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饰演“乡妹子”人物形象有感

2022-11-09李爽

剧影月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正义感淮海淮剧

■李爽

淮剧,起源于苏北盐阜地区,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淮剧,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夹带着生活气息、泥土芳香,一路生生不息,反映现实题材尤其是农村题材现代戏,一直是淮剧的强项。我出生于邻近盐阜的一个村庄,小时候追逐着淮剧长大,在田埂村头庭院谷场,四季飘洒着淮腔淮调,从跟着大人唱,到登上乡戏土台独自唱,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淮剧。后来,带着淮剧梦考进了盐城鲁迅艺术学校淮剧表演专业,兜兜转转在乡村舞台上唱了十多年淮剧,与观众同悲同苦,与淮剧共存共荣。

近五年来,我连续在三部淮剧现代戏中担任重要角色,且都是农村女青年、当代乡妹子,三部戏几乎是先后开排上演,为了区别角色、塑造角色、演活角色,我做了一些追求和实践:

一、演出牛晓晓的正义感。“牛晓晓”是阜宁县淮剧团出品的《十品半村官》中的一个村团支部书记,在剧中,牛晓晓的父亲是村民主监督理财小组组长,牛晓晓的准公公是村委会主任,准公公要违规违纪报销一张发票,老父亲宁折不弯,坚决拒绝盖章,牛晓晓夹在老父亲和准公公之间,也由此陷入了是“要正义,还是要婚姻”的两难选择。我认为,牛晓晓这个角色,既不能演成假大空的小干部,也不能演成柔肠百结的小女子,应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演出一个新时代乡妹子的正义感。坚守正义,是当代女性尤其是乡村妹子在思想上成熟的社会现象,牛晓晓高中毕业有文化,担任村团支部书记讲政治,所以正义感应该是这个人物的精神素描。为了演出演活牛晓晓的正义感,我在形体表演上,设置了一个“甩头发”的习惯性动作,每当在是非面前,都用“甩头发”来表现人物坚守“是”抛弃“非”,一次次“甩头发”当中,“甩”出人物的坚定性崇高文化和正义感。在唱腔处理上,每当叙事唱段,我都轻柔地唱过,每当抉择唱段,我都用激昂、明亮的声腔,来展示人物对正义的坚决坚持和坚守。通过不断打磨提升,我塑造的牛晓晓“这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乡妹子形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十品半村官》剧目,也先后荣获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特别大奖、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将、江苏省文华大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二、演出小燕子的乡愁感。“小燕子”是涟水县淮剧团出品的《村里来了花喜鹊》中的一个村里大学生,在剧中,小燕子出生于苏北喜鹊河边喜鹊村,这方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农民打淮海锣鼓、唱淮海锣鼓,古老的淮海锣鼓既是农耕文化的标志,又是新农村乡愁的飘带,喜鹊村人越打越唱淮海锣鼓就越贫穷;小燕子的母亲花喜鹊是乡里文化站代副站长,奉命回到老家喜鹊村扶贫,女儿小燕子为了撰写大学毕业论文《我的乡愁日记》,与母亲一起回到了喜鹊村。然而,母亲扶贫的艰难、乡亲脱贫的艰巨,一下子将小燕子由偶然介入到必然陷入,淮海锣鼓舍去又可惜,坚守又贫困,还要不要、续不续淮海锣鼓?在小燕子这个具有现代文化和审美的乡妹子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走在田埂,迎着乡风,小燕子隐隐觉得“淮海锣鼓”,就是这方土地上挥不去、也不能挥去的一抹乡愁。凭着将乡愁转化为乡情、将乡愁融入乡村振兴的自信,小燕子协助母亲恢复淮海锣鼓、开发淮海锣鼓、振兴淮海锣鼓、做大做强做富淮海锣鼓,使乡亲们走上了一条倚托传统文化的脱贫之路,乡愁变成了乡村走进新生活的笑容。为了演出小燕子的乡愁感,在肢体表现下,我采取了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静带动,尤其用准眼神,在默立中、目光里,溢露出人物的悲悯情怀和乡愁意识。在唱腔演绎上,我有意识地将唱段风格,贴近淮海锣鼓,让淮剧曲牌与民间曲艺共融共生,使小燕子的声腔,既是淮剧,又隐约着淮海锣鼓,比较有利的突显出新时代乡妹子的乡愁感。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先后荣获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优秀剧目、江苏省紫金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应中宣部、文旅部邀请,晋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三、演出王月的使命感。王月是涟水县淮剧团出品的《哎呦,我的憨哥哥》中的一个医护女兵。在剧中王月从苏北螺螺村参军,即将退伍之时,遇上武汉疫情爆发。她在赴疫区之前,回到村里与父亲和恋人告别。父亲王补丁是村里党员、防疫领导小组副组长,恋人小田是县医院医生,面对着亲情恋情,自己去武汉又生死难卜,在村外河边、家中灯下,王月陷入了欲诉说难诉说的境地之中。阅读剧本,我觉得王月既是一个现役军人,同时又是一个打上村庄烙印的乡妹子,她的身上有乡妹子的使命觉醒,有军人的使命担当。为了演出王月这个人物精神世界的使命感,我在表演上将柔情贯穿于刚毅,将刚毅裹袭着柔情、以毅代柔、以柔托毅,将人物的使命感由里向外演。唱腔上,强化唱词中的动词和形容词,某些小腔处理上,淡化唱腔的绵柔,尝试旦腔运用声腔唱法,从表演到声腔,再现这一个乡妹女兵的使命感。淮剧《哎呦,我的憨哥哥》荣获江苏省现实题材创作重点资助项目、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经过三部戏的艺术实践证明,戏曲演员的表演,尤其是现代戏表演,应当从人物的精神质地出发,演出个性、塑造个性、雕刻个性,只有个性鲜明,人物才能鲜活。纵观淮剧《十品半村官》《村里来了花喜鹊》《哎呦,我的憨哥哥》,我所饰演的牛晓晓、小燕子、王月,她们都是出生于苏北农村的乡妹子,然而,同样的乡妹子,却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牛晓晓为了正义,宁愿断绝红绳,小燕子为了乡愁大学毕业重返故乡,王月为了使命善意的瞒父亲瞒恋人……三个乡妹子,在生活的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不一样的灵魂诉求,舞台上也呈现出三个不一样的苏北乡妹子。三部现代戏,三个乡妹子,三次艺术实践和历练,使我逐步走进了淮剧现代戏人物的个性化塑造。

猜你喜欢

正义感淮海淮剧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论正义感在法官裁判中的合理定位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正义感
长大的理想
所谓正义感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