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彝族传统民居形制的差异性探析
——以红河土掌房和凉山瓦板房为例
2022-11-09袁娅
袁 娅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历史底蕴丰厚的民族,彝族民居建筑也是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部分,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彝族人民日常的生活生产方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对于彝族民居的讨论主要针对同地区的彝族民居研究,对于处于不同地区彝族民居的对比研究则相对较少。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因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在民居形制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本文将在资料研究与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川滇两地彝族传统民居形制进行对比,分析两地彝族民居形制的差异性并挖掘产生其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厘清川滇两地彝族民居的形制特点,并揭示其差异性背后所映射的自然、社会和文化因素。
1 川滇地区彝区概况
四川彝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攀枝花市仁和区及米易县、盐边县;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县;宜宾地区的屏山县,泸州市的古蔺、叙永县。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彝族的主要聚居区,其中布拖、昭觉、美姑3县彝族人口密度达90%。四川彝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带,全区高山耸峙、峡谷幽深,横断山脉的分支大雪山余脉纵贯全境。彝族主要居住在各山支脉的高山、二半山及山地河谷地带。
彝族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约有300余万人,在云南省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南部、哀牢山脉、乌蒙山脉和金沙江、红河、南盘江流域。昆明市、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以及玉溪、曲靖、思茅、昭通地区,是彝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彝族大多数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只有少部分居住在坝区和河谷地区。他们居住的环境依云南地理的特点具有不同的海拔高低,大致是北部、中西部高,南部、东部低。
2 川滇彝族民居平面形制比较
2.1 凉山瓦板房
四川大凉山地区内多高山峡谷,地形极其复杂,给民居的选址修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修建及居住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选择一个恰当的地理位置,以规避恶劣的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影响。凉山彝族瓦板房大多位于高山或半山,少数居住于河谷地带,彝族居于高处主要是为抵御外族侵略者与自然灾害,依山造势、顺应地形,居于高处退可守,进可攻,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为了满足其半农半牧、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需求,一般会选择山区阳坡,受当地的亚热带气候影响,夏季多雨易发生洪涝等灾害,彝族人在建房时也会考虑建在山脊处,以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瓦板房的平面形式多为一字形,房屋平面呈三开间,仅居中开一道门,中间为堂屋,内设火塘,左侧为饲养家禽家畜的地方,右侧为卧室及储藏,一般在左、右两侧设有夹层,卧室上部的夹层作储藏或客人的临时居所,左侧上部同为储藏用房。凉山彝族地区瓦板房院落的的组合形式一般有3种:①普通一字型院落。院墙环绕正房,但多数不与正房墙体结合,院落为长方形,院落通常设有前后门,院前门一般不与房屋正门相对;②带碉楼的一字式院落。这种院落一般由正房、院墙和碉楼构成院墙围绕正房,院落平面为长方形,碉楼多为院落转角处,一般在前院院墙转角处设有碉楼2座,在富裕的家庭也可见在四角设有碉楼的院落;③带厢房的三合院式院落[1]。其厢房主要承担饲养家禽或作储藏用,相较于彝族基础的瓦板房正房,三合院的功能划分更为细致(图1)。
图1 凉山彝族典型民居平面
搧架结构是凉山彝族瓦板房最具特色的建筑结构,是多柱落地的穿斗式结构的变形,提现了彝族工匠们在修建房屋时的营造智慧。从榀架上看,一般是3柱或4柱落地,从檐柱沿进深方向同时向室内外,由下往上层层悬挑出枋承托相邻的垂柱,直至屋脊下悬空中柱,又以堂间左、右两侧中柱为主柱向堂间中心出穿枋,以相同方式至悬空中柱,形成纵横交错的一榀榀独特的搧架(当地人也称为内拱)[2]。在瓦板房的屋架结构中,一般为搧架结构与穿斗结构相结合。搧架结构一般多用于正房的中间一间,以取得宽阔的火塘空间,满足彝族居民室内的活动及仪式需要。两侧开间结构则为穿斗构架,用一根横向长梁将搧架构架与穿斗构架连接起来,形成整体屋架结构(图2)。
图2 瓦板房搧架结构
2.2 红河土掌房
云南地区山地资源丰富,当地的彝族居民一般会选择在朝阳、开阔、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坡上建造居所,依山傍水,宅后林地可放牧打猎,周边又有水源供人与牲畜使用。房屋延等高线或平行或垂直进行布局,贴近山地的形态,不改变自然地形,层层叠叠,上下连通。
土掌房通常情况下每户由楼房及平房2部份组成。楼房是正房,三开间,耳房也称厢房,1~2间。可通厢房顶上。土掌房内部一般设有2层空间,少数土掌房设有3层,青年夫妇居住在楼下,父母及子女居住在2层。1层为主要活动空间,由正房、厨房、卧室及储藏或牲畜空间组成。正房内设有火塘,家庭相聚于火塘取暖、交谈等,是家庭活动的中心。由于房屋修建的环境不同,在陡峭的山地,居民在修建的时候会省去耳房,留下主要空间——正房。彝族土掌房可分为2类:单体式土掌房和组合式土掌房。
