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的国企应收账款管控策略分析
2022-11-10刘衡政
刘衡政
(青岛少海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300)
企业应收账款一般是预付款项、应收款项、其他款项。应收账款指的是企业在营销期间产生的赊销费用,赊销是企业常见的销售模式,主要形成于部分企业为吸引客户,并拓展市场,或部分企业为清理库存,对信用较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策略,从而将库存转变为应收账款,降低货物管理费用。预付账款是企业支付上游客户产生的债务,应收款项在企业中非常常见,是企业资产中的一部分,对企业运营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资产属于风险投资,存在资产便会产生风险,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合理管控具有重要意义。国企作为我国大型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应收款项管控,应当采取制衡措施,以免产生坏账,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国企应收账款管控的意义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国企在市场经济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经营,国企若想在市场中获得优势竞争地位,生产的产品应当具有创新性,合作的企业要有雄厚的实力。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应收账款所有权属于企业,主动权一般是债务企业控制,此情况下的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问题始终存在,随着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量增多、金额增大,一旦发生坏账,企业将面对较大的经济损失。应收账款作为资本活动项目,安全性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一旦账目安全风险增大,将对后续的企业运营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比如,款项到期无法回收,会导致国企的流动资金断裂,无法继续购入材料或者支付职工的薪资。因此国企需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使应收账款发挥既有的意义。首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国企在经营发展中,为进一步提升产品销售量,以赊销的模式完成销售,从而抢占市场份额,应收款作为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项目,企业开展应收账款管理,有利于发挥款项在企业运营中的价值。其次,可促进国企现金流运转:应收款项的金额数量大,代表企业的占用资源丰富,对应收款项有效管控,有利于企业在计算经济指标时,缩减坏账的计算率,降低企业资金运营压力,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最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应收款项管理期间,应当管理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使企业流动资金处于健康运营状态。国企资金充足,可以持续生产产品,适当拓展产品规模,合理回收款项改变资金周转不良的情况,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二、国企应收账款管控问题
(一)应收账款基数大、账龄长
国企在经营发展期间,应收账款涉及的方面比较复杂,尤其是与对接企业的关系错综复杂,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三角债务现象,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产生影响。据我国统计局调查显示,我国企业三角债务规模不断积累,部分企业的拖欠金额超过4.7万亿,应收账款成为国企经营中的矛盾问题。国企应收账款实际账龄时间长,且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的账龄水平,我国国企账龄拖欠期可达80天以上,美国的账款平均拖欠期为6天,该数据显示出我国的国企应收账款账龄相对较长。现阶段,我国的应收账款坏账率在8%左右,部分企业坏账率高达30%,该数据高于发达国家1%的平均水平。且部分国企存在长期挂账的情况。
(二)风险意识薄弱,制度无法落实
国企在发展中为拓展市场份额,在成本及产品价格上关注度高,且在经营中需要积累信誉,才能完成促销等工作。但部分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不强,为拓展销售份额,未对付款人信息进行调查,盲目以赊销策略抢占市场,导致大量客户拖欠企业款项,占用的资金也无法顺利回收。国企在经营发展中,并未对赊销及回款控制制度进行有效调整,企业信用机制建立不完善,客户的综合信息评估不到位,并未建立客户信用等级机制,导致企业的赊销政策应用存在问题。比如,部分企业凭借感觉使用赊销政策,赊销授权模式流于表面。部分国企对应收账款的关注度不高,并未将应收账款纳入企业的考核系统中。实施考核的企业关注应收账款的数量,包括收取账款的数额及周转率,为尽快完成任务指标,在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并未估计购买单位的资金运营情况,轻易赊销产品,也并未思考日后是否能追回账款,业绩表上的收入不断增长,但赊销制度下的企业经济增长是一种假象,创造出虚利润,这也是收账款坏账风险加大的重要因素。部分企业为完成应收账款的指标,以高额的手续费为客户办理保理,表面上企业完成应收账款工作,但往往违背考核的意义,导致企业的利益受损。
(三)管控体系不严,职工责任心不强
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国企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并制定经济最大化的目标。伴随企业对产品的要求增高,信用销售模式在企业应用,在销售期间对过程风险控制不到位,主要是企业没有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在经营过程中发生拖欠资金等问题。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并未对业务进行风险控制及客户信用评价。在内部销售及财务管理期间,应收款项管理由会计部门负责,对无法及时回收的款项风险分析不到位,缺乏应收款项的风险控制意识及统一款项回收标准。企业内部具有对应的管理体系,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项目,将应收账款确认及计量放在重要位置,缺乏客户信用评价机制及款项清收机制,自资产形成到回款的各个环节,缺失完善的管理系统。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此类问题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无法顺利回收。企业应收账款逾期的原因复杂,比如,各个部门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过程中,缺乏客户维护及监督意识,应收账款管理并非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应当多个部门协同工作。国企应收账款管理存在权责不清问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长此以往,随着人员更替,企业有价值的客户将丢失,甚至导致企业款项无法有效控制,产生坏账。
三、转型背景的国企应收账款管控策略
在国企转型发展背景下,应当健全信用机制,对客户进行评价,并落实相关的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健全信用机制,完善应收款制度
