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融入艺术院校图书馆艺术文献资源管理研究

2022-11-08崔丽丽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数字化文献

崔丽丽

艺术文献种类丰富、载体多样,且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当前的艺术文献资源管理中,存在着馆藏外文文献利用率偏低、文献共享理念不够深入以及服务模式缺乏个性化等问题。利用数字化技术,创建艺术特色数据库、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完善艺术文献资源导航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此外,加强艺术类文献开发与导读工作,建立起与学校教学、科研相适应的图书馆艺术文献资源管理体系是保障该系统运行的有力手段。

艺术文献;资源管理;艺术院校图书馆

1.引言

艺术文献主要指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各种载体的艺术信息,包括艺术史料、艺术思想、艺术家及其他相关内容。艺术文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艺术分类原则,分为:美术文献、音乐文献、舞蹈文献、戏剧戏曲文献、影视文献;按文献加工方式,分为一次艺术文献、二次艺术文献和三次艺术文献;按文献载体的不同,又可分为甲骨文献、金石文献、 布帛书文献、简牍文献、纸质文献、音像文献、电子文献等。[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艺术文献主要被归入“J”类,分为:艺术理论、世界各国艺术概况、绘画、书法、篆刻 、工艺美术、音乐、舞蹈、影视艺术等,另有建筑艺术被归入“TU-8”。[2]艺术文献种类较多,分类也相对繁杂。艺术文献的管理,须借助于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3]

2.艺术文献的特点

由于艺术学科知识的特殊性,艺术文献有其独有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2.1 记录手段的多样性

除文字语言记录外,还可通过艺术语言、符号、图像,以及艺术作品本身形成的文献[4]。艺术文献是对艺术的记录,以各种不同方式指涉艺术。比如音乐文献中的乐谱、戏剧语言、绘画语言等,某位著名画家的画作本身即可结集成册,高校学生的优秀作品汇展或会演,亦可作为学校的宝贵财富留存。

2.2 文献载体的丰富性

古代的文献资料主要以下列方式呈现:以龟甲、兽骨为原材料的甲骨文;刻在岩石上的敦煌壁画;以竹子、布帛为载体的竹简、帛书等。现代的文献资料则已被广泛应用的纸质文献,以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图文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缩微制品、多维动画、影视等多媒体文献载体等。此外,还有散落于民间的稀见文献,比如通过义演活动获得的民间收藏的老戏单和节目单、碑刻文献、地方小报及未刊文献等。[5]此外,一些院校博物馆收藏的立体实物,如雕塑、瓷器、古代精美服饰等,具有更高的艺术含量。

2.3 文献价值的永恒性

不同于自然科学文献,艺术文献不仅没有其生命半衰期,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加珍贵。一幅名画、一首名曲或者一部名著,往往传达出丰富的层次美感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随着时间的积淀,它们会让人产生更多的体悟与无穷的回味。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各类牲畜、交通工具,房屋、桥梁、城楼等,借助它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建筑特征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4 文献信息的跨学科性

艺术文献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作品通过艺术语言传达艺术信息,同时又再现了一些其他社会相关信息,如当时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社会现实等[6]。这些往往又促进了艺术文献的进一步流通与增殖。比如河南新郑通过对当地传说和古迹的研究, 证实了新郑是黄帝诞生和建功立业之地,从而推动了各种“拜祖大典”蓬勃发展;通过对河南姓氏文化的研究,证实有多种大姓起源于河南。这一发现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华人的寻根祭祖活动……这一系列研究和活动又促使大量新的地方文献产生。[7]

2.5 文献的高经济价值

首先表现为市场价值高。古典艺术文献,如古董、名画,因其珍稀而昂贵。其次表现在存储价格高。在装帧上,艺术类纸质文献大开本很多,高质量彩色印刷,需要更高的存储成本。再次表现在采购成本高。艺术文献往往需要更高的采购成本,尤其是购置原版外文文献的价格极高。

3.图书馆艺术文献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发生了变化,传统图书馆文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3.1 外文文献资源馆藏利用率不高

艺术类外文文献资源是艺术院校图书馆馆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外文文献,不仅是科研工作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但一直利用率偏低。一是对读者需求了解不够,或者缺乏有效的导读策略,致使很多价格昂贵的外文文献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二是数字化技术融入外文文献资源管理服务不够,无法使现有馆藏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3.2 艺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不够深入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融入,国家图书馆以及各高校图书馆间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取得很大进展。如:清华美术学院图书馆依托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实现了多渠道共享;中央美院图书馆和当地艺术院校共同开发了“北京艺术类院校网络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在线联合知识导航。总体目前同类艺术院校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档案馆、博物馆间文献资源共享理念不够深入,部分艺术院校对于资源共享重视性不够、主动性不强,[8]自建特色数据库数量少且多为独享,离真正的共建共享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3.3 服务模式缺乏个性化

艺术院校师生普遍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善用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与科研中,更侧重于对新、奇领域的研究,对文献的精确度和形象化要求更高。比如,在美术专业临摹或研究中,往往需要一些画册、名帖等,而戏曲、舞蹈专业学生,需要一些音像、视频等演出资料。艺术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需有别于综合院校,而目前艺术院校图书馆仍倾向于传统的被动型信息服务模式,难以为读者提供多维度和多层次的高价值服务。

