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冬竹:建议公立医院办养老机构推行“医养一张床”
2022-11-09本刊编辑唐超
文/本刊编辑 唐超
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公益性和普惠性有机结合,让医养结合真正惠及民生。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爬坡,孕育了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然而面对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养老院入住率却不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雷冬竹表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老年病在我国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普通养老机构无法解决就医问题是导致养老市场供大于求的原因之一。
此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作为易感人群的老年人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大多数医养结合机构能够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医养结合对医疗、护理、康复的需求。而作为以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目标的公办养老机构无法享受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在今年两会上,雷冬竹建议,由政府主导,鼓励并扶持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推行医疗养老一张床,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公益性和普惠性有机结合,让医养结合真正惠及民生。
她表示,首先要明确政策导向。由政府主导,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明确推行“医养一张床”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指定卫生健康部门作为医养结合类机构的主管部门,统筹整合区域内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明确各部门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权责,加强协调互动。通过规划引领、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范围、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推进公立医院开展养老服务。
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卫健、民政、财政、发改、人社、住建、国土资源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合作的原则,整合部门资源支持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要根据老人实际情况,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设置两种管理模式:即养老模式和住院模式。这两种模式均能够在“一张床”上实现转换,平时为养老床位,病时为治病床位。
再次,要健全保障制度。一是将医养结合床位费纳入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将公立医院举办的养老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实行协议管理。同时,医养结合型床位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在定点机构入住的符合规定条件的参保人员,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机构根据医保每日定额包干或核定项目标准据实结算,减少医保基金医疗支出。二是加快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基金,重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医疗护理与长期生活照护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费用保障。三是按照适度普惠型福利政策要求,选择适合本区域实际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优先保障高龄、贫困、独居、失能老人享受机构服务。
其四,要探索发展机制。鼓励公立医院充分利用医疗护理资源,建设区域养老护理培训基地,为社会培养养老服务和管理人员,解决养老从业人员不足和社会就业问题;政府建立统一、开放、全覆盖的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提升医养结合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推进健康培训、高端养老、健康服务、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用品开发等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合理弥补养老机构经营成本。
最后,雷冬竹表示,要构建标准体系。成立相关专业委员会,制定医养结合行业标准,积极推进改革试点,逐步扩大标准化试点城市范围,推进标准规范的研制、实施和修订工作。强化标准执行,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各环节标准化工作,形成标准统一、条款简化、多方协调、高效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