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前馈控制护理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2022-11-09黄玉耀苏夏甘凯璇
黄玉耀,苏夏,甘凯璇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室,广西 钦州 535000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凭借超声实时引导,选择专用穿刺针穿刺消化道及其附近病灶,得到组织细胞学的技术,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鉴别中广泛使用[1]。消化道周围组织及黏膜下病变通常很难由常规检测获得病理标本,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能够比较简便得到病理组织标本[2]。与传统的凭借CT及腹部超声指引下经皮穿刺比较,超声内镜的优势表现为安全性高、穿刺距离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分辨率高等,能够使患者的食管、胃部及肠道壁等组织的结构有效显示,一方面能够对消化道病变的性质、起源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可以鉴别消化道壁内及壁外的病变,进而能够为诊断疾病类型以及设计干预方案提供相对重要的依据[3-5]。前馈控制护理是主动实施管理控制措施的一种护理手段,其能够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实施控制,防患于未然;同时,前馈控制护理能在初始阶段解决风险事件,属于“事前控制”的一种。本文主要探讨了围术期前馈控制护理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于本院行穿刺活检术者;(2)沟通理解能力尚可,且积极配合临床医护工作。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心理疾病或沟通障碍等;(2)伴有感染、严重脏器功能不全;(3)合并恶性肿瘤。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1~62岁,平均(46.28±1.69)岁;病变位于直肠1例、胰腺15例、胃11例、食管3例。研究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2~61岁,平均(45.18±1.35)岁;病变位于直肠2例、胰腺14例、胃10例、食管4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于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有术前的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术中协助大夫开展手术操作、术后的用药指导等。研究组患者进行前馈控制护理。具体措施:(1)成立前馈控制小组:核心成员有护士长、医疗组长、麻醉师,其中护士长联合护理骨干,将降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率设置为目的,查阅数据库,总结出干预及预防措施,经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同时联合科室实际,制定相关制度。(2)医护人员培训:主要内容有高危因素与人群、非药物及药物干预措施、预防措施等,所有护士均经考核,且合格后上岗。(3)术前护理:了解病史后,将禁忌证排除在外,协助医生将术前检查做好,像术前四项、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常规等,尽量使术前评估完善,将穿刺包与必需物品准备好,于穿刺之前了解脉搏、血压,同时将手术安全巡查表填好。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穿刺顺利进行的首要保障条件,一些患者在术前由于不了解穿刺或害怕穿刺等,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需详细地将穿刺方式、注意事项及目的告知患者,鼓励患者勇敢面对,消除不良情绪,于轻松的状态下完成穿刺术。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屏气训练属于穿刺术非常必要的干预措施,能够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屏气训练时每次屏气需超过10 s,需熟练掌握,若患者在术前出现咳嗽需服用镇咳药物。穿刺之前需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穿刺期间是否出现肋间动脉进行检查,防止肋间动脉被损伤而发生大出血。(4)术中护理:使用超声内镜检查期间需置入适量的水,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若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需及时地将其下颌抬高,口腔分泌物抽吸,避免发生误吸,直到血氧饱和度值稳定。穿刺之前,护士需要协助大夫挑取满意的穿刺点,提前于注射器中抽入空气10 mL,保证其在负压状态,选择生理盐水(20 mL)冲洗清洁活检孔,然后选择乙醇纱布对活检孔进行再次消毒。患者于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术期间,需协助大夫变换患者体位,以获得满意的图像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变换体位时要由一人指挥,且于体位改变期间暂停注水。完成穿刺之后,要对穿刺点是否发生渗血状况进行观察,如果发生需告知大夫及时处理。完成穿刺之后,将注射器负压关闭,针退回到针鞘,且把固定螺丝回到0°,松开全部固定装置,退出穿刺针。(5)术后护理:完成穿刺之后需主动清洁鼻腔与擦拭口腔中的分泌物,避免发生呼吸道阻塞,待患者苏醒之后于病房摆放体位为侧卧位,避免误吸。患者于复苏室期间需监测其呼吸、心率、意识等状况,因为患者在苏醒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发生反应迟钝等状况,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肢体障碍、头晕,所以医务工作者需查看患者有没有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待患者清醒之后,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卧床8 h,于前6 h禁止半流质饮食。做好针道出血与咯血的护理工作,前者通过按压止血,通常出血较少时不需要处理,针对咯血患者要按照出血量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且使患者咳出血液,防止呼吸道被堵塞。通常大量咯血比较少见,穿刺期间凭借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避开大血管,使出血风险降低。此外,实施穿刺术之后会出现疼痛,许多患者在使用穿刺部位时会出现疼痛不适,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的疼痛,若有必要需选择暗示的方式使其注意力分散、疼痛减轻,如果疼痛加剧,出现明显肿胀等状况需及时告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次数。(2)护理满意度:选择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共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90~100分,满意为60~9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数+满意数)/例数×100%。(3)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次数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穿刺次数明显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次数比较[例(%),±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次数比较[例(%),±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χ2/t值P值例数30 30一次穿刺成功率29(96.67)23(76.67)5.192 0.023操作时间(min)10.04±2.51 26.38±8.56 10.033 0.001穿刺次数(次)1.47±0.18 3.61±1.25 9.281 0.00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03<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借助超声实施穿刺活检术为一种入侵式操作,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大部分与依从性较差、缺乏操作细致度、体位与操作手法不准确等相关[6-7]。所以于实施操作时需选择精细化、系统化、有针对性和前馈控制护理进行配合[8-9]。
前馈控制属于经济、科学的一种临床控制手段,现在已经在临床护理中逐渐被应用。医务工作者依据临床经验预估治疗期间会发生的不良事件,于不良事件出现之前对其实施控制,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10-11]。前馈控制的最大特点就是防患于未然,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对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衡量然后设计治疗方案,同时纠正不足之处,确保目标的达成[12]。在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患者中开展包括术前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配合、并发症护理等在内的前馈控制护理,同常规护理相比,能够变被动的护理工作为主动,将责任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应用到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前馈控制护理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同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前馈控制护理应用于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与疑问进行了预先的评估,同时将对应的处置措施做好,给患者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提高其依从性,使检查过程更加地顺利[13-14]。于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同大夫的高度配合能够使大夫的操作质量与效率提高,使其可以专心手术,进而使手术措施的精细度提高,使患者体验较为优质的手术过程。除此之外,手术完成之后的护理预判了患者极易发生的不良状况,经由严密观察、摆放体位等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降低,促使患者于恢复期间能防止额外损害的发生,使其舒适度提高[1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施前馈控制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前馈控制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穿刺活检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这主要是由于前馈控制护理提前分析患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而强化此类问题的护理,通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等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围术期实施前馈控制护理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能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穿刺次数,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