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策略分析
2022-11-10王金海
王金海
(宁波金耀机械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00)
在企业发展时,按部就班地落实成本管控工作,有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切实增强资金应用效率,不断提高资产运营实力,改善存货管理现状,助力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且提高经济效益。然而,不得不承认目前大多企业在成本管理这一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欠缺成本预算管理意识以及成本管理针对性不足、审批流程不科学等,这就需要企业有关人员展开针对性研究,并制定更有效的管控方案,支持企业提高成本管控水准。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内容
(一)成本控制含义
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指利用各种费用核算手段,预先确定费用范围,并将其与实际成本相比较,从而在生产运行中,在损失发生前后进行成本控制,对其进行防范和调整。这种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中的损失,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是指在生产中节约成本,减少生产中的资金浪费,追求最大效益。从长远发展观点来看,通过合理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收益,使企业生产和运营规模得到持续扩张,从而支持企业更加迅速且稳定的发展。
(二)成本控制内容
1.技术成本
一些企业项目较为特殊,便决定了其经营时必须依赖于网络技术来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因此在开发和维护网络技术方面,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硬件设施的开发和维护,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开发和软件更新的费用。作为网络企业,技术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因企业信息产品主要依赖于人的设计和开发,所以大多企业技术成本并不只包括技术研发,还有人力成本。
2.客户成本
传统产业客户成本更多集中在客户日常关系维护和沟通上,客户费用则主要表现在客户发生咨询、售前支持、售后维持等方面。与传统产业相比,当代企业在客户维护方面的成本较低,但是当用户的成本投入不足时,用户的体验就会降低,这对企业发展极其非常不利,所以目前用户成本也就成了大多企业的一项重要开支。
3.法定成本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诸如信息外泄、产品寿命降低等问题,但对于新兴企业来讲,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导致公司在经营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在技术产品使用权方面,我国法律对开发商的专利权保护力度不够,便会使得一些企业诉讼费用增加。
二、强化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成本控制要注重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不仅要确保成本指标的达成,而且要在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中充分体现出来。在现代成本管理中,对成本进行了全面的控制。其次,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和管理水平。实施成本控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控制体系,例如物料消耗定额、定额、工时定额、费用定额等。最后,成本控制是实现经济责任制的关键保障。经济责任制是实施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护盾,实施成本管理,必须将成本指标层层细化,逐级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要求各部门、各环节根据各项经济指标承担经济责任,以激励员工积极思考节约消耗、降低成本、确保各项成本指标的实现,确保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和取得成效。
三、企业成本控制遇到的问题
(一)成本预算管理不到位
在企业具体运行和发展时,成本预算及管理工作的展开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趋势。企业内部所应用的资金数量极其庞大,若没有科学控制成本,极有可能导致企业入不敷出。因此,极有必要展开成本预算管控工作,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但是,目前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这一方面普遍存在众多问题,比如投入不均匀以及长期存在生产欠账情况,又如在原材料成本控制这一方面关注度不高,难以控制最终花费成本,影响企业发展成效,再如成本预算管理人员职责落实不到位,极有可能会加剧成本支出,导致原本较为复杂的成本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致使成本预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二)成本管理针对性不足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成本更多,包括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以及具体的费用管理。这些费用将被用于不同的业务项目,并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不同的生产成本费用、非生产成本和具体成本都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各项成本效益最大化。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企业在经营的时候,都没有将其与现实相结合,从而使其在经营中的各项费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费用和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设备和工作所产生的费用。而非生产性费用则是指在日常业务中产生的费用,但与其生产流程无关。具体费用是指公司为某一具体工程所付出的费用,这些费用的用途各不相同,但有的公司却将其任意运用,导致了成本管理的混乱,对公司的发展不利。造成企业成本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没有对各种内部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了成本的使用过程出现了混乱情况。
(三)审批的流程不够健全
建立良好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规范运用内部控制成本,是建立内控环境的前提及保障。在报销、审批等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控制费用报销和审批,以防止不合理费用的使用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成本的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费用报销程序、审批程序不健全、不规范。在企业内部,当涉及相关费用的使用时,没有对费用的使用、费用的支付进行监督,也没有考虑到费用的合理性和规范化,从而导致了企业的各种非生产性费用的使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在发展时,并没有将成本补偿机制和公司的发展相结合,而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随地产生各种非生产性费用,这就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压力。许多企业成本审批程序还有待改进,许多企业都是在成本使用完成后再进行审核,这就暴露出了目前国内企业在费用审核和报销方面的不足,必须尽快进行改进。
(四)成本全程控制不到位
对企业来讲,实施成本控制的第一个原则是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只有在实施全流程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成本管理的正规化和有效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的经营部门对成本的控制过于浅显,或是单纯的控制执行,仅注重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前期的产品设计、后期的销售,从而使整个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在实施成本控制计划时,也只是满足了一些特定的需求,并没有能够满足成本的全部控制,这就造成了成本全程控制效果不佳。
四、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强化成本预算管理