(1)单体式土掌房:这类房屋一般由于地处陡坡或经济情况不佳,修建房屋时省去了耳房,仅修建主房3间,中间1间为堂屋,两侧为厨房及卧室,主房附近修建有猪圈牛圈等附属空间,2层为卧室及贮藏。
(2)组合式土掌房:复合式的土掌房一般是由正房、耳房、八尺及天井组成,这些空间通过内院联系起来,由于房屋处于山地,内院常有高差,通常情况下正房、耳房、八尺的地坪略高于内院。正房为三开间2层平顶土房,耳房为1层,其屋顶可做晒台使用(图3)。相较于单体式土掌房,组合式土掌房由于面积更大,其生产生活空间分配更加合理宽裕,与此同时,整体为封闭式的院落组合,安全性也大大增加,被当地人视为理想的居所。
图3 组合式土掌房平面
土掌房结构较为简单,结构整体为框架式,为土木合筑式平顶建筑。地面采用厚土夯实,用块石作为墙基,外墙为夯土墙,内墙为木质隔墙或土坯砖墙。房屋的支撑框架采用木头建造,房梁架在柱或墙上,上又承托小梁,小梁上铺有用松树劈成的劈柴,劈柴上铺一层松毛、茅草、竹子等,在其上再铺上一层稀泥后,夯筑约16~27cm寸厚的黏土,最后在屋顶表面涂刷一层石灰水,主要起消毒和钙化的作用,以增加屋顶的使用寿命[3]。
3 土掌房与瓦板房的差异性分析极其影响因素
3.1 土掌房与瓦板房的差异性
3.1.1 平面组织
瓦板房的平面空间组织以火塘为中心,火塘,习称“锅庄”,由地面3颗锅庄石与其上方的木架界构成,是彝族民居发展的空间原型,早期的火塘空间包含了大部分日常生活空间,后这些空间逐渐分化为不同功能的空间(图4)。火塘空间是彝族家庭的精神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汇点,不仅是室内日常活动如接待、议事、仪式、家庭教育的中心,也是室内的供暖中心,这也客观上确立了火塘在室内空间主导地位。从平面构成看,土掌房的功能空间围绕庭院构成,土掌房的空间紧凑,划分更为细致合理,房屋以正房为主体,正房格局一般为正中为堂屋,作起居之用,两侧为卧室,正房旁修建有耳房,作为厨房、储藏、饲养家畜等作用。除此之外,土掌房的屋顶可作为晒台使用,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图4 火塘空间的演变发展
3.1.2 构造体系
从瓦板房和土掌房的屋身结构看,二者均为木结构的框架结构,采用梁柱结构体系承重,屋顶的构造是两者最大的差异之处。土掌房为平屋顶,延续了氐羌民族的邛笼形态,梁上铺设密梁以及其材料,具有遮风避雨防寒的性能。随着频繁的民族交融,云南彝族的屋顶构造也逐渐显现出坡屋顶的形态,部分全平顶的土掌房转变为带有瓦顶的土掌房。不同于云南的平顶土掌房,四川凉山彝族瓦板房的屋顶形态则为坡屋顶,屋架采用穿斗结构与搧架结构相结合的方式。
3.1.3 建筑材料
凉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除此之外,木材易于加工的特性,让木材成为瓦板房的首选建筑材料。社会地位较高的黑彝所居住的房屋一般为全木构的瓦板房,白彝不如黑彝富有,为了节约木材,通常采用土木结合的方式,前后立面采用木板墙,山墙采用夯土砌筑。土掌房所在的金沙江及红河流域,气候干热少雨,泥土丰厚,利用本土的黏土材料则为当地的最佳选择,并且黏土还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热性能[4]。
3.2 两者差异性影响因素探析
3.2.1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纵观古今,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都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在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时期,传统民居的类型、平面形态、空间组织等都受到了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土掌房多建造于山地,受地形影响大,而瓦板房虽然也建于高山,但多选址地址较平坦之处。除地形外,气候与自然资源也是影响两地彝族民居形制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民居材料的选择,本土材料产量大、适应性强,成了两地民居首选的建筑材料,带有两地鲜明的地方特色。
3.2.2 社会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两地建筑的发展水平。凉山彝区崇山复岭,地形极其复杂,高山和峡谷的阻隔,使得地区道路极难修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非常困难。所以凉山彝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发展过程相当缓慢。与此同时,几百年来间凉山彝族频繁的冤家械斗现象,迫使当地居民不断搬迁,长时间的流动迁徙,使得凉山地区的建筑没有稳定社会发展条件,严重阻碍了地区建筑的发展。而云南彝族在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居住环境上相互错杂,经济上相互促进,使得云南彝族地区建筑发展较为稳定。
3.2.3 民族交汇的影响
地区与民族的建筑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是促进地域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川滇彝族的民居发展均受汉族影响,土掌房的平面吸收了云南一颗印的平面组织形式,形成内向式的四合院组织方式。而凉山彝族由于高山大河的阻挡,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受到阻隔,仍保持着本土的建筑特征,而平坝地区彝族,多与汉族混居,吸收了汉族民居样式,如瓦屋面与合院形式等。
4 结束语
彝族传统民居不仅是彝族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民族文化、社会背景、生存环境的直接体现,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居所。彝族人所处不同地区修建的民居,符合自身生活生产的居所,满足实际生活需要,如实地反映出了彝族居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建造智慧。土掌房和瓦板房虽均同为彝族民居,但二者平面布局、构造体系材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同民族2种传统民居形制的对比,能看出两地民居每个建筑细节均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叠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