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杠十年 始终如一

2022-07-01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医养康复养老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以“尊重生命,传承孝义”为价值观,10 年来,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从“先行者”到“示范者”,成为医养结合领域当之无愧的标杆。

说起医养结合,绕不开的话题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这家背靠缙云山脉、紧邻百家店水库的老年护养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额投资兴建的全国第一家大型公立医院主办养老机构,是全国首家集养生文化、康复理疗、医疗护理、职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医养结合机构,于2012年正式运营。

2012年12月,首期运行的护养一区将护养中心、护理院、慢病康复区有机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循环转区机制,实现了老人在护养区—护理院—慢病康复区—医院本部—护养区的流动互转;2013年5月,继康复慢病区运行后,老年科和神经内科慢病区投入运行,实现了养老与医疗、康复的深度融合;2014年2月,护理院开始正式运营,并纳入重庆市医保定点单位;2016年9月,紧邻中心的重庆护理职业学院迎来首届毕业生,中心“医养结合模式”实现了“产学研用”的全方位产业链布局;2020年12月,老年公寓1号楼取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登记证,并于2021年9月,部分投入使用。

十年磨一剑,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始终秉持着“老人至上、一心做好、始终如一”的宗旨,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发展目标,依托大三甲医院的综合实力,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成为老人安享晚年的幸福家园。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级“敬老文明号”、重庆市“养老服务示范机构”、重庆市首批“五星级养老机构”等荣誉称号,自2016年起,已连续4年在艾力彼发布的“中国医院竞争力·医养结合机构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十年四个变化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占地773.19亩,设置养老床位3000张,医疗床位1000张,由普通护养区、临湖护养区、临湖疗养楼、学术交流中心、康复医院等组成,分五区三期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中心将优质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进行有效整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并实践了“医、护、养、康、教——五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医养结合体系,打造了“医养结合老年照护培训基地”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培养了一批专业养老服务人才,搭建了医养结合研究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内涵。

“十年医养路,漫漫养老情。”回想起中心的10年发展历程,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副主任邓庆充满了感慨,他总结道,10年间,中心发生了4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是人的变化。休养的老人持续增加,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更加精深,越来越多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进入老年照护服务一线,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和管理者,为中心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医养项目。

第二是服务体系的内涵凝练,更加深入细致,形成了专业医养照护的专科特色。如安宁疗护、老年康复、认知症照护、失能老人照护、老年健康个案管理等不同专业特色鲜明,为老人提供全周期、连续性、多元化、一体化的优质服务。

第三是立足专业医养团队优势,高品质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延伸。例如在社区组织老年健康教育、开办老年课堂,以及各项公益活动、教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中心还联合重庆市内各大专院校青年志愿者,开展关爱老人系列行动,倡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社区居家老人献爱心,推动老年公益事业发展。

第四是中心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养老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养老生活多姿多彩。随着社工及志愿者队伍更加专业成熟,提供的人文关怀服务也更贴合老人的需求。专职社工师走进老人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干预与帮助。社会爱心人士及医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中心各类文娱活动中,给老人们带来了温暖与关怀。

“替子女尽孝、帮家庭分忧、为社会担责、助政府减负”是该中心的服务宗旨。几年来中心大胆实践,锐意创新,不仅惠及了当地一大批老年人,也引领了养老服务行业崛起发展,起到了医养结合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走出国门”的宏伟目标。

邓庆自豪地对记者说,10年发展历程,有始,但不是终,所以中心发展现在仍然处于“过程中”。初心不变,躬耕养老,心身同行,始终如一,中心的业务领域正在向大健康产业转变,希望有更多的“医养产业科研成果”转化到健康产业中,为“健康中国”扛起一片绿色。

凝练5 项特色

提及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医养界好评如潮,但其特色究竟在哪里?邓庆对记者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心在医康养方面凝练了5个专项特色,助力中心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整合照护(Integrated care)。以老人为中心,探索“医院—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连续性整合照护模式,连接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社工师、照护师、护理员等多学科专业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架起老人、家属与健康资源之间的桥梁,实现全人、全程、全家的健康照护。

1 中心开展“唱响红色经典、共抒爱党情怀”歌唱活动。

2 中心医护人员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

二是认知症照护(Dementia Care)。时光流逝,记忆被慢慢擦拭,记忆中的世界与现实格格不入,老年人走失、吵闹、昼夜颠倒、攻击行为等时常伴随。2014年,中心成立了认知症照护专区,打造“时光家园”,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认知症照护专业团队,用认知训练、园艺疗法、音乐疗法等各种科学的非药物照护方法,让认知症老人过上平静、安稳、有序的正常人生活。

