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毕赣电影“公路片”的形式和风格
——以《破碎太阳之心》为例

2022-11-10裴艳格金子琦

名家名作 2022年16期
关键词:黑猫稻草人魔术师

裴艳格 金子琦

尽管毕赣有《老虎》和《金刚经》等出色作品在前,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路边野餐》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长片处女作。从视听风格来看,导演毕赣无疑是塔可夫斯基的忠实拥趸,但他并没有一味地遵循或模仿塔可夫斯基的长镜头技巧,而是在后续的创作中真正融入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生命体验。所以说,《路边野餐》更像是毕赣的灵魂里生长出来的一场梦境。影片中长达42分钟的长镜头,如过山车一般穿行在极具异域风情的荡麦小镇,贯穿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重时空迷宫。毕赣说:“这部电影是拍给故乡的野鬼和风看的,它诞生于贵州黔东南神秘潮湿的亚热带乡土,它远离喧嚣嘈杂的都市群像,氤氲而不食人间烟火。”

而《破碎太阳之心》则更像是一篇拍给女儿的睡前童话,他延续了毕赣一直以来的电影风格:将故事摊薄,并且寓言化和童话化,再通过诗意的电影语言传递情感。尽管影迷总是用塔可夫斯基来对标毕赣的美学倾向,但《破碎太阳之心》却有着类似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迷人气质。一股野性之气呼之欲出,毕赣式的风格从此有了新的发掘点。他摒弃了大篇幅长镜头,通过破碎的镜头,以一只猫的视角,探寻着生命的真谛。在荒郊野外和城市风景的交界处,彰显着游离式的美学表现力:废旧的机器人、忘情的女人、背井离乡的魔术师,一场有关黑猫妙趣横生的上下求索之旅。公路片的交通介质被导演设置得异常精彩和舒适——在荒凉的画面中捕捉到纯净的诗意与荒诞的幽默感。这不仅是一种抵抗不可抗力的创作方式,也是导演身为人父后心态的转变:幻化猫与人类之间的动人情感,在童话故事里为女儿奉上最珍贵的礼物。

一、文本内容

毕赣的电影总是在时间、记忆、幻觉中绵延,在遗失的爱、孤独的人、放逐的心灵里周旋,《破碎太阳之心》亦不例外。“人类之所以需要猫,是因为它能把你我独处时容易堕入悲伤的情绪,凝固在平静之美中。”这是pidan品牌故事里的一句话。有别于传统的消费品牌口号式的直白理念,pidan选择将这样一句带哲思性的话语刻入品牌的文化基因中,没有直接站在品牌价值的维度直接告诉消费者“我能为您提供什么”,而是以社会观察者的视角唤醒大众思考“人类”与“猫”的关系,这与毕赣所擅长的哲学诗意、深入灵魂的表达方式一拍即合。《破碎太阳之心》作为毕赣为pidan制作的广告短片,他将广告的核心与其梦境般的诗意完美结合起来,让我们从中看到自然,看到寻找,看到爱。

《破碎太阳之心》讲述了黑猫找寻世间珍贵之物的奇妙旅程,在这段旅途中它遇到了三个“怪人”,第一个是没电后被遗弃在孤儿院杂物堆里的机器人,机器人给了黑猫自己最珍贵的混杂着甜蜜、酸楚、苦涩三种味道的“苦丁糖”;第二个是爱吃“常忘面”的健忘症患者,她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信,但她已经记不起信的内容;第三个是再也无法感知快乐的魔鬼,黑猫以自己的灵魂音符作为抵押得到了他最珍贵的东西“一团泥土”。而黑猫曾因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死老鼠和蛇”送给小主人而遭到厌恶,不得不选择踏上心碎的流浪之旅,它想找到世间的珍贵之物,在小主人生日那天送给她。

(一)现实与梦境

1.虚构的人物

倒转的视角、无法忘记爱人一直吃“常忘面”的独居女性、火车厢改造成的移动房间、孤独的怪诞魔术师、能取出电源的机器人……这些人与事物在水、火、雾、电中光影交织,在灰蒙蒙的南方天气下呈现出湿漉与诗性。从漠漠荒野到茫茫城市,从孤儿院到魔术剧场,从一种孤独进入另一种孤独。

古怪的黑猫,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却早早看透了它要往哪里去;稻草人向着自己向往的天空飞去,只为了去看望飞翔的朋友;每个从孤儿院离开的孩子都能得到一颗“苦丁糖”,糖中有一生必尝的甜蜜、酸楚与苦涩;火车上的女人每天都在吃“常忘面”,以此来抵御失去爱人的痛苦;怪诞的魔术师欲念缠身,不满足于现实中的自己,渴望用灵魂来和魔鬼交换魔力……黑猫游历了人间,它用魔术师的泥土种出小花送给女孩,轻声说了句:“你好,再见。”这些看似身世离奇、行为怪异的虚构人物,共同组成了故事的核心。

