对投射到地图上并动态变化的卫星数据具有很高的理解能力。卫星数据可视化技术转变了观察视角,保留了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将新闻从故事空间引入数据空间。⑦
3.新闻机构“基于数据和技术”的变革
卫星新闻带来了新闻生产核心理念的转变:卫星新闻中的信息是从数据中生产出来的。卫星数据是非结构化的,且数据量极大,动辄上千亿兆比特(100PB)。新闻机构有三种方式参与卫星大数据新闻生产:通过重新定义数据采集标准,建立面向新闻需求的“媒体星座”,获得长时间序列、高时间密度原始影像,成为基于数据的机构;通过聘用技术人员、与科研单位合作,成为基于技能的机构;在卫星新闻实践中创新应用,从数据中创造价值,打通数据到遥感观测变量再到社会经济指标的监测分析自动化,增加数据的易用性,缩短价值的实现时间,成为基于思维的机构。
(二)为新闻客观性、真实性提供新支撑
卫星新闻从三个方面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首先,卫星数据是对现实的客观记录而非统计聚合,新闻机构可以直接使用原始数据,保证了数据本身的客观性;其次,通过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可以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分析,保证了数据选取和观察的客观性;最后,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具有专业知识的记者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可以保证数据挖掘过程的客观性。
卫星新闻从两个层面来保证新闻真实:第一是具体真实,即对事实真相的确认。卫星新闻诞生于调查报道中的事实核查,无论是他国的敏感设施,还是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无法进入的地点,都可以获取一手影像资料;第二是总体真实,新闻援引个案,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卫星数据采集范围广,可追溯性强,可以整合时空上下文全量信息,关注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发展规律,提供深刻的宏观理解,保证了新闻的总体真实。
三、卫星新闻的生产过程与方法
卫星新闻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领域与新闻生产的深度结合,新闻的故事性和专业领域的科学性充分体现在卫星新闻实践中,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理解卫星数据的用途,掌握卫星数据基本的搜集、处理和可视化方法,熟悉卫星新闻的生产流程。
(一)卫星新闻生产流程
卫星新闻产品起始于某个新闻选题,既可能是对国家发展的评估,也可能是对突发事件的观测。选题的设计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传播价值,必须先转化为遥感等领域的专业应用问题,寻求成熟的解决方案,之后进行可行性预研,对最终的结论及效果有大致的认识。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当发现数据不充分或方法不支持时,就要对新闻选题作调整。
通过可行性分析后,将进入数据采集和分析流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数据的理解,明确时间、空间范围及具体处理步骤。有时只需要对原始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标注、对比即可满足需求;如果需要进一步从数据中挖掘知识,则要广泛尝试遥感模型或机器学习算法,甚至结合其他辅助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挖掘,最后进行可视化呈现。这也是一个迭代优化的过程。与此同时,记者也需要参考其他权威信源等,当存在冲突或不足时,要回到数据收集步骤进行调整或补充。
最终,卫星新闻经传播渠道到达受众,要注意收集受众的浏览数据和反馈信息,以便总结生产和传播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优化调整,提高用卫星数据讲述新闻故事的水平。
(二)卫星数据的分辨率
卫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相互制约,影响着最终新闻产品的效果。在实践中,以空间分辨率最为重要。
空间分辨率指影像像元所代表的地面范围大小。当实际地物大小与分辨率相近或更小时,将无法展示出地物的真实样貌。新闻从业者需要结合选题目标进行判断,当所识别地物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差别时,分辨率可适当降低。根据实践经验,识别所需的分辨率至少需要达到地物實际大小的三分之一。
时间分辨率也称重返时间,指对同一地区可重复获取遥感影像的最小时间周期。低分辨率卫星往往时间分辨率较高,随着技术发展,高分辨率卫星也可以通过斜视成像极大地提高时间分辨率。这一属性直接关系到获取某一地区最新影像的速度,以及对同一区域进行连续监测的最小时间单位,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卫星数据处理
卫星新闻中的数据处理既要符合遥感专业的规范也要满足新闻特殊的要求。
首先是预处理。虽然新闻实践中有时不需要精确的定量分析,但数据误差也可能对可视化效果产生影响,使公众产生误解。例如,大气校正在遥感专业中用来消除大气和光照等因素对地物反射的影响,是进行定量分析的必要步骤。而在卫星新闻中,其对画面效果的提升更受关注,大气校正后的影像,色彩更加清晰饱满。
其次是图像融合。卫星传感器同时获得两张影像:一张空间分辨率较高,能看清地表纹理,但不具有色彩信息;另一张充分采集了色彩信息,但空间分辨率较差,看起来比较模糊。通过锐化算法综合两张影像的信息优势,可以得到一张高清晰度的彩色影像,有利于实现对较小目标的观察。
此外,卫星新闻需要将影像转为投影坐标系。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虽然可以用经纬度来描述位置,但直接按照经纬度可视化会导致变形失真,越靠近极点面积越大,地物被压扁的视觉误差。必须运用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对应关系。