三是生活式康复(L i v i n g-o r i e n t e d Rehabilitation)。为了让失能、失智、高龄老人提高幸福指数,安度晚年,康复治疗师走进老人生活环境,运用ICF理念和方法,探索以生活场景训练为主线的老年康复新模式。目前,中心已实现了康复训练与日常生活高度融合,重建了老人生活能力,激发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愿,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过上“外显品质生活,内含愉悦心灵”的每一天。

四是失能照护(Disabled Elderly Care)。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失能照护专区秉持全人关怀理念,构建爱与心灵的港湾,让老人优雅地老去。中心提供全人化照护服务,让失能老人坐起来、站起来、走起来、动起来,最终真正实现离床行走,过上安全、尊严、舒适的晚年生活。

五是安宁疗护(Hospice Care)。当生命无法挽回,现代医学无法治愈时,应当尊重生命,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开。中心秉承国际先进的安宁疗护理念,以“伴您度过最后的美好”为目标,多学科团队合作,为终末期老人及其家属开展生命教育并完成生前预嘱,通过症状控制、舒适护理、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全方位专业照护,帮助老人不留遗憾、舒适安详、无痛苦、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让每一个生命都完美谢幕。

在成熟的专业特色医养体系和完善的人才战略的支持下,2021年,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荣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秀医养结合康养机构”称号;《生命港湾——养老机构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获重庆市第三届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参加2021年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重庆选拔赛)获得一等奖,并连续三届冲入全国决赛,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中心参加重庆市璧山区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家政服务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囊括了一、二、三等奖全部奖项。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6 大亮点

◆打造高品质医养环境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

◆全方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开办医养培训班

◆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积极探索智慧医养

医养6 大亮点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团队以“笃信、仁爱、责任、奉献”为院训,努力争创“一流的护养品牌,老人的快乐家园”,“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精耕细作”,从专业技术和科学管理两个方面,构筑了医养产业的标准化和人文化。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党政办负责人甘霈认为,近年来,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概况为6个亮点。

一是打造高品质医养环境。中心参照医院感染管理和养老机构环境管理,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适用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后勤物业管理规章制度,例如不断完善适老化家具的更新,不断加强道路、绿化的适老化建设等,从各个方面保障老人安全。

二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中心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放在心上,担在肩上,完成清单事项10余件,例如开展“缩短入住评估时间”“集中赶银行逛超市”“图书上门展销”“露天电影”等各具特色的服务,解决入住老人“急难愁盼”的操心事和烦心事。

三是全方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看”“听”“说”“读”“写”“行”“唱”“推”“帮”9大切 入点,满足休养老人红色教育需求。例如,开展“我身边的党员”演讲比赛、开展“书写芳华时代,奋进伟大征程”征文活动、开展“唱响红色经典、共抒爱党情怀”歌唱活动等,深受好评。

四是开办医养培训班。中心以“开放、分享、交流、包容”的发展理念开展对外培训,开办医养结合跟岗进修培训班,筹办区级养老技能竞赛,辐射广东、四川、贵州、河南等10余个省份。

五是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疫情期间,中心切实保障入住老人的健康安全,并主要围绕环境适应、矛盾调处、情绪疏导、心理支持、危机干预五个方面持续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关怀服务。同时,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开通线上探视,在大年初一至初三举办庙会,陪伴老人过年。

六是积极探索智慧医养。中心建设了无线定位系统,开通主动报警、轨迹分析、静止报警功能;实现了全区监控高密度覆盖,在公共区域引入人脸识别系统,统计老人行为轨迹,通过信息化手段捕捉老人日常生活习惯;针对业务流程,中心着手搭建了一站式管理平台,杜绝信息孤岛的情况,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甘霈告诉记者,中心正在进行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在这之前需要实现无线网络和物联网全区覆盖。目前,内网覆盖已经进入施工阶段,架设好信息高速公路后,通过平台整合其他业务系统,从而实现医疗系统和养老系统互联互通,为未来移动医养提供基础的网络环境。此外,中心还将引入大数据分析,建立以老人为中心、以业务为主体的综合管理体系,真正在系统层面实现智慧医养。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医养结合无疑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途径。邓庆表示,下一步,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应当是逐渐规范医养结合相关标准,探索“医养结合机构”的设置门槛和条件,同时将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向社区和居家延伸。为此,他建议国家和各地政府加大对专业医养人才的培养,对从事一线老年照护服务的工作岗位给予政策激励,不断推进居家社区医养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医养康复养老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养老生活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加快疏通医疗体制梗阻
养老更无忧了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