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考新模式下,高效提升中医院运营管理能力

2022-11-09刘影谢文义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北碚区中医医院中医院

文/刘影 谢文义

以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2016—2021 年的经济运营数据,结合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探索如何高效提升运营管理能力。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同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落实了三级公立中医院的功能定位。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举措,力争通过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面对复杂的政策环境和多变的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加之中医院与西医院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医医院行业特性(老中医的“慢”),经营管理能力较差;同时中医院整体竞争乏力,经济效益较差,并且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欠合理,因此中医院亏损比例较西医院大。所以,加强公立中医医院运营管理、成本管理,加强绩效管理势在必行。

为提升中医院运营管理能力,促进中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2016-2021年的经济运营数据,结合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探索如何高效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运营管理数据

在收支结构变化方面,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的收支结构不断优化,中药饮片占药品收入比重明显提高,中医药特色日益凸显。2021年较2016年增长12.91个百分点(18.84%到31.7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有所提高,2021年较2016年增长了3.73个百分点(22.89%到26.62%)。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下降明显,2021年较2016年下降了9.58个百分点(35.90%到26.32%)。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从54.38元下降到50.39元。

在人员经费占比方面,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的人员经费占比稳步提升,2021年较2016年增加4.94个百分点。2018年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以来,在编人均绩效平均增长率12.97%。2016年到2021年,在职职工工资性收入平均年增长率10.67%。

在医院资产运营方面,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不断优化偿债能力,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下降,2021年较2016年下降27.35个百分点,而总资产周转率2021年比2016年增长17%,医院总资产平均年增长率达10.98%,管理效率逐步提高,管理费用率下降6.39个百分点。

在医院服务能力方面,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2021年较2016年门诊量上升幅度超过42%,年住院量超过3万人次,较好地服务于当地百姓。

北碚区中医院

简介:

北碚区中医院坐落在美丽的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其前身是中国第一所公办中医急救医院——中医救护医院,于1942 年与重庆施诊所合并易名为“北碚中医院”;2012 年成为重庆市首批“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药学院等多家高校的教学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99 家重点中医医院之一,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级及市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荣誉: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庆市十佳医院、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群众满意医疗机构等多项殊荣;“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连续两年在重庆市区县级中医医院中排名第一。医院拥有将军路院区、碚峡路院区和北泉、龙凤、朝阳等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7 万余平方米。

运营管理举措

一是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

随着药品及卫生耗材零差率的实施,医院的收入来源明显减少,相对于西医院,中医院的竞争力较差,发展较滞后,中医院的竞争力明显处于劣势。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坚持中医姓“中”的原则,结合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医疗质量-功能定位”指标,找准发力点,通过发展中医药传统特色优势,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鼓励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大力发展特色中医治疗方式、用好院内制剂等,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特点,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为中医药普及工作助力。

二是运用绩效考核指挥棒。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薪酬制度改革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一方面,充分兼顾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合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保持中医院的公益性,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通过坚持“责薪相适、考核兑现”绩效考核原则,2016-2021年人员经费占比稳步提升,增加了4.94个百分点,职工工资性收入平均年增长率10.67%。

医院通过对全院科室进行分类、精准定位,根据业务性质、科室类别设置绩效权重系数,同时结合院情,对医院不同院区设置有“区别”的考核方式,基本形成了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重点学科倾斜,向疑难重症病人倾斜,向高精尖技术、新项目倾斜,同时兼顾不同专业学科、不同技术岗位分配的相对平衡的薪酬体系。

同时,医院注重结合卫生发展时势,如新冠肺炎疫情,及时调整绩效考核方式,确保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由于更加注重医务人员的人才技术要素,这也促进了医院的经济运营得到提升和持续发展。

三是高效利用资产资源。

由于医疗卫生的社会公益性,加上政府财政补助乏力等因素,医疗机构收支普遍出现亏损,中医院的收支亏损情况更为明显。为改善医院收支状况、减少亏损的发生,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一方面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高质量财务年报工作,反映真实、准确、可靠的医院财务收支、资产负债、资金结存等财务信息,强化财经纪律、加强财会制度建设与法规完善,提高医院资产周转率;另一方面,避免医院盲目举债进行规模扩张,床位使用率低下,导致医院的服务能力与规模扩张不相匹配,减少财务收支亏损等风险,降低医院资产负债率。

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99家重点中医医院之一,医院于2018年启动建设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将增加业务用房2万余平方米,对医院资产资源服务能力起到重大意义。

四是统筹中西医合力。

现代的中医院需要不断进行中西医并重,协同合力谋发展。医院强调在中西医结合并重的同时,还需要协同互动,在各个专科都强调中医、西医增强会诊,尤其牵涉到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救治,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各手术科室在围手术期也都应用了标准化的中医药方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一致得到患者的好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近年来各项业务数据明显呈现出稳步发展的积极态势,医院绩效“国考”成绩取得显著进步,2019-2021年度医院在中国医院竞争力排名中医500强中均列重庆市三甲中医院第2位。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从2018年第283位提升至2019年第189位。

五是整合信息化平台。

通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绩效考核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保证关键数据信息自动生成、不可更改,确保绩效考核结果客观真实。医院不断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守住不少于收入的5%信息化投入的底线,对医院HIS、LIS、PACS、病理检查等子系统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对接与共享。基于信息化助力的医院绩效考核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运营效率社会效益的增长,以及运营成本的节约。

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99家重点中医医院之一,医院于2018 年启动建设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将增加业务用房2万余平方米,对医院资产资源服务能力起到重大意义。

运营管理能力提升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以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有效使用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通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优化收支结构;强化绩效考核;有效利用资产资源,降低成本;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合力谋发展等主要措施,使2016—2021年期间的运营管理能力逐年得到提升和持续高质量发展。医院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工具,对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使医院变得“更大”,好医生变得“更多”。

下一步,在“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背景下,医院将结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临床专科建设、医学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运营管理提升以及医院所在地区发展等多维度出发,出台实策实招,切实提升医院运营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北碚区中医医院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赵县中医院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唐县中医医院
前进中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