2.真实的情感

《破碎太阳之心》的真实世界景观似乎也变成了一种游离的“情绪采样”,一直在行走、寻找的黑猫才是主角,它看清了人类生活的真相,洞悉了一颗颗无助的灵魂。这样的人间多少让黑猫有些失望,所以,最后时刻它要送给女孩的礼物是“爱”,这是维系太阳系运转的秘密,也是最珍贵的东西。短片虽被梦境所包裹,而待烟雾散去之后,留下的却又是静谧的平和与温暖。

在黑猫的这场奇幻旅程中,稻草人燃烧自我寻找朋友教会它奔赴与勇气;机器人与小朋友不停告别教会它失去之后的自处和自洽;健忘的女人吃“常忘面”抵御痛苦教会它记住和遗忘;魔鬼用魔术操纵一切教会它伪装、心碎和希望。所以它也决定用人世间最珍贵的温暖,在泥土中孕育出一朵最美的花。它穿着稻草人的衣服笨重地走去与女孩儿相见,女孩儿拿开帽子摘下这朵绚烂的花朵。在破碎太阳之心的照耀下,花儿长成最珍贵的礼物,将美好永远定格。

(二)圆满与残缺

1.缺失的故事

美好过程的缺失也是一种残缺,影片虽然犹如梦境,但童话般温暖的结局背后却是残忍的堆砌。稻草人想要飞向天空去看望朋友,却没想过朋友是否也如她一样热情;机器人孤独地期待和每个孩子告别,但他们见的第一面却也是最后一面;女人不停地吃“常忘面”,仅仅为了抵御失去爱人的痛苦;魔术师因为贪婪付出惨痛的代价,从此失去享受快乐的权利,也没能获得个人的幸福。

在黑猫找寻的过程中,它用太阳唤醒机器人得到“苦丁糖”,却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甜;它读到被女人遗忘的信什么也没有拿走,还决定留下眼睛为她点亮光明;它在剧场赌上自己的一切,换来的只是魔术师一团肮脏的泥土……人类总是期望自己的爱能被理解,但解决并不如愿,就如同黑猫把最珍贵的死老鼠和蛇送给小主人,得到的却是厌恶与抛弃。在这趟旅途中,黑猫逐渐明白了这样残忍的道理。人类的世界看似缤纷多彩,却还没有一只猫过得快乐。

2.美满的结局

魔鬼魔术师说帽子会带走黑猫的灵魂,但是天还没黑,玻璃灯就已经亮了,它们像猫的眼睛,又弥补了它的灵魂。黑猫告诉女孩,礼物在帽子下面,那是魔鬼最珍贵的东西——肮脏的泥土开出了洁白的花。女孩儿轻轻取下绽开的小花,黑猫终于心满意足。它最终明白了稻草人为什么要点燃自己,义无反顾地去天空看望飞翔的朋友,就像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只为了送女孩世上最珍贵的礼物。

《破碎太阳之心》对童真和梦想的维护,像一个美好的寓言,美得一尘不染。就像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虽然黑猫没有小王子的深邃,但它具备一颗比人类还敏感的心灵。在它被人们抛弃之后,却还毅然决然地为小主人寻找最珍贵的礼物。在旅途中它虽然历经磨难但从未放弃,只为了把自认为最好的东西给予他人。在经历一切之后,它要去守护童心,守护太阳系渐渐稀缺的“爱”,以维持人类正常运转。

二、意象分析

如果说有着完整戏剧冲突的影片像一本丰富的小说,那么毕赣的影片就像是一首绵长的诗。毕赣在短片中延续了《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诗化,在《破碎太阳之心》之中,他将各种意象汇聚在一起,书写的正是人类世界永恒的主题:恒常如新的爱、从不缺席的孤独以及热烈又冰冷的心碎。这是影像显现出的魅力,同时也是毕赣的魅力。

(一)黑猫

毕赣如此形容黑猫:首先没有朋友,其次是没有家,最后是没有想做的事。若按照马洛斯五层需求来说,似乎并不符合。不过童话并不需要太多的现实逻辑,而猫的自我实现需求,实际上就是缝合那颗破碎的太阳之心——人类的爱,这一点恰恰是pidan广告方想要表达的。

抛去广告方诉求的层面,片中的黑猫像是一位游走在山川陡峭间的诗人,又像是沉溺在梦里看不清面庞的记忆。它勇敢地去寻找爱、发现爱,又越过爱的樊篱,在浩如烟海的尘世间,体味心灵上的共振。他就像是在人生路上求索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代表着现代人的心灵现状。