国企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应当健全相关的保护措施,从而减少企业面对的经济损失。对客户信用度进行调研,企业在调研后逐渐构建信用评价体系,法务部门也要存留应收账款企业资料,并对企业的信誉等级进行分级,信用标准决策需要财务部门参与,计算赊销后的成本情况及坏账数量。也要对客户进行跟踪管理,完善企业的实效信息,便于为管理决策提供帮助。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措施,需要企业认真看待应收账款问题,从而降低坏账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建立信用档案,通过信用资料收集,构建起完善的信用资料,为客户等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对事前欠款管理,有利于降低坏账率,企业发生坏账的原因一般是对客户了解不足,对此,应当关注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工作,国企根据销售客户及其他客户对客户进行分类,比如,A类客户企业规模大、信用较好、资金雄厚。B类客户企业规模中等,但信誉较好。C类客户信用情况一般,企业规模属于中小型。D类客户信誉不好,为中小型企业。根据客户情况进行分级,制定相关的应收款制度。以制度为约束,保证企业的资金顺利运转,降低企业面对的资金风险,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也要完善相关的应收款管理机制,其中包括以下几项:①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企业内部销售部门及财务部门责任界限不明确,企业应当加强采取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责任制衡机制,规范销售部门的工作行为,缩减应收账款的产生率及坏账率。②也要加强付款及赊款的审批工作,业务部门不同层次的人员审批金额权限不同,经办人员在审批额度上设置权限,超过一定金额的赊款需要管理层审批。③构建起催收制度,为避免销售人员单纯追求业绩,而忽视回款问题,企业应当对销售人员综合业绩进行计算,以回款业绩为准,全程对销售人员的行为进行考核。国企销售部门负责人也要监督回款情况,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财务部门则完成款项的监督工作,督促业务部门尽快回款。④制定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每个月对应收款项进行查询,企业每个月召开清理应收款项会议,对每笔款项进行分析,核查款项来源,并列入人员的考核范围。⑤企业应当做好应收账款的内部审计工作,避免内部人员与外部客户合作违法乱纪,建立审计制度的目的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促进账款回收。
(二)提升风险意识,建立内控制度
在国企应收款项管理中,管理者采取多种措施,消除应收款项面对的风险因素,降低坏账发生率,使企业的经济风险处于较低的水平。国企应当树立风险管控意识,做到事前防范及事中控制、事后管理,从而保证应收款管理体系顺利进展。企业应当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析,结合企业自身利益,构建起针对性及可行性的应对策略。在整体资金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当自内部控制角度入手,制定满足企业需求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并加强内部资金的运行控制,促进应收账款的回收。比如,企业在内部控制中,自质量及数量上进行考核,数量中针对应收账款净额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并做好每个月应收账款的平均值计算,避免发生盲目冲击指标的情况,针对超出应收额度的款项,适当缩减考核利润,避免销售人员盲目完成利润指标,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降低坏账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管控体系,提升职工素质
国企作为我国的大型企业,内部体系较为单一,在体系运行中,往往未形成“体”,部门之间处于独立运行状态,并未达到相互渗透目的,这也是国企经营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现阶段,外部大环境变化,先进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通过先进的技术构建起完善的应收账管理体系,可积极搭建客户信息系统。除了客户基本信息外,也要积极联合工商网络对外部信息进行区分,获取信用等级评价的相关要素。客户不仅按照区域区分,也要按照信誉度区分,这也是风险识别的关键条件,是企业顺利回收赊款的策略。企业也要设置风险预警体系,划分不同颜色的预警目标,比如,绿色代表信誉度高、实力强的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较好,而红色则是信誉度差的企业,每个款项在赊款期间,对应着相关的责任人及责任部门,领导与职工呈现连带责任,并搭建法律体系,一旦发生风险问题,及时通过法律的武器解决问题。为促进体系运行,企业落实清查制度及考核制度,及时将企业的债务风险规避。企业在业务人员及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过程中,均要采取培训教育模式,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责任心,让职工参与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避免催收账款不到位,对企业的流动资金产生影响,企业每隔3个月对职工进行一次培训,若职工的思想觉悟低,则落实惩罚措施,以此引起职工重视。
(四)设置清收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企业在应收款项清收过程中,单纯依赖业务人员无法达到清收目标,主要是企业的各个部门对应着相关的工作,应收款项应当由专门的部门管理,多个部门协作。针对年限较长及风险较大的款项,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催收,且销售部门加强与业务部门合作,在共同的努力下对款项风险进行管理。多数应收账款有相关的合同,若合同条款缺失,容易让赊款企业找到漏洞,对此,财务部门应当参与到合同管理中。企业的合同签订应当设置回款条约,销售人员在拟定合同过程中,经过财务部门审核,让财务人员分析回款进度及金额是否满足要求,并要求业务人员督促合作企业在进度内回款。财务部门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风险项目提出警示。国企在赊款前基本对客户企业有一定了解,并建立起相关的管理措施,但在款项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力度,若想强化应收款项监控,还需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企业对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管理,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监督,并完善客户账龄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对资金进行统筹管理。比如,对应收账款进行统计后,与客户每个月沟通1次,告知其欠款情况,使客户主动回款,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将信息发送给销售部门及管理部门,以此作为客户信用评价信息。也要完善收账流程,要求销售人员做好督促工作,保证款项在合同期内回款。财务部门及时向客户传递回款通知书,以免客户忘记回款日期。针对主动还款的客户,在信用等级上予以好评,针对故意拖欠回款的客户,则予以差评,在日后应当小心与此类客户合作。
四、结束语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处于转型发展期,国企应当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应收账款作为国企资金运行的保障,是促进国企稳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国企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及管理情况,完善事前防范、事后监督及节点把握机制,形成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有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保护国有资金,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