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联合青年学者和学生社团打造全新期刊生态圈
2022-11-10刘珊珊王浩然沈晓峰郭建顺张学东
刘珊珊,王浩然,沈晓峰,郭建顺,张学东
(吉林大学《中国兽医学报》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62)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新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应该积极融入主流学术研究体系,走近各项学术活动中,获悉学术前沿动态,追踪并持续报道优秀成果,逐渐产生品牌效应[1]。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组建不同类型学术社群,连结作者、读者、专家、编辑、编委和商家,促进国内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使科学信息和观点得到充分沟通和融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学报应立足学校的优势学科,以服务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目的,引领学科发展[2]。《中国兽医学报》由吉林大学主办,依托畜牧兽医专业优势学科,逐渐建立学科—编辑—实验室—编辑部学术追踪模式[3-4],组织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搭建学术、学习、就业平台,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平台,并联合学生社团打造全新社区,在搭建联和青年学者、学生、科研团队和期刊沟通桥梁过程中,逐渐构建全新期刊生态圈,为期刊改革创新提供更多的思路,如图1所示。
1 高校学报积极融入主流学术研究
加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期刊相互促进,高校学报借助编委的力量聚焦学科热点,以服务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依托学校优势学科,集中报道并宣传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吸引优质稿源,为期刊学术质量保驾护航[5]。《中国兽医学报》编辑部联合吉林大学农学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编研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建立学科—编辑—实验室—编辑部学术追踪模式(见图2)。每个编辑利用大数据平台,将对接学科科研内容进行系统总结,积极参加实验团队学术会议和行业峰会,追踪最新研究进展,积极策划主题形成专题报道,前瞻性聚焦吉林大学学科领域前沿和热点,真正做到科研机构和科技期刊协同发展,达到传播知识、推进学科建设、引领学术创新的目的,并为期刊办刊模式改革创新提供更多思路。
图2 高校学报积极融入主流学术研究
2 以优秀论文为媒介,定期举办作者分享会
我刊建立学科—编辑—实验室—编辑部学术追踪模式后,各学科负责编辑积累、跟踪学科前沿信息,全面掌握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各重点实验室的学科背景,科研人员是科学的积极创建者,是科研论文的生产者、利用者和传播者,是期刊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期刊写稿、审稿的储备专家。我刊定期举办作者分享会,搭建连接期刊—科研团队—学生的交流平台。筛选期刊的本校高水平作者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学术交流会促进我校交叉学科之间思想交流,拓展了学科发展方向,是学生直观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完善科研思维的最好实践机会,为学生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做好铺垫,同时培育出大批的潜在优秀作者群。迄今已成功举办5期,因疫情影响拓展线上会议,进一步跨越我校平台,邀请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优秀学者进行定期交流,每期特约权威专家进行点评和总结,每次线上观看人数均达到300+,讨论更加多样化、具体化,交流会产生的大量问答和信息有效促进科研问题的解决,提高论文与作者团队的曝光度。
3 搭建学生学习、就业拓展平台
针对高校学生需求,我刊公众平台设置不同板块,从科技论文写作、论文检索、科研立项、就业升学指南等方向提供信息服务。邀请刚毕业的优秀学生分享科研体验和职业拓展;邀请高被引论文作者分享科技论文阅读、检索和撰写技巧;在公众号开设多个针对学生的栏目,如专家报告、数据收集分享、论文集锦等;宣传青年学者,扩大青年在国内领域的影响力,将青年学者最近发表的优秀论文梳理呈现;邀请优秀学生展示科研生活和团队风采,从团队研究特色、科研成果、文化氛围等角度,为学生呈现科研的真实面貌;同时我刊创建科技写作、文献检索、试验操作、编辑实践四位一体"移动课堂"融合教学模式,组织分组讨论、总结汇报、模拟开题及答辩,最后进行科技论文分析,撰写及投稿实践练习,为学生学术论文撰写和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做好铺垫。目前已成立学生交流群2个,具体指导学生科技论文写作、开题报告撰写、课题进展讨论、科研选题等交流报告,对学生实践操作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4 搭建青年学者学术展示平台
我刊积极组织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与名师交流沟通机会。组织青年学术论坛、积极推荐青年学者申报基金项目。设立青年学者专栏,从求学生涯、科研经验、引领学科发展角度,将优秀学生成长轨迹进行宣传,并制作成简短的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树立榜样力量。同时设立畜牧、兽医实践操作联赛,设置“青年科学家奖” “最佳学生文章奖”等奖项。并加大对青年科学家出版费的减免力度,不断激发青年学者的科研热情。近3年,本科生在我刊发表文章比例提高10%,硕士、博士生论文撰写指导工作不断落实,优秀论文比例提高25%。
5 利用学生社团打造全新期刊发展社区
学术社区的建立,加深了期刊、实验室和学生的深度交流,并促进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加入到我刊工作运行中,缩短期刊与一线科研人员之间的距离,为期刊储备未来办刊人才[6]。我刊逐渐建立活跃的作者交流群,形成读者、作者与学术社群的良性循环,积极发布学科和期刊发展动态,交流科研、科技写作,甚至职业规划方向等问题,激活了学生学术热情,也开启了我刊联合学生社团创立新形势社区的新局面。
我校学生社团包罗万象,学生们在学习新技术,尤其是融媒体技术方面成绩斐然,逐渐成为各领域的小专家,是我校综合实力的另一种体现。学生社团在我刊改革发展中做出显著贡献,我刊在推文撰写和多媒体制作、社交媒体运营、数据分析、举办活动会议和微信群管理等方面联合我校文学社团、美术社团、融媒体社团等创立新形式社区,成为拓展我刊编辑技能短板的优质人才资源,从而在快速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美术社团为我刊设计专业海报、视频;文学社团联合我校青年学者,协助作者和编辑撰写文章导读、学术简讯,并拓展论文深度加工工作;融媒体社团负责我刊视频号和公众号内容生产和推广工作。参与我刊工作的有读博士5名、在读硕士10名、本科生20名,青年教师15名。社团成员的加入,丰富了期刊内容生产、设计、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缩短了期刊与科研人员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期刊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 结束语
高校学报改革建设中应回归办刊初衷,为学科建设服务,引领学术创新[7-8]。传播方式从纸本转移到数字化期刊,通过内容多形式加工和多媒体传播途径发布学术信息,构建全新的科技期刊发展生态,建立连接连结作者、读者、编辑、编委和实践的期刊生态圈,促进科技期刊与科研人员间的双向互动[9]。近几年,优秀科技期刊致力于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和传播优势,通过创建学术社群和开设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构建期刊和学科发展命运共同体[10]。《中国兽医学报》以优秀论文为媒介,定期举办作者分享会,促进了我校交叉学科之间思想交流,拓展了学科发展方向,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为学生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做好铺垫;搭建学生学习、就业拓展平台,针对高校学生需求,设置科技论文写作、论文检索、科研立项、就业升学指南等信息服务;同时致力于搭建青年学者学术展示平台,激发青年学者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培养学术信心,传播学术钻研精神,鼓励创新、指导写作、倡导学术严谨,为培养我国优秀的科技后备力量做出贡献;并在撰写推文、多媒体制作、社交媒体运营、数据分析、举办活动会议和微信群管理等方面联合我校文学社团、美术社团、融媒体社团等创立我刊新形式社区,为期刊改革创新提供更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