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患者低体温的预防研究
2022-11-09钱静马晨巍王小洁张雅惠徐旭
钱静,马晨巍,王小洁,张雅惠,徐旭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麻醉科,陕西 西安 710038
临床研究显示,手术中50%~70%的患者会出现低体温的临床表现,对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及病情严重的患者,低体温会造成术后寒颤、切口感染、改变药物代谢动力学、延长住院时间等,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1-2]。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的预见性护理是医疗的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预估,并且能够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FMEA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近年来也在临床疾病的护理中得到应用[3-4]。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临床外科手术的指征;(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过敏性皮肤及口腔炎症疾病;(2)呼吸系统功能障碍;(3)恶性肿瘤;(4)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低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41~72岁,平均(62.96±1.47)岁。观察组中男性44例,女性46例;年龄42~73岁,平均(63.02±1.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1)先要注意保暖,不要处在风口,室温维持在25℃左右,可以给手脚和四肢多加衣。(2)加强患者的温度监测情况,每小时测量1次,体温要维持在36℃以上。(3)液体加温,对输入患者体内的药液或者血液制品可加温至37℃,预防低体温的反复发生。(4)呼吸道加热,采用呼气蒸发器将加热后的氧气吸入,预防呼吸道散热。(5)心理疏导,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予以安慰,缓解焦虑情绪。
1.2.2 观察组该组患者给予基于FMEA模型的预见性康复护理。具体方法:由护士长、护士、外科中心的医师共6人组成康复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通过FMEA知识的系统性培训,小组成员在考核合格后参与具体的操作流程:(1)将预见性康复护理所涉及到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步骤通过图形按照顺序逐一展开并讲解。(2)医师评估患者的病情,罗列出术后所有可能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FMEA小组成员对潜在风险提供参考以便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有利于将潜在的失效模式整理完整,并应用到实际护理中。(3)设定适宜的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1℃~25℃。(4)术前,巡回护士对有发生低体温的因素进行罗列,并对此逐一进行干预处理,术前调好室内温度,患者入室后耐心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盖被,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必要时使用加温或保温设备进行辅助。(5)术中随时关注患者体温,尽量在不影响消毒范围、手术铺巾的情况下,保护患者体温,可用无菌包布、中单等棉织类替代被子加盖,术中需要冲洗时,尽量使用温盐水,在不影响药物质量的情况下,可在术中输入预热37℃液体,防止热量丢失导致体温降低。(6)术后及时包好切口敷料,再撤去无菌单后及时为患者垫加温毯,减少患者体内热量向周围低温环境转移,使一定温度的高对流气体经皮肤直接加热,提高患者的体表温度,术后病区环境保持适宜温度。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手术结束给予护理3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1)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引流量和尿量;(2)护理质量:通过医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包括风险管理、心率和血压管理、低体温控制,单项总分为25分,分值越高代表管理质量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1。(3)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管理工作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该管理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是0.71,10分为总分,小于4分代表不满意,5~7分为比较满意,8~10分为满意。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神经感觉异常和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术后引流量、尿量均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90 90清醒时间(min)47.98±5.41 51.10±6.18 3.604 0.001术后引流量(mL)63.64±3.13 84.81±4.07 39.116 0.001尿量(mL/h 43.18±6.02 64.64±5.41 25.154 0.00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风险管理、心率管理、血压管理、低体温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90 90风险管理23.10±1.20 18.38±1.05 28.082 0.001心率管理22.09±2.02 19.31±1.14 11.370 0.001低体温控制23.98±0.87 20.46±1.34 20.902 0.001血压管理23.42±1.01 20.15±1.30 18.844 0.001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36<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例)
2.4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P=0.044<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人体体温在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在临床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5%~85%。人体在麻醉药物的影响下,肌肉松弛,外周血管扩张、参与体温调节的中枢神经被抑制导致体表温度降低[5-6]。低体温会引起人体三大代谢产物的运转功能障碍,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严重体温下降时,这些代谢产物均会出现毒害物质蓄积,导致养物质吸收、消化不良的情况[7-8]。低体温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患者的心率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低体温还会导致低钾,诱发室颤、心率失常,严重可引发心力衰竭[9-10]。
FMEA模式的护理管理是以小组为导向的、系统的、定性的解析管理方法,主要针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护理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构建针对性、细致性的防控措施,从而改善护理工作的流程中细节,提高整体医疗安全指数,相对于常规护理措施,FMEA是一种前瞻性、预见式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及时地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与医生密切配合,运用护理程序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FMEA凝聚集体的经验和智慧,常用于护理风险管理中,对失效及错误发生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具体应用范围包括预防技术障碍或设备缺损,提供患者治疗过程中高危险程序的安全性,以及识别患者和医疗护理服务方面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等[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的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术后引流量、尿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是由于基于FMEA模型中的预见性护理,通过绘制直观的工作流程思维导图,对不安全的护理环节加以修改和完善措施,建立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案,使护理工作得到不断完善并得到持续改进[13]。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采用FMEA模型铺垫的预见性康复护理有以下显著优势:(1)系统性,通过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进行有组织的管理;(2)变动性,对每位患者的不同体质、病情、生活习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3)预见性,主要包括积极的预防、深入的预想弥补管理模式可能存在的缺失,可将一些风险事件扼杀在摇篮中;(4)安全性,通过系统性的FEMA培训增加渐进性护理环节紧凑性、程序性和高效性。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相互衔接和协同作用更好地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刘艾红等[14]实验也显示,FEMA模型可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危急值,提高护理疗效。在整个护理内容的实施中,预见性护理可让患者得到全程的有效护理,每个阶段给予针对性的内容,确保护理质量提高,由此可见,FMEA模型进行预见性护理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5]。本研究未对凝血功能、应激反应等指标进行分析,因此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基于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明显,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