首先,坚持成本预算管理的“以人为本”。企业要实施成本预算管理,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认识到只有在员工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才能使所有的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对企业内部的人进行管理,也为公司的经营功能提供了保障,而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则可以确保企业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在企业的成本预算中,员工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上下级预算的偏差。也因此,企业必须要注重对偏差比较大的预算进行合理审查,灵活处理偏差预算,从而达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效地调动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热情。
其次,重视“刚柔并济”的成本预算管理。企业要实行预算管理,必须要达到预算的目的,要在生产过程中对预算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还要制定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执行路线,使目标与数量指标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公司的发展。而且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不能设定太过苛刻的目标,必须要有弹性,要让员工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要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要让员工工作热情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最后,强化各部门的协作,使费用预算管理更加协调。在企业中,财务部门是成本和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是提高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财务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其他部门的需求来调整自身工作方式,不能只局限于日常运营,还要考虑到公司的运营和资金,了解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出最科学的预算。当然,预算标准还能将费用纳入整体的编制,改变过去的预算硬性规定,减轻单位内部工作的压力,从而使这个目标从消极变为积极,更能与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相适应。
(二)进行成本分类管理
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各种费用,对其进行分类,以保证其经营成本的降低,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收益。一方面,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可以对各种费用进行分类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分级管理体系,将内部的费用和开支进行明确的归类,并根据成本支出的不同,进行统一分配和支付。比如生产成本只能用在生产项目上,而不能用在非生产项目上,也不能把所有的费用都用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成本的问题而导致项目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在企业发展时,要不断细化企业内部财务分类,明确企业成本支出,确定费用种类,加强内部的财务分析,保证成本的合理和规范化,防止出现浪费现象,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最后,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稽核,对成本的分类运用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早发现问题,使成本的运用更具科学性、正规性,并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成本分类管理。
(三)健全企业审批流程
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费用报销程序,优化费用报销制度,合理的费用运用及报销管理是企业长期运作的根本保证。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要在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内部报销程序,及时改进审批流程,加强对公司的控制。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张,企业与外部的交流、沟通必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费用,从而导致各类非生产性费用的增加,因此许多部门在社交活动中,往往会抓住公司在报销、审批等方面的漏洞,通过报销来获取更多的个人收益,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不利。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最先进的成本会计方法,以先进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监督,在报销的时候要对费用进行严格会计核算,防止个人谋求私利的现象出现,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其次,要注重内部审批程序的优化,实行三级审批管理,有效地控制费用,保证费用的合理利用。最后,要加强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防止个别人员利用报销费用的漏洞,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削弱公司的整体实力。
(四)设施全程成本控制
在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往往会忽略对某一部分的成本控制,而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使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大幅上升,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因此,在企业的各个生产过程中,要做到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总的成本,从而有效地保持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利润。对整个企业的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必须事先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思想,包括事前预测、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此类系统是大多数公司采用的成本管理思想,而第二个环节,即事中控制,属于整个控制流程的关键,也是控制工作的关键,需要加强监控和管理,各相关部门要配合这个过程,做好相应的工作,以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一点,企业在成本全程控制过程中要重视引进先进激励手段和方法。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企业成本核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主要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采用成本核算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改善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使企业的业务处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成本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增加对电脑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的投资,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成本。在进行成本信息的管理中,通过合理地使用网络管理平台,使成本信息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控制和管理,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保障有关资源共享,切实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影响企业盈利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增强成本控制的质量和水平,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实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深对成本控制的认识,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完善相应的控制体系,重视全员参与,加强监督增强制度执行力,从而不断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