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语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传播意义—从《声生不息》谈起

2022-11-10

名家名作 2022年16期
关键词:粤语流行歌曲情感

高 洁

粤语流行歌曲重回大众视野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新形势,《声生不息》节目是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所举办的一个回味经典、向经典致敬的综艺节目。纵观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路径,从20世纪50年代不被接受和艰难的本土化博弈,到历经20年发展终获接受,并成熟,再到衍变为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改革开放后以强劲姿态向内地输出,这个过程凝结着历史发展的时代印记,是香港创造的文化奇迹和商业奇迹。将流行歌曲本土化,展现了香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正因为粤语流行歌曲以方言入歌曲,实现了本土化,才让它的文化特质更加鲜明。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从新时代文艺交流碰撞的契机、香港回归25周年的纪念契机、怀旧复兴以唱响经典的契机三个方面进行阐释,总体研究在《声生不息》节目中粤语歌曲传播的意义和重回大众视野给我们观众带来哪些新体验。

一、粤语流行歌曲卷土而来的时代契机

(一)新时代文艺交流碰撞的契机

文化繁荣兴盛是民族繁荣兴盛的鲜明标志和重要支撑。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大众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文艺层面的精神需求也愈来愈受到大众的追捧。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各类综艺节目随之而来,粤语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背景、政治环境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演变特征。当今华语流行乐坛日新月异,流行歌曲的广泛传播给大众生活增添了浓厚的趣味。《声生不息》节目把握住新时代的文艺发展契机,从粤语歌曲出发,向大众传输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演唱风格的歌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流行歌曲的种类庞大,更新换代也比较快,无论是加入了新元素还是保持以往的特色,总之,都是以高质量的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粤语歌曲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在80、90年代盛行,虽然也经过衰落期,但一直深受粤语爱好者的喜爱,唱响经典是当今社会回味经典文化的一种方式。《声生不息》节目正是抓住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步伐,推进了文艺作品的交流与碰撞。

(二)香港回归25周年的纪念契机

粤语是广东、香港一带的地方方言,以粤语为基础的艺术在香港具有很强的认同感。20世纪80年代,香港以当地方言为基础的流行歌曲,即粤语流行歌曲发展异常迅猛,并受到了香港人民的普遍喜爱,粤语流行歌曲也成为香港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22年时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湖南卫视携手香港TVB举办《声生不息》节目,一方面激发国人的爱国之心,另一方面用粤语歌曲来表达和宣扬当代文艺人对经典的致敬。香港回归25周年,回顾25年的历程,不仅经济飞速发展,文化、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粤港澳融合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更是促进了各行业人才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如今,星光璀璨的香港文化产业逐渐融入大湾区的电影发展中,为粤语歌曲的发展增添了更多光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香港回归后香港制作人、音乐人等到内地发展,港乐文化也渐渐渗透到内地,席卷整个华人世界。那些经典的粤语歌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2022年《声生不息》节目又拿出经典老歌进行深情的演唱,让观众有一种重回当年或者经历当年的感觉。

(三)怀旧复兴以唱响经典的契机

每种风格的音乐特征,都与它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自香港回归以来,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粤语歌曲独特的风格。虽然香港有着坎坷的历史,但是其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音乐文化却没有被侵蚀淹没,并且被长久地延续下来。新时代坚守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新时代环境下,《声生不息》借助唱响经典的契机,为港乐找到更好的、契合年轻人视角的表达,让年轻人真正去了解港乐、传唱港乐,进而赋予港乐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所谓一湾珠江水、三地血脉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是近些年国家战略中凝聚三地血脉、深化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港乐作为黄金时代的烙印与岭南文化的具象,在此间重新送给亿万视听观众,献礼香港回归25周年的同时,也兑现了精神层面里的家国情怀与国家荣誉认同感。在《声生不息》节目中,林子祥、叶倩文、李玟、李克勤、杨千嬅等港乐中坚力量悉数登场,而我们注意到,在这些嘉宾前往录制现场的过程中,用他们对粤语独特的感情唱出了自己对经典的崇敬,抑或是对个人、群体和国家的厚爱。

二、粤语流行歌曲灵活包容的演唱风格

(一)以独唱与合唱并存的演唱形式

《声生不息》这个综艺节目点燃了国内的演唱市场,给观众带来了与往日不同的新鲜感。《声生不息》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大众追求“多种演唱形式”的心理需求。在节目的定位上,《声生不息》是一档综艺节目,而不是选秀节目,从致敬经典出发,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并存的方式吸引广大音乐爱好者。这样的定位体现在节目的架构中,不同于以往的音乐类节目,将节目的重心和看点放在节目的效果和欢乐感之中,而是在节目的巧妙设定下,通过一系列的经典传唱,向粤语歌曲背后的故事的转移。在这样的构架下,节目的综艺效果往往更能提升观众的兴趣。在节目的展现形式上,这档节目更像是一场“粤语盛宴”一样的演出竞技。将全国的知名歌手齐聚“传唱基地”,单人或者多人共同演绎经典粤语歌曲。这档节目的独特还在于选手和节目组往往不按以往的综艺套路出牌,如在选手们的对决环节,是在歌手互相商议之后决定出场顺序,一方面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节目的综艺效果。