(二)稻草人

开头的旁白道出了故事的背景:一只古怪的黑猫,遇到了稻草人,稻草人燃烧自己,为了去见天空的朋友。它的灰烬飘向空中,黑猫受到启示,想要寻求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黑猫穿上稻草人的衣服,也开启了自己的旅程。

稻草人就像一位导师,它指引着黑猫的求索之路,让黑猫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让它去寻找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学会去爱。同时,它也教会了黑猫勇敢。稻草人决心燃烧自己,飞向天空去看望他的朋友,而在这场旅途中黑猫燃烧的,是它作为一个动物的野性。

(三)第一个怪人:孤儿院的机器人

机器人会给每一个离开孤儿院的孩子一枚“苦丁糖”,能尝到甜蜜、酸楚与苦涩。但是机器人没电了,黑猫打碎镜子反射阳光为机器人充电。机器人醒了过来,他给了黑猫一颗“苦丁糖”,对黑猫说:“你好,再见”。

荒芜破败的孤儿院里,镜子在裂纹、玻璃在失色、塑料布在蒙尘,一切人类的痕迹都即将消失。机器人启动的电机声响起,在人类文明中,碎片在机械中得以保存。孩子们在离开时才能领取“苦丁糖”,对应着人的成长,象征着猫陪伴人成长就是第一个礼物,也指引着黑猫走向下一段旅程。

(四)第二个怪人:健忘的女人

健忘的女人每天吃“常忘面”,以便忘记失去爱人的痛苦。她说她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信,但是她忘记了信的内容。被遗忘的信被读了出来:“除了太阳高度/今晚的写作还取决于天气状况、污染、悬浮颗粒物/孩子们睡得很好/孩子们还在密度蓝里游玩/以后我会教他们算术/一朵花加上一朵花等于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去一只甲壳虫/等于一条毛毛虫/我写作的时候/心脏是热的/和想你的时候一样/所以我想/人类的爱/肯定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用来维持着太阳系。”

每天吃“常忘面”的女人依然记着之前的火车司机爱人,甚至住在了火车轨道上。这是至死不渝的忠诚,也是黑猫寻找小女孩的本质。这封被遗忘的信充满着童真与乐趣,又像是黑猫为小女孩写的情书。小女孩将黑猫抛弃,黑猫却依然记得她的生日。猫对人的不离不弃,这是忠诚的礼物。

(五)第三个怪人:魔鬼

魔鬼以前是个喜剧魔术师,但是他并不满足于魔术表演,而是想要获得真正的魔法。他离开家庭,来到魔鬼屋,获得了真正的魔法,却再也感受不到快乐。黑猫用完所有的音符,却只得到一团肮脏丑陋的泥土。

魔鬼宁愿用再也感受不到快乐为代价来学会魔法,这是勇敢。虽然这样的舍弃无法撤回,虽然魔鬼只能困在一方天地里玩弄着小把戏,无法拯救自己的心灵,但是他也不会后悔。黑猫看到了魔鬼的不后悔,它宁愿舍弃灵魂的音符也要获得礼物送给女孩。这团泥土,正是黑猫的勇敢。

三、结语

毕赣擅长将简单的故事赋予神话感:黑猫给人类的礼物是或死或残的三个动物,稻草人让黑猫找的是三个拥有过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的人,机器人的苦丁糖有三种口味,魔鬼最珍贵的东西是三块泥土,一朵花加一朵花是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一只甲壳虫是一条毛毛虫,一只猫和一个人之间是破碎的太阳之心……这三个数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耶稣三天复活的传说。稻草人在烈火中的头微微右歪绑在十字架上,庄严、神圣、沉默、悲悯。空虚的魔鬼、燃烧的稻草人,共同营造一种神话的意境。就像《破碎太阳之心》中,讲述的是人类爱的故事,关于一颗破碎的太阳之心如何完整、如何复活。

尽管黑猫为了给女孩准备礼物,丢了一只眼睛和灵魂。但它在去见小女孩时,却始终没有勇气直面小女孩。所有的爱都是微小谨慎的,也是错位的。在很多时候,甚至也不是双向的。就像片名灵感来源的英国作家塞林格的短篇小说《破碎故事之心》中所说:“有人认为爱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所以黑猫似乎永远也找不到到底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灵魂变成了帽子随着《梦幻曲》飞走了。它的爱也伴随着舒曼的旋律,飞向了破碎太阳之心,幻化为了永恒。

猜你喜欢

黑猫稻草人魔术师
黑猫钓鱼 边庆祝
借 鱼
田野中的稻草人
我的妆容魔术师
稻草人
稻草人
魔术师
寻找魔术师
魔术师会选中谁
The Cat’s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