当所需信息不能从影像上直接观察获得时,还需要使用遥感、地信、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进一步挖掘,这里不一一列举。分析方法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是行业内成熟的方法,这确保结论的科学性;第二,必须因地制宜,许多算法往往在其研究区域很有效,但难以泛化到其他地区;第三,要容易理解,选择最为直接、简单的方法是最利于传播的;第四,要考虑生产和时间成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说明问题的方法最有竞争力。
(四)新闻选题转化
如何从技术角度理解新闻选题,实质上是一个新闻选题转化的过程。新闻从业者深入理解新闻选题,将其拆解成数个子选题,然后对应于相关技术应用,新闻选题就被转化为一系列遥感、地信专业问题。
以卫星新闻实验室《武汉“归来”》融媒产品为例,简述新闻选题转化的实现过程。2020年初,武汉市因疫情“封城”,经过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疫情终于得到控制,并于4月8日“解封”。该选题旨在展示“解封”一个月后,人们迅速回归日常生活,经济复苏、社会安定的现实。该选题首先被拆解为三部分:交通恢复、生产恢复、经济恢复。其中,交通分为空中与陆地,分别使用飞机和货车的定位数据来体现,辅以卫星视频数据增加表现力。生产恢复分为直接和间接,直观对比汽车生产企业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发现库存量的减少;间接利用多光谱影像反演地表温度,观测工业区域生产活动的重启;经济恢复则使用了外卖骑手轨迹数据和线下交易数据。通过将这些卫星数据映射到地图上,选取“解封”前后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顽强“重启”,极具客观感和说服力。
(五)卫星数据可视化
卫星数据的可视化以空间属性为基础,实现基于像素的叠加和对比。时间属性则决定了具体的对比方法。双时相最常用卷帘,即使用一条横或竖的分割线,通过移动展示前后两张影像,揭示变化和影响;三时相可以分别映射红绿蓝(RGB)通道,用色彩呈现阶段变化;更多时相可以采用动图展示,优点是直观。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解读,可以对差值、变化率,回归分析或泰尔-森估算的参数,进行发散着色以表达变化趋势。
卫星数据的不同波段也能捕捉人眼无法观察到的信息,适当选取波段映射到RGB通道,生成与可见光影像全然不同的假彩色影像,有针对性地揭示地物状态、区分地物特征。
多源卫星数据可以基于坐标叠加,甚至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在三维场景中呈现,为受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新视角。
四、结论
卫星数据给新闻带来的不只是视觉体验的奇观,更是革命性地拓展了新闻采集端的能力,延伸了新闻机构观察世界的眼睛和感知全球的触手。新闻机构通过卫星数据全面而及时地掌握全球动态,并且从生产端进入整个价值链上游。随着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借助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传输和分析速度、更自动化的生产链条,媒体可以掌握海量数据资产,变事后追溯的被动报道为全球全时的主动监测,不再是带着问题寻找数据支持,而是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识别风险、寻找规律,极大地拓宽了新闻边界,从“风向标”变为“传感器”。新闻机构通过卫星技术,可以跳出时空束缚,走近真相、感知全球,真正地做到“把地球管起来”。
乔柯系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研发总监;钟昊熹系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春系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科研合作总监;程瑛系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注释」
①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页。
②MCINTOSH T, “GIJN’s Resource Center. Resources for Finding and Using Satellite Images”, https://gijn.org/resources-for-finding-and-using-satelliteimages/, 2022-03-28.
③CORCORAN M. “Satellite Journalism – The Big Picture”,https:// 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sites/default/files/2018-10/Mark%20 Corcoran%2C%20Satellite%20Journalism_1.pdf, 2018-06.
④Jones M, “Satellite imagery in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global conflicts”, Asia Pacific Media Educator, no. 15, 2004, p.196.
⑤MENDOZA M.&MCDOWELL R.&MASON M., “AP tracks slave boats to Papua New Guinea”, https://www.ap.org/explore/seafood-from-slaves/aptracks-slave-boats-to-papua-new-guinea.html, 2015-07-25.
⑥[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朱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9页。
⑦张过、贺大为、关晴等:《全媒体时代遥感新闻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471页。
责编:霍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