(二)以自抒与共情结合的演唱手法

在这个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的时代,综艺节目制作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还必须坚守情感输出,寓教于乐,打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展现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精品力作。粤语歌曲不仅仅是一门音乐的艺术,还在叙述着自己和别人以及国家的故事。对于大众而言,这类音乐类节目的审美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情感的认知,大到对音乐本身这个群体的认知,小到对演唱者自身情感的识别。从《声生不息》节目中,杨丞琳作为嘉宾加入的第八期来看,整期仍旧是把握抒情脉络,杨丞琳和安崎共同演绎一首《甘心替代你》。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娓娓道来”,仿佛在与大家讲述一个有关“甘心替代”的故事,画面感与故事感“扑面而来”。再如林子祥、曾比特演唱的《单车》,以“单车”为抒情主体,以一父一子的角色对话,用充满感染力的歌声诉说父子之间深沉的爱,两种不同特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遗憾,从而珍惜父子亲情的真挚情感,给观众以共情的状态,也达到演唱所要表达的最高境界。在这个意义上,《声生不息》不仅承载了传承经典港乐,使之“生生不息”的功用,亦沟通了两个年代,使有些已经开始“泛黄”的影像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生命力,最终在自我抒情的同时达到共情的状态。

(三)以小我与大家交融的演唱内容

纵观近几年音乐类节目上展现的粤语歌曲,内容都很真实,大多歌词都以小我出发,展现出共同的情感追求,从而达到情感交融的一种状态。在《声生不息》节目中,有的演唱歌曲是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有的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有的是表达自己演出生涯的艰辛不易,更多的都是在展现自己与他人的一种情感。而《声生不息》从宣传语“高山亦是断崖,低谷也成花海”就展现出了节目的与众不同,体现了节目的多元和包容性。在选手演唱曲目中可以看出,比如,《雨中的恋人们》《弥敦道》《为你钟情》《你一半我一半》《谁能明白我》等,包含众多社会现实中真实感情的歌曲。歌手单依纯演唱的张国荣的《为你钟情》,讲述了一对恋人的故事,为了心爱的人不惜一切代价,忠于爱人一生的情感。很多观众会从这首粤语歌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仅拉近了与歌手的距离,更能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歌手单依纯直接在这首粤语歌曲中与这个节目所有的观众进行对话,扣人心弦,引发共鸣。

三、粤语流行歌曲立体多维的传播意义

(一)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粤港音乐

《声生不息》节目超越了以往综艺节目制造煽情、冲突或淘汰的制作方式,而是以经典传承、文化碰撞、赋予新生为节目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人文厚重感。如节目中对粤语歌曲“九声六调”的简介、对经典曲目创作过程的还原以及对优秀粤语作词者的介绍等,为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粤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粤语歌曲创作的来龙去脉提供了背景材料的支撑。同时,《声生不息》节目中运用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更设置了观众以合唱者的身份参与节目的环节,实现了视觉观感与声音参与感的双重体验,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收获了满满的好评。人们在观看和参与过程中也不断唤醒了粤语歌曲的记忆,激发了对粤语歌曲的创作热情。

(二)传扬具有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

《声生不息》节目除了以怀旧情怀为切入点,更多的是以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来进行传扬粤语歌曲,不仅实现了粤语歌曲的声入人心,也体现了深入人心。综观粤语歌曲涉猎的内容来看,有对爱情的认知,有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有对人生哲理的揭示,有对家国情怀的描摹,亦有对时代人物的歌颂等,展现出歌手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注、对文化的传扬、对人文的关怀,粤语歌曲可以说是有文化、有内涵以及能引发哲思的流行音乐。而且,粤语歌曲歌词深刻、内涵丰富、情感丰沛,能最大限度地引起精神共鸣与灵魂契合。如郑伊健的《友情岁月》中对友谊的歌颂;如Beyond 《真的爱你》中对亲情的讴歌;如李克勤的《红日》中对人生的激励等,都体现了重情重义、感恩父母、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等人生观和价值观,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声生不息》的舞台,《海阔天空》《下一站天后》《千千阙歌》《遥远的她》等粤语经典曲目再次回归大众的视听之中,展现着一个生机勃勃、文化底蕴深厚的粤语歌曲的再次“走红”和流行。

(三)传播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音乐

音乐是可以跨越语言、跨越地域和跨越国界的情感表达载体,并展现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音乐特色,让语言不同、地域不同甚至国家不同的人们通过音乐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声生不息》节目的播出,一些新生力量继续热爱着并传承着粤语歌曲,对港乐进行了新时代表达,为粤语歌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重新赋予了粤语歌曲崭新的生命力。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全世界不仅在学着说中国话,也正学着唱中文歌,中国音乐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走出国门并不断走向世界。其中,粤语歌曲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旋律优美,而且情怀深厚,极具魅力,包含的形式也很多样,吸引着不同国家的人们学习和传唱,如网络上被外国友人翻唱的《慢慢喜欢你》《月半小夜曲》等,获得了大量的转发和点赞,引发了一股学习中国音乐的潮流。这为以粤语歌了解中国音乐、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向世界展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四、结语

《声生不息》这场献礼节目一经播出后,便成为综艺全网播放量冠军,展现着人们对粤语歌曲的关注和喜爱,也由此形成了广泛的传播效应。随着节目的播出,粤语流行歌曲被挖掘出来,或进行经典传唱,或二次创作进行翻唱,加之湖南卫视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和影响,使一些耳熟能详和广为流传的经典粤语歌曲再次被人们传唱记忆,对于弘扬传播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音乐体系具有广泛的、独特的以及立体的价值意蕴。该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观众突破关于粤语歌曲的认知定势,真正地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

猜你喜欢

粤语流行歌曲情感
左手右手一起抓
情感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台上
第一本小学校本粤语教材问世
陈小春发长文怼后辈不尊重粤语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架起流行歌曲与严肃音乐的桥梁
浅谈流行歌曲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