4.数字化技术融入艺术院校图书馆艺术文献资源管理策略

艺术文献是艺术院校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参考源,其价值性决定了资源建设的必要,其记录手段以及载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文献的丰富性以及收集、整理与保存的难度。像古典艺术文献等已年代久远,纸质变得易碎,所以管理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将数字技术融入艺术文献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中,不仅可以增加检索的速度与便捷性,提高其存储管理的抗损性能,还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艺术文献资源利用率。

4.1 利用数字化技术,创建艺术文献数据库

数字化资源是现代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基础。艺术院校图书馆的馆藏多为美术和其他艺术类画册或图书,特别是外文画册,装帧精美、价格高、复本少或无复本,很多只以实体形式存放于样本书库或阅览室,不能外借。这种传统存储方式一是造成了藏与用的矛盾[9],二是不利于文献保护。因此,进行载体转移,将这些珍贵的文献数字化,势在必行。

自建艺术文献数据库,也是艺术院校文献管理的一个重要渠道。加强地方特色资源的建设,对本地区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及民间艺术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尤其是本校优秀专家教授笔记原稿、采风的第一手资料,依托本校优势专业与力量,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独家艺术数据库,建立博硕论文数据库与本校教师作品数据库,创建珍贵文献,如一些非正式出版的灰色文献、外文原版画册图形图像数据库等。本文针对9所艺术院校,通过网络、电话等调研发现,目前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进度上,70%处于初步尝试和探索阶段,如表1。各艺术院校图书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实力较强的艺术院校图书馆,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硬件设施已建或在建自己的专题特色数据库。但总体而言,数据库规模偏小、缺乏共享,以及外文数据库严重缺乏 。

表1 艺术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艺术数据库统计表

4.2 立足于本地文献,注重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艺术院校图书馆应博采众长,建设知识型、数字化管理模式,使各类资源能够达到共建共享。不仅可以使艺术文献资源使用价值最大化,还可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目前共建共享现状来看,需要加强这一理念的引导与宣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

艺术院校图书馆艺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全国性高校图书馆联盟。比如国内最大的CALIS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包括艺术院校在内的各高校图书馆主动参与原文传递、编目数据共享以及联合参考咨询等服务。二是地区性高校图书馆联盟,例如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JALIS)[10]。三是跨系统跨行业的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例如“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四是国际性图书馆联盟。[11]如“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推进了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在工艺美术、传统工艺及文创产业资源的数字化与现代化,使资源共建共享更为便捷[12]。

此外,各艺术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珍贵资源,不仅仅是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也都收藏了独具特色的馆藏精品和艺术专业资料。因此,有必要利用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三馆合作,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独家资源。文献资源的差异性也是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从而实现校内与校外艺术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4.3 构建和完善艺术文献资源导航系统

艺术文献资源的最大化开发与利用,需要行之有效的文献资源导航系统。[13]一是需要把各类知识和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提炼,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图书馆网页艺术文献资源导航系统,为读者提供一个快捷、便利地查找信息的途径,并能够及时了解艺术学科前沿知识和学术动态。二是开展系统的艺术文献检索培训。艺术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强,但大多不喜欢进图书馆,很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仍不会使用基本的检索工具,严重影响了他们利用文献的能力。有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检索本学科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三是借助于网站的视觉导航和实体空间的导航,以及相关标识系统,比如结合图书馆建筑造型特点、图书馆馆藏布局等综合因素,使用相应图形符号、将信息图形化,使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快速查找文献资料。

4.4 加强艺术类文献开发与导读工作

要使艺术文献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需加强文献开发与导读工作。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根据学校近期教学目标与学科建设规划,购置相应艺术文献资源。二是完善学科馆员制度。通过学科馆员加强与各院系的联系,根据其科研需求,做好科研与创作的文献资源保障,并定期推送。学科馆员不仅是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者,也应是某一学科的文献管理专家,能够对教学与科研提供深度支持与服务。目前国内不少图书馆已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比如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在网站首页便可检索到学科馆员的姓名、职责及联系方式,负责深入某一学科领域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建设,掌握该学科的基本脉络结构与文献知识,使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三是与核心出版社保持联系,以完善艺术文献建设。四是通过问卷调查、定期举办读书月、讲座,以及在网站设置有奖荐书评书专栏等互动方式,引导读者获取馆藏信息,分析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开展艺术文献导读工作。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学术角色,文献资源管理能力是科研服务的基础。对于艺术院校图书馆而言,艺术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创建数字化文献数据库,实施高校间文献资源的共享,完善文献资源导航系统,加强文献开发与导读工作,势必能促进艺术院校图书馆艺术文献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和服务效率提升,从而真正呈现出艺术文献资源对学术的推动力。

注释:

[1]董占军:《中国艺术文献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11-116页。

[2]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109-116,第207页。

[3]董占军:《中国艺术文献学》,第2页。

[4]董占军:《中国艺术文献学》,第5-6页。

[5]郭常英:《稀见文献载体及其传播途径》,《安徽史学》2019年第1期。

[6]董占军:《中国艺术文献学》,第5页。

[7]于宏敏:《加强地方艺术文献建设,促进艺术事业发展》,《东方艺术》2012年第12期。

[8]童顺荣:《美术类院校图书馆参与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研究》,《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年第3期。

[9]彭建波:《美术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刍议》,《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7期。

[10]肖珑:《推动图书馆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新成果——读〈中国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实证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9年第12期。

[11]艾丽斯娜、黄雪梅:《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模式、特点及策略研究》,《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年第8期。

[12]李晓瑜:《“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政策下的设计现况及发展导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13]刘淑贤:《艺术高校数字化美术与设计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以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图书馆论坛》2013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数字化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字化制胜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